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93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线性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磁路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

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固设于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及由所述磁路系统驱动的振子系统,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组接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的磁碗、固设于所述磁碗底部的磁钢及贴设于所述磁钢远离所述磁碗底部一侧表面的极芯,所述磁碗与所述磁钢和所述极芯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子系统包括线圈,所述线圈插入磁间隙内。但这种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的磁场小,磁路BL值较低。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存在磁间隙内的磁场小和磁路BL值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固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及由所述磁路系统驱动的振子系统,所述振子系统包括线圈、配重块及与所述外壳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线圈和所述配重块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部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和置于所述第一磁钢上方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磁路系统设置。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之间的极芯。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组接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所述第一磁钢远离所述第二磁钢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磁钢远离所述第一磁钢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盖体。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由软磁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弹性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轮廓形状与所述线圈的轮廓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开设于其两相对侧壁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安装部。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包括正对所述弹性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及垂直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并位于所述配重块中间的收容孔,所述线圈固设于所述收容孔内。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还包括自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方向凹陷形成并用于避让所述弹性连接部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位于所述配重块的两相对端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开设于其两相对侧壁并用于固定所述振子系统的安装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通过将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按照同极相对的方式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线性振动电机内的磁场强度;同时,将所述线圈设置为环绕所述磁路系统的动圈形式以使得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配重块随所述线圈一同沿Z-Z轴方向振动,从而提高磁路效率。

二、通过将所述第一磁钢远离所述第二磁钢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磁钢远离所述第一磁钢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盖体,能充分利用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厚度空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做到最大,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线性振动电机内的磁场强度。

三、通过将所述外壳设置成为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外壳,使得所述磁路系统发出的磁力线可很好的在所述线性振动电机内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有效提高磁路效率,减小漏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线性振动电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线性振动电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10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1、固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3及由所述磁路系统3驱动的振子系统5。

优选的,所述外壳1为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外壳,其与所述磁路系统3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子系统5位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磁路系统3形成的磁间隙内。

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及与所述壳体11组接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13。

所述壳体11包括开设于其两相对侧壁并用于固定所述振子系统5的安装部111。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贴设于所述壳体11底部的第一磁钢31及依次叠设于所述第一磁钢31上的极芯33和第二磁钢35,所述第一磁钢31和所述第二磁钢35同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磁钢35远离所述第一磁钢31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盖体1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31和所述第二磁钢35为相同的磁钢;所述第一磁钢31和所述第二磁钢35同极相对设置方式可以为N-S-S-N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为S-N-N-S的设置方式。

所述振子系统5包括线圈51、弹性部件53及配重块55,所述线圈51环绕所述极芯33设置,所述弹性部件53与所述外壳11的所述安装部111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线圈51和所述配重块55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当所述线圈51通电后,所述线圈51会在所述磁路系统3磁场的作用下沿Z-Z方向振动,与此同时,所述弹性部件53和所述配重块55随所述线圈51一同振动。其中,所述Z-Z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磁钢31至所述第二磁钢35的方向。

所述弹性部件53包括与所述线圈51连接的第一固定部531、与所述壳体11的所述安装部111连接的第二固定部533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53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533的弹性连接部535。

所述第一固定部531的轮廓形状与所述线圈51的轮廓形状相同。

所述配重块55包括正对所述弹性部件53的上表面551、与所述上表面551相对的下表面553、垂直贯穿所述上表面551和所述下表面553的收容孔555及自所述上表面551向所述下表面553方向凹陷形成的让位部557。所述收容孔555位于所述配重块55的中间,所述线圈51固设于所述收容孔555内,所述让位部557位于所述配重块55的两相对端的边缘并用于避让所述弹性连接部535。通过设置所述让位部557避让所述弹性连接部535,可以防止所述弹性部件53和所述配重块55随所述线圈51一同振动过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535与所述配重块55发生碰撞,从而提高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系统5的设置方向可以以所述极芯33所在平面发生镜像,具体的,所述弹性部件53由正对所述盖体13设置镜像为正对所述壳体11底部设置,所述配重块55的所述下表面553由正对所述壳体11底部设置镜像为正对所述盖体13设置,且所述安装部111开设于所述壳体11两相对侧壁的高度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安装部111固定所述振子系统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100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通过将所述第一磁钢31和所述第二磁钢35按照同极相对的方式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内的磁场强度;将所述线圈51设置为环绕所述磁路系统3的动圈形式以使得所述弹性部件53和所述配重块55随所述线圈51一同沿Z-Z方向振动,从而提高磁路效率。

二、通过将所述第一磁钢31远离所述第二磁钢35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所述第二磁钢35远离所述第一磁钢31一侧的表面贴设于所述盖体13,能充分利用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厚度空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钢31和所述第二磁钢35做到最大,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内的磁场强度。

三、通过将所述外壳11设置成为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外壳,使得所述磁路系统3发出的磁力线可很好的在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内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有效提高磁路效率,减小漏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