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93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电机通过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效果不佳。如申请号为CN20142062397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风扇,安装在电机上,该电机散热风扇由主骨架、设置在所述主骨架上的扇叶叶片和整流罩组成,所述整流罩罩设在所述扇叶叶片外围,所述扇叶叶片运转产生的风力通过所述整流罩定向集中吹向所述电机,使电机散热,当风扇长时间运行时,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对电机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能够在端盖上安装散热器,并结合端盖自身的结构对整个电机起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前后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设置所述后盖上的散热器;

所述前盖包括前盖体和设置在所述前盖体中部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定位孔套;所述前盖体外表面均匀设有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若干散热片和与所述散热片交叉垂直连接的两条支撑筋;

所述后盖包括后盖体,和与所述后盖体一侧垂直、且与所述后盖体一体成型的限位安装板;所述后盖体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的连接座;所述后盖体侧面及所述限位安装板侧面设有若干散热条;

所述散热器包括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散热器基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基座上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与电机直接接触的制冷层和与空气接触的散热层;所述制冷层;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设有热量传导层。

本实用新型电机端盖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与散热片和散热条配合对整个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安装板侧面位于所述散热条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凸起,使散热器安装好之后与所述限位安装板上的所述散热条之间存在一定的散热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后盖体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散热器的限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片底部开有与所述前盖体截面形状配合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前盖体表面接触侧设有卡插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插部为若干与所述散热片一体成型且高度小于所述前盖体厚度的倒三角型插块,所述前盖体表面开有容置所述倒三角插块的容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倒三角插块表面设有N级磁吸层,所述容置槽内部表面设有S级磁吸层。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条包括与所述后盖体及所述限位安装板连接的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与空气接触的散热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为矩形块,所述后盖体侧面及所述限位安装板侧面开有安装所述散热条且形状与所述矩形块配合的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块表面设有N级磁吸层,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S级磁吸层。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体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半圆弧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散热效果好;2、端盖强度高;3、散热片和散热条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盖,11、前盖体,12、定位孔套,13、散热片,14、支撑筋,2、后盖,21、后盖体,22、限位安装板,23、连接座,24、散热条,25、限位凸起,26、限位柱,31、散热器基座,32、制冷层,33、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前后端的前盖1和后盖2,以及设置所述后盖2上的散热器。所述前盖1包括前盖体11和设置在所述前盖体11中部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定位孔套12。所述前盖体11外表面均匀设有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若干散热片13和与所述散热片13交叉垂直连接的两条支撑筋14。所述散热片13底部开有与所述前盖体11截面形状配合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前盖体11表面接触侧设有卡插部。所述卡插部为若干与所述散热片13一体成型且高度小于所述前盖体11厚度的倒三角型插块,所述倒三角插块表面设有N级磁吸层。所述前盖体11表面开有容置所述倒三角插块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部表面设有S级磁吸层。安装散热片13时只需将散热片的倒三角插块放入容置槽内,通过磁场力就能将散热片13与前盖体11固定住,拆卸时只需稍微用力就能将散热片13取下,安装拆卸方便。散热片13表面积尽可能大以提高散热效果。支撑筋14上开有允许散热片13穿过的通孔,支撑筋14的设置不仅提高了端盖本身的强度,还进一步固定了散热片13。

所述散热器包括与所述连接座23连接的散热器基座,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基座上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与电机直接接触的制冷层和与空气接触的散热层。制冷层为半导体温差制冷片,制冷层的冷端与电机直接接触将电机上的热量吸收并传递给散热层,散热层再将热量传递给空气,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所述制冷层32与所述散热层33之间设有热量传导层,用于将制冷层3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层33。

所述后盖2包括后盖体21,和与所述后盖体21一侧垂直、且与所述后盖体21一体成型的限位安装板22,所述后盖体21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散热器的连接座23,所述后盖体21侧面及所述限位安装板22侧面设有若干散热条24。所述散热条24包括与所述后盖体21及所述限位安装板22连接的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与空气接触的散热体。所述连接部为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表面设有N级磁吸层,所述后盖体21侧面及所述限位安装板22侧面开有安装所述散热条24且形状与所述矩形块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S级磁吸层。安装散热条24时只需要将散热条24的安装部放入安装槽内,就能够通过磁场力将散热条24与后盖体21固定住,拆卸时只需稍微用力就能将散热条24取下,安装拆卸方便。所述散热体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半圆弧体,通过圆弧体增大了散热条24的表面积,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所述限位安装板22侧面位于所述散热条24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凸起25,使散热器安装好之后与所述限位安装板22上的所述散热条24之间存在一定的散热间隙。所述后盖体21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散热器的限位柱26,限位柱26与限位凸起25配合将散热器固定在电机端盖上。端盖上的散热器与散热片13和散热条24配合辅助电机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