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61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些电机上需要安装冷却装置以对电机的内部进行冷却。一种现有的冷却装置,其包括风罩、隔板、复数通风管和离心风机,通风管平行安装于风罩内,并穿过隔板。隔板大致位于通风管的中部,用于隔离内风路的两个温度不同的区域,以形成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温度。离心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区域。

然而,隔板难以有效隔离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导致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发生热交换,影响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此外,通风管的长度较大,不仅增加了冷却装置的重量,还难以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却装置和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可对电机有效冷却,方便安装且重量较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其包括:一风罩,具有电机驱动端通风口和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所述风罩内还形成有一第一冷却腔、一第二冷却腔和一位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和所述第二冷却腔之间的隔离腔,所述电机驱动端通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侧壁上,所述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腔的侧壁上;一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风罩上,并与所述电机驱动端通风口相对;一轴流风机,安装于所述风罩上;复数第一通风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内;以及复数第二通风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内,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风管旁。风罩内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由隔离腔隔开,隔离腔可有效防止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中的冷却气体发生热交换,有利于实现对电机有效冷却。风罩内的通风管为分段设计,而非贯穿风罩的内部,第一冷却腔内设有第一通风管,第二冷却腔内设有第二通风管,通风管的分段设计可方便安装且可减少冷却装置的重量。

在冷却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隔板;以及一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隔离腔。

在冷却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复数第一通风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复数第二通风管相互平行设置。有利于外风路冷却气体平稳流动。

在冷却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每一第二通风管的轴线与一第一通风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减小气体从第二通风管流向第一通风管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

在冷却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风罩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隔离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相对,另一端与所述隔离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冷却装置。

在电机冷却系统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一壳体,所述冷却装置装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驱动端通风口及所述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

在电机冷却系统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端通风口位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位于所述电机的非驱动端。

在电机冷却系统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机工作状态时形成一内冷却风路,所述内冷却风路用于冷却所述电机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

在电机冷却系统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复数通风道。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 电机冷却系统

10 冷却装置

11 风罩

111 电机驱动端通风口

112 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

113 第一冷却腔

114 第二冷却腔

115 隔离腔

116 第一隔板

117 第二隔板

12 离心风机

13 轴流风机

14 第一通风管

15 第二通风管

20 电机

21 机壳

22 定子铁芯

221 通风道

D1、D2、D3、D4、T1、

气体流动方向

T2、T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100包括冷却装置10和电机20,冷却装置10安装于电机20上。冷却装置10包括风罩11、离心风机12、轴流风机13、复数第一通风管14及复数第二通风管15。风罩11具有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和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风罩11内还形成有第一冷却腔113、第二冷却腔114和隔离腔115,隔离腔115位于第一冷却腔113和第二冷却腔114之间。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设置在第一冷却腔113的侧壁上,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设置在第二冷却腔114的侧壁上。离心风机12安装于风罩11上,并与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相对。轴流风机13安装于风罩11上。复数第一通风管14间隔设置于第一冷却腔113内。复数第二通风管15间隔设置于第二冷却腔114内,轴流风机13位于第二通风管15旁。

具体地,风罩11为中空的壳体,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和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位于风罩11的同一个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复数第一通风管14相互平行,第一通风管14的一端与风罩11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隔离腔115连通。复数第二通风管15的一端与轴流风机13相对,轴流风机13流出的冷却气体可流入第二通风管15,第二通风管15的另一端与隔离腔115连通。每一第二通风管15的轴线与一第一通风管14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通风管15和第一通风管14一一对应,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通风管14和第二通风管15的数量,第一通风管14和第二通风管15并不一定一一对应,例如,第一通风管14并不与第二通风管15对齐,或者,第一通风管14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二通风管15的排布密度,且每一第二通风管15的轴线与一第一通风管14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通风管14和第二通风管15的数量可依实际需求任意设定。

冷却装置10还包括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间隔设置,以形成隔离腔115,隔离腔115可有效防止第一冷却腔113和第二冷却腔114中的冷却气体发生热交换。隔离腔115的宽度可依照实现需求任意设定。

电机20包括壳体21、定子铁芯22和转子铁芯(图未示),冷却装置10装配于壳体21上,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及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与壳体21的内部连通。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位于电机20的驱动端,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位于电机20的非驱动端。冷却装置10和电机20工作状态时形成一内冷却风路,所述内冷却风路用于冷却电机20的定子铁芯22和转子铁芯。定子铁芯22上设有复数通风道221。

电机冷却系统100工作时,内风路冷却气体沿着方向D1→方向D2→方向D3→电机20内部→方向D1流动,从而形成一内冷却风路。电机20内部的内风路冷却气体从下至上沿着方向D1流出,离心风机12用于为所述内风路冷却气体提供动力,使得所述内风路冷却气体从左到右沿着方向D2甩出,由第一冷却腔113进入第二冷却腔114中;接着,所述内风路冷却气体由上至下沿着方向D3从电机非驱动端通风口112流入电机20内部,所述内风路冷却气体在电机20内部沿着方向T1、T2、T3流动,而实现对定子铁芯22和转子铁芯的冷却;所述内风路冷却气体对电机20内部进行冷却后,从电机驱动端通风口111流出,并从下到上沿着方向D1流向离心风机12,从而完成一个冷却循环。

与此同时,外风路冷却气体沿着方向D4流动,而形成一外冷却风路。外风路冷却气体首先由轴流风机13产生,接着,沿着方向D4从右到左流入第二通风管15中,从第二通风管15流出后,外风路冷却气体流入隔离腔115,然后,隔离腔115内的外风路冷却气体从第一通风管14的一端流入,并从第一通风管14的另一端流向风罩11的外部。外风路冷却气体在第一通风管14、隔离腔115和第二通风管15中流动,与内风路冷却气体隔离,可有效冷却内风路冷却气体,更具体地,第一通风管14内的外风路冷却气体可冷却第一冷却腔113内的内风路冷却气体,第二通风管15内的外风路冷却气体可冷却第二冷却腔114内的内风路冷却气体。此外,隔离腔115由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间隔设置形成,隔离腔115可有效隔离第一冷却腔113和第二冷却腔114,防止第一冷却腔113和第二冷却腔114中的内风路冷却气体发生热交换,也就是说,第二冷却腔114中的内风路冷却气体不会被第一冷却腔113中的内风路冷却气体加热,从而电机20内部可被内风路冷却气体有效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中,风罩内的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由隔离腔隔开,隔离腔可有效防止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中的冷却气体发生热交换,有利于实现对电机有效冷却。风罩内的通风管为分段设计,而非贯穿风罩的内部,第一冷却腔内设有第一通风管,第二冷却腔内设有第二通风管,通风管的分段设计可方便安装且可减少冷却装置的重量。

2.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复数第一通风管相互平行设置,复数第二通风管相互平行设置,有利于外风路冷却气体平稳流动。

3.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管的排布密度可与第二通风管的排布密度相同或不同,可依照实际情况任意设定,应用方便灵活。

4.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及电机冷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第二通风管的轴线与一第一通风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减小气体从第二通风管流向第一通风管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