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407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零件转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所以说电动机是工业控制的心脏,是动力基础,它应用各个领域,比如说:各种控制系统领域、数控机床制造领域和纺织工业领域等等,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工业在生产电机时,需要将电机零件一一装配组成整体,而电机转子和轴承是电机零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大多数的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自动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到电机的装配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转运轴承第一转运机构和用于转运电机转子第二转运机构,第一转运机构设置在第二转运机构的旁侧,第一转运机构与第二转运机构之间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的顶部设有与电机转子搭接配合的安装缺口,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将轴承套接在定位工装上的对接装置,该对接装置包括旋转气夹、第一支撑架和第一丝杆滑块,旋转气夹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上部,第一支撑架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其底部与第一丝杆滑块上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的后端设有使第一滑块向定位工装移动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包括上料装置和载运装置,上料装置设置在载运装置的旁侧,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转盘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一支撑台的底部,转盘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一支撑台的顶部,且基座上设有供安装第一驱动电机的安装槽,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底部通过皮带轮传动配合,用于同时传动使转盘旋转,所述转盘的顶部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料筒,每个料筒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且与转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载运装置的底部设有用于转运料筒内轴承的移运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载运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台、夹持组件和中转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上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滑块,夹持组件的后端与第二丝杆滑块上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中转台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二支撑台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沿第一连接板的中线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气夹和第二气夹,第一气夹和第二气夹均呈竖直向下设置,且第一气夹和第二气夹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背部还设有驱动夹持组件伸缩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背部与第二丝杆滑块的第二滑块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架、将旁侧上的电机转子夹持送至到定位工装上的第一搬运装置和将定位工装上已装配的电机转子夹持送至旁侧的下料装置上的第二搬运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两个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一个横柱,横柱的背部固定在两个支撑柱的上部,且横柱呈水平设置,横柱的前端设有第三丝杆滑块,第三丝杆滑块的第四滑块上固定设有导向组件,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设置在导向组件两端,且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均呈竖直状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第五气缸,固定板呈竖直设置在下层板的右端,第五气缸呈竖直设置在固定板的前端,第五气缸的前部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的横截面呈l型,且第五连接板上还设有与自身固定连接的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呈竖直朝下的第三气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搬运装置包括呈倾侧第六气缸和连接部,该连接部的顶部与下层板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部的背部插接设有铰接轴,且连接部靠近第六气缸的一侧设有安装座,铰接轴的前端贯穿安装座,且与第六气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铰接轴的后端设有第四气夹,第四气夹的背部与铰接轴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带动滑板上的第三气缸向转盘移动,第三气缸驱动使定轴插接在料筒内的轴承内圈内,第二气缸驱动使轴承移动至第二气夹的正下方,第二丝杆滑块驱动使第二气夹将轴承送至到中转台上,第一气夹将中转台上的轴承夹持至旋转气夹输出端的正上方,旋转气夹旋转九十度将第一气夹上的轴承夹持套接在定位工装上的电机转子上,完成电机转子的轴承装配工序;第三丝杆滑块驱动使第一搬运装置从旁侧供电机转子的转子上料装置上夹取电机转子,第三丝杆滑块再驱动使第一搬运装置上的电机转子安放在定位工装上,第二搬运装置夹取定位工装上已转配轴承的电机转子,第六气缸驱动使电机转子旋转呈竖直状态插接在另一侧的下料装置上,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轴承装配工序,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减轻人工劳动力度,并使得作业更加安全,而且还能够提高加工质量,确保电机转子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第一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转运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移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第一转运机构2,上料装置2a,第一支撑台2a1,转盘2a2,第一驱动电机2a3,安装槽2a4,皮带轮2a5,料筒2a6,第一避让缺口2a6a,第二避让缺口2a6b,载运装置2b,第二支撑台2b1,侧板2b1a,避让通槽2b1b,夹持组件2b2,第一连接板2b2a,第一气夹2b2b,第二气夹2b2c,驱动机构2b2d,中转台2b3,第二驱动电机2b3a,安放台2b3b,导柱2b3c,限位挡板2b3d,固定座2b3e,第二支撑架2b4,第二丝杆滑块2b5,移运机构2c,第二气缸2c1,滑板2c2,第二连接板2c3,垫板2c4,第三气缸2c5,第三连接板2c6,定轴2c7,第二转运机构3,第三支撑架3a,支撑柱3a1,横柱3a2,第一搬运装置3b,固定板3b1,第五气缸3b2,第五连接板3b3,第六连接板3b4,第三气夹3b5,第二搬运装置3c,第六气缸3c1,连接部3c2,铰接轴3c3,安装座3c4,第四气夹3c5,安装通孔3c6,第三丝杆滑块3d,导向组件3e,第四连接板3e1,竖板3e1a,上层板3e1b,导向杆3e1c,下层板3e1d,导向套3e1e,第四气缸3e2,定位工装4,支撑块4a,搭接块4b,对接装置5,旋转气夹5a,第一支撑架5b,第一丝杆滑块5c,第一气缸5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转运轴承第一转运机构2和用于转运电机转子第二转运机构3,第一转运机构2设置在第二转运机构3的旁侧,第一转运机构2与第二转运机构3之间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定位工装4,该定位工装4的顶部设有与电机转子搭接配合的安装缺口,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用于将轴承套接在定位工装4上的对接装置5,该对接装置5包括旋转气夹5a、第一支撑架5b和第一丝杆滑块5c,旋转气夹5a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撑架5b的上部,第一支撑架5b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其底部与第一丝杆滑块5c上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的后端设有使第一滑块向定位工装4移动的第一气缸5d。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一种电机转子轴承装配机,通过第二气缸2c1驱动带动滑板2c2上的第三气缸2c5向转盘2a2移动,第三气缸2c5驱动使定轴2c7插接在料筒2a6内的轴承内圈内,第二气缸2c1驱动使轴承移动至第二气夹2b2c的正下方,第二丝杆滑块2b5驱动使第二气夹2b2c将轴承送至到中转台2b3上,第一气夹2b2b将中转台2b3上的轴承夹持至旋转气夹5a输出端的正上方,旋转气夹5a旋转九十度将第一气夹2b2b上的轴承夹持套接在定位工装4上的电机转子上,完成电机转子的轴承装配工序;第三丝杆滑块3d驱动使第一搬运装置3b从旁侧供电机转子的转子上料装置上夹取电机转子,第三丝杆滑块3d再驱动使第一搬运装置3b上的电机转子安放在定位工装4上,第二搬运装置3c夹取定位工装4上已转配轴承的电机转子,第六气缸3c1驱动使电机转子旋转呈竖直状态插接在另一侧的下料装置上,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轴承装配工序,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减轻人工劳动力度,并使得作业更加安全,而且还能够提高加工质量,确保电机转子的装配效率。

所述第一转运机构2包括上料装置2a和载运装置2b,上料装置2a设置在载运装置2b的旁侧,上料装置2a包括第一支撑台2a1、转盘2a2和第一驱动电机2a3,第一驱动电机2a3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a1的底部,转盘2a2呈水平状态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a1的顶部,且基座1上设有供安装第一驱动电机2a3的安装槽2a4,第一驱动电机2a3的输出端与转盘2a2的底部通过皮带轮2a5传动配合,用于同时传动使转盘2a2旋转,所述转盘2a2的顶部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料筒2a6,每个料筒2a6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且与转盘2a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载运装置2b的底部设有用于转运料筒2a6内轴承的移运机构2c。

所述载运装置2b包括第二支撑台2b1、夹持组件2b2和中转台2b3,第二支撑台2b1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架2b4,第二支撑架2b4的上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滑块2b5,夹持组件2b2的后端与第二丝杆滑块2b5上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中转台2b3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二支撑台2b1的底部。

所述夹持组件2b2包括第一连接板2b2a和沿第一连接板2b2a的中线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气夹2b2b和第二气夹2b2c,第一气夹2b2b和第二气夹2b2c均呈竖直向下设置,且第一气夹2b2b和第二气夹2b2c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2b2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b2a的背部还设有驱动夹持组件2b2伸缩的驱动机构2b2d,该驱动机构2b2d的背部与第二丝杆滑块2b5的第二滑块滑动配合,通过第一气夹2b2b和第二气夹2b2c相互交替配合工作,将上料装置2a上的轴承夹持至旋转气缸5a的输出端。

所述中转台2b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b3a和安放台2b3b,该安放台2b3b的中心处设有与其插接配合的导柱2b3c,该导柱2b3c的顶部直径与轴承的内径相同,第二驱动电机2b3a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导柱2b3c的底部传动连接,安放台2b3b的旁侧还设有呈竖直设置的限位挡板2b3d,该限位挡板2b3d的后端还设有横截面呈l型的固定座2b3e,固定座2b3e的底部与基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座2b3e的侧部与限位挡板2b3d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中转台2b3能够使第一气夹2b2b和第二气夹2b2c交替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第二支撑台2b1的底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侧板2b1a,移运机构2c包括第二气缸2c1和滑板2c2,该滑板2c2的背部与第二气缸2c1滑动配合,第二气缸2c1的背部与侧板2b1a固定连接,且第二气缸2c1呈水平设置,第二气缸2c1的输出端设有与自身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c3,该第二连接板2c3的前端面上设有垫板2c4,垫板2c4上设有呈竖直状态的第三气缸2c5,第三气缸2c5的输出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2c6,该第三连接板2c6的前端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定轴2c7,定轴2c7的直径与轴承的内径相同,通过第二气缸2c1驱动,第三气缸2c5沿着滑板2c2的长度方向移动至料筒2a6下方,使定轴2c7正对料筒2a6内的轴承,第三气缸2c5驱动使定轴2c7插接在轴承内,第二气缸2c1驱动使轴承移运至第二气夹2b2c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支撑台2b1上还设有供定轴2c7将轴承移至第二气夹2b2c正下方的避让通槽2b1b,该避让通槽2b1b能够使轴承移动到第二支撑台2b1上,确保第二气夹2b2c将轴承夹持。

所述转盘2a2与料筒2a6上均设有供定轴2c7将轴承移至第二气夹2b2c正下方的第一避让缺口2a6a,该第一避让缺口2a6a防止转盘2a2与料筒2a6挡住定轴2c7的移动,料筒2a6的底部还设有供轴承移至第二气夹2b2c正下方的第二避让缺口2a6b,该第二避让缺口2a6b防止转盘2a2与料筒2a6挡住定轴2c7的移动。

所述第二转运机构3包括第三支撑架3a、将旁侧上的电机转子夹持送至到定位工装4上的第一搬运装置3b和将定位工装4上已装配的电机转子夹持送至旁侧的下料装置上的第二搬运装置3c,所述第三支撑架3a包括两个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3a1和一个横柱3a2,横柱3a2的背部固定在两个支撑柱3a1的上部,且横柱3a2呈水平设置,横柱3a2的前端设有第三丝杆滑块3d,第三丝杆滑块3d的第四滑块上固定设有导向组件3e,第一搬运装置3b和第二搬运装置3c设置在导向组件3e两端,且第一搬运装置3b和第二搬运装置3c均呈竖直状态设置,通过第二转运机构3实现电机转子的上料、装配和下料的工序,从而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导向组件3e包括第四连接板3e1和第四气缸3e2,第四连接板3e1的背部与第三丝杆滑块3d上的第四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四气缸3e2呈竖直状态设置在第四连接板3e1的中心处。所述第四连接板3e1包括竖板3e1a和上层板3e1b,竖板3e1a和上层板3e1b固定连接形成一体,沿上层板3e1b的中线方向对称设有呈竖直状态的导向杆3e1c,上层板3e1b的正下方设有下层板3e1d,导向杆3e1c的前端均固定在下层板3e1d的顶部,每个导向杆3e1c上均套设有导向套3e1e,第四气缸3e2的输出端固定在下层板3e1d的顶部,通过导向组件3e的第四气缸3e2驱动,能够使第一搬运装置3b和第二搬运装置3c在竖直方向移动,导向杆3e1c与导向套3e1e之间的套接配合,防止第四气缸3e2驱动方向发生偏移,。

所述定位工装4包括呈竖直设置的支撑块4a和呈水平设置的搭接板4b,搭接板4b的底部固定在支撑块4a的顶部,支撑块4a的底部与基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工装4能够将对接装置5上的轴承套接在电机转子的前端上。

所述第一搬运装置3b包括固定板3b1和第五气缸3b2,固定板3b1呈竖直设置在下层板3e1d的右端,第五气缸3b2呈竖直设置在固定板3b1的前端,第五气缸3b2的前部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五连接板3b3,第五连接板3b3的横截面呈l型,且第五连接板3b3上还设有与自身固定连接的第六连接板3b4,第六连接板3b4的底部设有呈竖直朝下的第三气夹3b5,通过第一搬运装置3b能够将旁侧上料装置上的电机转子夹持送至到定位工装4上,从而实现对接装置5上的轴承套接在电机转子的前端上的工序。

所述第二搬运装置3c包括呈倾侧第六气缸3c1和连接部3c2,该连接部3c2的顶部与下层板3e1d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部3c2的背部插接设有铰接轴3c3,且连接部3c2靠近第六气缸3c1的一侧设有安装座3c4,铰接轴3c3的前端贯穿安装座3c4,且与第六气缸3c1的输出端铰接连接,第六气缸3c1驱动从而能够带动第四气夹3c5发生旋转,使电机转子呈竖直状态,铰接轴3c3的后端设有第四气夹3c5,第四气夹3c5的背部与铰接轴3c3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搬运装置3c的第四气夹3c5能够将已装配轴承的电机转子夹持至设置在旁侧的下料装置上。

所述连接部3c2的上端供安装第六气缸3c1的安装通孔3c6,第六气缸3c1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通孔3c6内,通过连接部3c2能够使第六气缸3c1驱动带动第四气夹3c5发生旋转,从而使电机转子呈竖直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