高压电缆剥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563阅读:2532来源:国知局
高压电缆剥皮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剥皮设备,具体来说是高压电缆剥皮设备的剥皮机构。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剥皮设备常用于电力施工行业,对高压电缆的电缆皮和电缆芯进行分离处理。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篇名为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公开号是CN102486953A发明专利,其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电缆皮孔和一个电缆芯孔,固定板上设有两个剥皮刀,支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电缆卷筒。本发明通过两个剥皮刀将电缆皮切开为两部分,两部分电缆皮从电缆皮孔穿过,而电缆芯从电缆芯孔穿过,电机带动电缆芯卷筒转动,将电缆芯卷起来,同时拉动废旧电缆向前运动。电缆芯回收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另外一篇中国专利文献,名称是一种剥除电线电缆外皮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剥皮装置,公开号是CN102801085A,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一主剥皮杆,该主剥皮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连接段、铰接段和导向段,于该主连接段的前端固定一切刃向上的主切刀;(2)制备一副剥皮杆,副剥皮杆包括摆臂段和副连接段,该副连接段的前端固定一切刃向下并且与所述主切刀相配合的副切刀;(3)制备一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于该摆臂段的末端,所述导向段的末端与一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该拉杆的末端与一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剥皮装置。本发明方法能够轻松、准确、高效地进行电线电缆外皮剥除作业,该剥皮装置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并且操作简单容易,生产效率高,维修保养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拓展了电缆剥皮手段,但如何更好的提高剥皮效率和剥皮效果是本领域研发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剥皮设备,解决了提高剥皮精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通过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构思,设计一款结构独特的剥皮机构,实现快速、高校、安全和精确剥皮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电缆剥皮设备,包括剥皮机构,所述剥皮机构包括基座、一对立板和一对切割组件,一对立板相互平行、安装在基座上,立板上设有供电缆芯通过的导向通孔,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刀、导向轴、调节轴和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立板上,横梁上设有贯通的导向孔和调节孔,导向轴贯穿导向孔,调节轴和调节孔螺纹配合,切刀安装在导向轴和调节轴的端部,所述一对切割组件的切刀相向布置。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改进方案:

所述一对切割组件的切刀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一对立板中的一个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均安装电缆皮牵拉导向组件。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座和一对滚轮,一对滚轮安装在支座上,滚轮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支座固定在立板的侧面上。

所述支座上安装缓冲轴,立板的侧面上设置缓冲孔,缓冲孔内局部周面外延在缓冲孔内形成弹性腔、缓冲孔的开口处形成止挡部,缓冲轴插装在缓冲孔内,且轴上设有凸缘,凸缘抵靠在止挡部的内侧部,凸缘和弹性腔之间设置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是螺旋弹簧或弹性套筒,螺旋弹簧或弹性套筒套装在缓冲轴上。

所述切刀的截面呈锥形,其切割部夹角为15度。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一对立板,立板上均开设导向通孔,这样电缆先后穿过导向通孔,提高了电缆在剥皮机构上安装的稳定性,另外,切刀通过导向轴和调节轴安装在横梁上,旋转调节轴控制切刀上下移动,适应切割不同直径的电缆。

2.电缆皮被切割后,为避免缠绕事故,应尽快收集整理,本实用新型在立板的左右侧面上安装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引导切割掉的电缆皮向两侧分离,并用缠绕等装置进行收纳。

3.导向组件设置一对滚轮,滚轮之间形成导向间隙,电缆皮从导向间隙内引出,目的是实现以更大角度调节电缆皮的牵拉方向,既可以向前侧方牵拉,也可以向后侧方牵拉,这样,根据场地需要,为电缆皮缠绕装置提供更开放的安装空间。

4.为了防止牵拉电缆皮时,因瞬间用力过大,导致电缆皮断裂或设备损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导向组件和立板之间用缓冲结构安装,该缓冲结构包括支座上安装缓冲轴,立板的侧面上设置缓冲孔,缓冲孔内局部周面外延在缓冲孔内形成弹性腔、缓冲孔的开口处形成止挡部,缓冲轴插装在缓冲孔内,且轴上设有凸缘,凸缘抵靠在止挡部的内侧部,凸缘和弹性腔之间设置弹性体,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电缆皮的缠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与图1对应的左视图。

图3是切割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导向组件和立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5是导向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立板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立板;101缓冲孔;102缓冲腔;2调节轴;3切刀;4导向通孔;5导向组件;501支座;502缓冲轴;503滚轮;504凸缘;6基板;7导向轴;8横梁;9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本实施例中的对称结构,在附图中仅就其中之一做附图标记,并着重以附图标记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基座6,基座6上安装一对立板,其中之一如安装在左侧的立板1。立板上设有导向通孔4,立板之间安装一对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切刀3、导向轴7、调节轴2和横梁8,导向轴7贯穿横梁8上的导向孔,调节轴2贯穿横梁8、与横梁螺纹配合。这样,旋转调节轴2,可以控制切刀上下移动。横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立板上。本实施例中,两个切刀分别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切刀相对布置。

上述方案的动作过程是:将电缆依次穿过立板上的导向通孔,调节切刀之间的距离,使切刀位于切割电缆皮的目标位置,这样,牵拉电缆的端头滑动,上下两个切刀将电缆皮切开。

为及合理牵拉处理剥掉的电缆皮,本实用新型还做了进一步改进,也就是在立板1的两侧各安装一导向组件,以其中一个导向组件5为例,结合图2、图4、图5和图6,导向组件5包括支座501,支座501上安装两个滚轮,如滚轮503。该两个滚轮之间形成导向间隙,剥掉的电缆皮经过导向间隙被牵拉出来,该结构对电缆皮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电缆皮经导向间隙牵拉后,可以向前侧方牵拉,也可以向后侧方牵拉,该导向组件均能保证电缆皮和切刀之间呈固定角度,不会影响切刀对电缆皮的切割。

进一步,如图4、图5和图6,为了防止电缆皮瞬间牵拉作用力大,导致导向组件受损,本实施例中,在支座501上安装缓冲轴502,缓冲轴502上设有凸缘504,同时,在立板1上设置缓冲孔101,缓冲孔101的局部周面向外延伸形成缓冲腔102,缓冲轴502插装在缓冲孔101内,凸缘504嵌装在缓冲腔102内,凸缘504和缓冲腔102之间安装弹性体9,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优选螺旋弹簧,当然也可以选择是弹性套筒等结构,这样,电缆皮牵拉过猛时,缓冲轴502挤压弹性体9,产生缓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