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在更换低压动力表时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动力表应用于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测量线路中的电能损耗,通常安装在用户的电表箱内。在日常用电过程中,经常会有低压动力表损坏现象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或更换。但是由于低压动力表的接线较多,再加上长期使用接线套管上的标识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在更换低压动力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接线错误,不仅易损坏电气设备,还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本申请人的一项在先专利201520740069.8公开了一种电能表二次接线固定器,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容纳电能表二次接线的线槽,所述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卡紧二次接线的卡紧机构,通过卡紧机构将电能表二次接线卡紧在线槽内,以保证接线位置的相对固定,方便作业人员准确地对新更换的电能表进行接线操作。该固定器也可应用于固定低压动力表接线,但是由于其基体是通过挂钩悬挂在表箱上,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而从表箱上掉落下来,仍然有不安全隐患,并且悬挂起来的基体,其二次接线水平设置,而表箱的接线孔通常设置在表箱底端,固定在该装置中的二次接线不方便向表箱内插入;另外,由于基体的厚度较小,而二次接线裸露的铜线较长,因此通过基体线槽固定后伸出基体的裸露铜线容易发生碰撞而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用于在更换低压动力表时定位接线的装置,在保证装置与表箱相对固定且接线位置相对固定的基础上,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操作环境,并能够防止接线间发生短路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压动力表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容纳低压动力表表接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一侧设置有顺应接线走向的卡槽,卡槽和线槽的横截面结构相同为朝向表箱内侧壁开口的圆形结构,开口的宽度小于接线的线径;所述基体和卡槽均为透明且有弹力部件;所述基体的两端设置有将基体吸附在表箱内侧壁上的吸盘,吸盘的朝向与线槽和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同。
上述低压动力表接线固定装置,所述线槽槽底对应的基体侧面上粘贴有标识贴。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表箱下方的表箱壁上,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牢固地固定在表箱上,然后利用具有弹力的基体即能够牢固、稳定地将低压动力表接线卡装在线槽内,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以及接线位置的相对固定,使作业人员能够对新更换的低压动力表进行准确、快速接线操作;线槽上方设置的卡槽,能够防止相邻接线裸露的铜线接触而发生短路,可靠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基体,2.线槽,3.吸盘,4.螺丝,5.卡槽,6.标识贴,7.表箱,8.表箱内侧壁,9.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低压动力表接线固定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体1、线槽2、吸盘3、卡槽5以及标识贴6。
线槽2开设在靠近表箱内侧壁8的基体内端面,卡槽5顺应接线走向设置在线槽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卡槽5设置在基体的顶端面,即使用时卡槽位于基体1与表箱7之间,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线槽2和卡槽5的横截面结构相同,为朝向表箱内侧壁开口的圆形结构,开口的宽度小于二次接线的线径,如图1所示,以保证接线卡入线槽和卡槽后,线槽和卡槽能够自行封口,将接线固定住。
本实施例中,基体和卡槽均为透明且有弹力部件,不仅可使基体和卡槽具有可变形特性,方便接线卡入线槽;而且还可使基体和卡槽具有绝缘性能,能够有效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还能够方便作业人员观察接线情况。
本实用新型基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吸盘3,吸盘用于将基体吸附在表箱内侧壁上,吸盘的朝向与线槽和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同,通过螺丝4固定在基体上,如图1所示,以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低压动力表的更换和接线操作。
为进一步保证接线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在线槽对应的基体侧面上粘贴有标识贴6,也即在基体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标识贴,标识贴上粘贴有接线标号,如图2中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的Uu1、Uu2、Uv1、Uv2、Uw1、Uw2、N。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拆除旧低压动力表接线的同时,将接线9按照基体上标识贴的标号依次插入相应线槽和卡槽中。待所有接线拆完后,更换新的低压动力表,将基体上的吸盘吸附在表箱下方的内侧壁上,如图3所示,同时使标识贴对应表箱底壁上的接线孔。然后将接线直接从低端向上推,即可将接线送入表箱,接入到新的低压动力表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