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与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49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电机外壳与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及具有该种电机外壳的电机。



背景技术:

铝由于具有导热散热性好的特点而多被用于发热装置中,以作为散热模块使用,而一部分电机外壳也采用铝制成而成,以保证电机的散热性。现有的电机包括有外壳以及外壳内的转子和定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位于外壳本体两端的端盖;外壳本体为铝制成。

现有的电机存在的问题是,根据现有的电机安装方式,外壳本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部以实现B3、B35等安装方式,而铝质的外壳本体作为主要的支持力承受体,而铝材质强度偏小,外壳本体容易产生形变,外壳本体的形变在大功率电机上更为严重,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学结构更合理的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性好且力学性能好的电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及外壳;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外壳主体的两端开口且外壳主体的两端相通,外壳主体采用铝制成;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于外壳主体的两端,定子和转子同轴设置在外壳内,且转子转动连接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方形,前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凹槽,后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外壳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内,前端盖周面上的每侧和后端盖周面上的每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前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法兰凸起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在第一法兰凸起的周向上均匀设置,转子的输出轴第一端从前端盖穿出至电机外壳的外部。

从上述方案可见,外壳本体固定在前端盖的第一安装凹槽和后端盖的第二安装凹槽之间,方形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每一侧均可以与底座进行B3安装,底座通过第一安装孔同时连接安装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再将底座安装到固定场合中,电机的主要支撑受力将分布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铝质的外壳本体将不再因承受支撑力而产生形变,电机使用寿命有效延长,同时在前端盖设置法兰凸起以及第二安装孔以实现电机的B5安装,电机结构简单,安装方式多样,散热好、力学结构更合理。

进一步的方案是,前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第一安装凹槽设置于第一矩形凹槽的底面;后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第二安装凹槽设置于第二矩形凹槽的底面;前端盖在第一矩形凹槽四周形成框型的第一周壁,多个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周壁上;后端盖在第二矩形凹槽四周形成框型的第二周壁,多个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周壁上。

由上可见,以前端盖为例,由于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第一矩形凹槽周围形成的第一周壁更便于垂直于周壁布置的第一安装孔的设置,同时四边相连的框型的第一周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周壁的每侧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下陷部,第一周壁的每侧在第一下陷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支撑凸起,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支撑凸起上;第二周壁的每侧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二下陷部,第一周壁的每侧在第二下陷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二支撑凸起,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二支撑凸起上。

由上可见,以两个第一支撑凸起和两个第二支撑凸起代替整体的周壁平面实现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具有更高的位置精度,同时电机的重量下降。

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法兰凸起以及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多个第三安装孔在第二法兰凸起的周向上均匀设置,输出轴的第二端从后端盖穿出至电机外壳的外部。

由上可见,电机的安装方式更多样。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主体呈圆柱形,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均呈圆形,外壳主体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凹槽的内周面紧密配合且螺纹连接,外壳主体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凹槽的内周面紧密配合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电机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外壳主体的两端开口且外壳主体的两端相通,外壳主体采用铝制成;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于外壳主体的两端;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方形,前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凹槽,后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外壳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内;前端盖周面上的每侧和后端盖周面上的每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前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法兰凸起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在第一法兰凸起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前端盖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B3安装方式对电机进行安装时,底座或者固定场景将与前端盖以及后端盖进行连接,支撑力作用在钢制制成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可有效防止铝质的外壳本体形变,且方形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能实现各种不同的安装方式,电机结构简单,安装方式多样,散热好、力学结构更合理。

进一步的方案是,前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第一安装凹槽设置于第一矩形凹槽的底面;后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第二安装凹槽设置于第二矩形凹槽的底面;前端盖在第一矩形凹槽四周形成框型的第一周壁,多个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周壁上;后端盖在第二矩形凹槽四周形成框型的第二周壁,多个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周壁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周壁的每侧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下陷部,第一周壁的每侧在第一下陷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支撑凸起,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支撑凸起上;第二周壁的每侧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二下陷部,第一周壁的每侧在第二下陷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二支撑凸起,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二支撑凸起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法兰凸起以及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多个第三安装孔在第二法兰凸起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后端盖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轴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主体呈圆柱形,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均呈圆形,外壳主体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凹槽的内周面紧密配合且螺纹连接,外壳主体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凹槽的内周面紧密配合且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一实施例中前端盖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安装与电机外壳内部的同轴设置的定子51和转子52以及安装在电机外壳外部的接线盒6。电机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以及安装在外壳本体1两端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

外壳本体1为采用铝制成的圆筒形外壳,外壳本体1具有圆柱型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外壳本体1具有一定壁厚且其两端面上设置有供外壳本体1与前端盖2以及后端盖3安装配合的螺孔。

前端盖2和后端盖3均为钢材制成,前端盖2为正方形盖体,前端盖2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矩形的第一矩形凹槽21,第一矩形凹槽21的周围形成从前端盖2平板上伸出的框型的第一周壁22,在第一矩形凹槽21的底面上,即在前端盖2的平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凹槽23,第一安装凹槽23为圆形凹槽,第一安装凹槽23的内径与外壳本体1的外径相互配合,使外壳本体1与前端盖2之间紧密配合。

参见图3,图3为前端盖2的结构图。第一周壁22呈框型,第一周壁22具有位于四周的四个墙壁,第一周壁22上每一侧的墙壁外侧的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下陷部221,且第一下陷部22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支撑凸起222和第一支撑凸起223。在第一支撑凸起222和第一支撑凸起223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一周壁22的两个第一安装孔26,第一安装孔26可为圆形通孔,也可为螺纹通孔。在前端盖2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孔27,轴孔27供转子52的输出轴53的第一端穿出至电机外壳外部;而在前端盖2的前侧上设置有与轴孔27同心布置的第一法兰凸起24,第一法兰凸起24为前端盖2前侧平面上的一圈环状凸起,同时在第一法兰凸起24外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八个第二安装孔25,第一法兰凸起24用于进行B5安装时与其他配件上的法兰凹槽进行配合定位,第二安装孔25用于前端盖2与其他配件如固定架等之间的螺纹连接。在第一法兰凸起24径向内设置有沿轴孔27周向布置的八个本体安装孔28,本体安装孔28用于与外壳本体1端面上的多个螺孔配合,并接合螺栓72形成螺纹连接。参见图1和图2,后端盖3与前端盖2结构相同,后端盖3为正方形盖体,后端盖3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矩形的第二矩形凹槽31,第二矩形凹槽31的周围形成从后端盖3平板上伸出的框型的第二周壁32,在第二矩形凹槽31的底面上,即在后端盖3的平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33,第二安装凹槽23为圆形凹槽。第二安装凹槽33的内径与外壳本体1的外径相互配合,使外壳本体1与后端盖3之间紧密配合。

后端盖3也具有与前端盖2上的第一下陷部221、第一支撑凸起222、第一安装孔26、第一法兰凸起24和第二安装孔25分别对应的第二下陷部321、第二支撑凸起322、第一安装孔36、第二法兰凸起以及第三安装孔等特征,由于后端盖3结构与前端盖2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可选的是,后端盖3可根据转子输出轴的输出头数设置轴孔,若转子为双向输出,后端盖3则需设置轴孔,同时若进行B5安装时,需同时通过电机两端的第一法兰凸起24、第二安装孔25和第二法兰凸起、第三安装孔进行电机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通过设置方形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且将连接孔和法兰凸起等配合特征设置在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周面以及侧面上,在对电机进行安装时,无论是B系列还是V系列的安装方式,电机的支撑力将集中在前端盖或后端盖上,此方案可保证外壳本体采用铝制造,保持外壳本体的散热能力,同时强度较弱的铝不会因为长时间承受支撑力而发生形变,且方形的端盖安装方式多样,适合B系列和V系列的任意一种安装方式。电机结构简单,安装方式多样,散热好、力学结构更合理。

由于电机外壳为电机中的结构特征,故不在对电机外壳实施例进行赘述。

具有方形端盖的电机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电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机之间仅在后端盖和输出轴存在区别,故不对电机的其余结构进行赘述。在后端盖13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轴孔137,输出轴153的第二端穿过第二轴孔137伸出至电机外壳的外部,实现双头输出功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如前端盖和后端盖可以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宽不受限制,在特定场合,可设置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具有更大长宽比以保证电机安装的安装强度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