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37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兴起,电机作为动力组成中的核心部件,备受关注,随着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越来越长,电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冷却,会导致电机温度过高,影响润滑甚至造成电机的损坏,给人们使用电动汽车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必须加以改善。然而现有电机的冷却水道多采用分体加工,然后装配而成,冷却效率低,密封差,容易泄露,有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可靠、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壳底,本体设置有沿本体的轴线方向螺旋延伸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位于开口部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冷却水道位于壳底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的直径大于进水口的直径,进水口处设置有沿本体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远离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盲孔,第一盲孔相对进水口的中心对称,冷却水道上设置有若干第七圆孔,第七圆孔位于冷却水道远离本体中心的一侧,第七圆孔沿本体的径向延伸,第七圆孔远离冷却水道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第七圆孔的密封盖。

优选的,冷却水道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同时小于出水口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筋,第二筋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二筋延伸方向的第一筋,所述第一筋的宽度为8.5~9.5mm,第一筋的高度为3~4mm,相邻两条第一筋的间距为40~45mm。

优选的,本体外侧设置有接线盒,接线盒位于开口部一端,接线盒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沿本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盲孔,接线盒远离开口部的一侧设置有倒角部,倒角部设置有连接导线的接口。

进一步的,接线盒远离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位于接线盒内的一侧设置有沿本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筋,第二平面位于接线盒外的一侧上设置有阶梯孔形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若干第三盲孔,第三盲孔环绕设置在第一密封槽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进一步的,接线盒与开口部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接线盒和开口部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盲孔,第一凹槽位于接线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第五盲孔,第二凹槽远离开口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

优选的,开口部设置有环绕本体的内腔的导向筋和位于导向筋外侧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靠近导向筋的侧壁与导向筋的外表面距离大于0。

优选的,壳底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部,壳底的边缘设置有垂直于本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和若干第一圆孔,第一圆孔轴线与本体的轴线平行,第二凸起的截面呈矩形,第二凸起远离壳底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盲孔,第二凸起朝向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部。

优选的,壳底设置有位于壳底中心的圆管形的第三凸起和从壳底边缘向第三凸起延伸的第四筋。

进一步的,第三凸起内侧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圆孔部、第三圆孔部、第四圆孔部、第五圆孔部和第六圆孔部,第六圆孔部位于远离开口部的一端,第二圆孔部内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五圆孔部内设置有第二环槽,第二圆孔部、第三圆孔部、第四圆孔部的直径依次减小,第四圆孔部、第五圆孔部、第六圆孔部的直径依次增大。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通过设置冷却水道使电机得到高效冷却,通过设置第七圆孔、密封盖使得冷却水道密封,还通过设置出水口、进水口加速加快散热,通过设置接线盒、倒角部使电机导线方便安装,通过设置第三筋增强接线盒的强度减少变形,通过设置第二平面、第三凹槽、第三盲孔、第一开口、第一延伸部使得电机维修方便,通过设置第七盲孔、第二盲孔、导向筋、第二密封槽使电机便于安装密封,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便于电机导线布置,通过设置第二凸起、第六盲孔、第一圆孔便于电机的安装,通过设置第四筋加强结构增加散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冷却的电机壳体,包括容置电机的定子以及转子的圆管状的本体1,本体1的一端可设置有开口部2,本体1的另一端可设置有壳底50。壳底50与本体1一体成型,不需要单独加工,不需设置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

本体1可设置有冷却水道37,冷却水道37沿本体1轴线方向螺旋延伸。冷却水道37内可流通有冷却水,冷却水对电机进行冷却。冷却水道37呈螺旋状延伸可延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延长与电机的热交换时间,使冷却水对电机充分冷却。

冷却水道37的两端可分别设置出水口26和进水口20,出水口26位于靠近开口部2的一端,进水口20位于靠近壳底50的一端,使得电机得到充分冷却,不存留有冷却死角。

出水口26的直径优选大于进水口20的直径。冷却水由进水口20进入冷却水道37后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经由出水口26排出,出水口26再连接外部散热装置。

由于冷却水受热膨胀,从出水口26排出时压力增加,会使冷却水的流动速度提升,不利于延长冷却水的热交换时间。加大出水口26的直径,可以降低冷却水的流动速度,有助于冷却水充分吸收热量,同时避免出水口26处水垢沉积阻碍冷却水流动。

进水口20的外侧可设置有第一凸起21,第一凸起21上可设置有相对进水口20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一盲孔19,两个第一盲孔19使连接进水口20的水管可反复拆装,方便进行冷却水道37内的清理。第一盲孔19处还可用于安装有小型水泵,加速冷却水的流动。

冷却水道37上可设置有若干第七圆孔38,若干第七圆孔38位于冷却水道37远离本体1中心的一侧,若干第七圆孔38优选沿的本体1轴线呈直线排列,第七圆孔38的轴线方向优选沿本体1的径向延伸,可以降低制造冷却水道37的难度。

第七圆孔38使冷却水道37能够通过浇注的方式成型,避免机加工方式生产容易出现的密封不良。

第七圆孔38处可设置有密封盖25,密封盖25位于远离冷却水道37的一端。密封盖25与第七圆孔38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使第七圆孔38处得到可靠密封,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

冷却水道37的横截面积优选大于进水口20的横截面积同时冷却水道37的横截面积还小于出水口26的横截面积。冷却水道37的横截面积大小介于进水口20和出水口26之间,使得冷却液经进水口20进入冷却水道37时横截面积增大,降低冷却液流速,进一步延长热交换时间,使电机得到高效冷却。

本体1的内侧可以可设置有沿本体1的轴线延伸的定位槽3,定位槽3的一端与开口部2连接,方便电机装配定位。

本体1的内侧可以可设置有与本体1同轴的第一阶梯孔4和第二阶梯孔36,第一阶梯孔4靠近开口部2一侧,第一阶梯孔4须机加工精准,以保证与定子的配合精度要求,第二阶梯孔36使定子与壳底50保持距离,减少向壳底50的热量传递。

为增强本体1的强度,减少冷却水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也为增加本体1对外的散热面积,本体1的外表面可以可设置有沿本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筋40,第二筋40上可设置有垂直于第二筋40延伸方向的第一筋39,所述第一筋39的宽度为8.5~9.5mm,第一筋39的高度为3~4mm,相邻两条第一筋39的间距为40~45mm。

本体1的外侧可以可设置有接线盒9,接线盒9位于开口部2一端,接线盒9与本体1的连接处可设置有沿本体1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盲孔6,减少连接处厚度,避免本体1因生产工艺收缩变形。

接线盒9远离开口部2的一侧可设置有倒角部15,倒角部15可设置有连接导线的接口。倒角部15的法向与本体1的轴线不平行,在较小形状的接线盒9上仍然可设置接口,结构紧凑且方便安装连接电机外部的导线,符合人体力学要求。

接线盒9远离本体1的一侧可设置有第二平面14,第二平面14位于接线盒9内的一侧可以可设置有沿本体1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筋11,第三筋11可增加接线盒9的强度,同时可在第三筋11处设置螺栓孔,便于对本体1进行密封。

第二平面14位于接线盒9外的一侧上可设置有阶梯孔形的第三凹槽12,第三凹槽12可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0和若干第三盲孔13,第三盲孔13环绕设置在第一密封槽10的外部。第三凹槽12处可安装有密封盖,与第一密封槽10、第三盲孔13进行密封,用于防爆和进行维修。

第一密封槽10的内侧可以可设置有第一延伸部34,第一延伸部34上可设置有第一开口30。避免第一密封槽10长时间使用后受力变形,第一延伸部34上可设置有第一开口30,便于手指或螺丝刀进入进行维修。

接线盒9与开口部2的连接处可以可设置有连通接线盒9和开口部2的第一凹槽7,方便导线连接电机的定子和其他附件。

第一凹槽7的底部可以可设置有第四盲孔8,第四盲孔8处可安装定位夹,对导线进行固定定位,便于线路检查和后续维护。

第一凹槽7位于接线盒9的一侧可以可设置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减少接线盒9和本体1连接处的厚度,增大接线盒9的内腔体积,方便接线盒9内导线布置。

第二凹槽31上可以可设置有第五盲孔32,第五盲孔32处可设置防护套,避免导线与接线盒9内锋利边摩擦漏电。

第二凹槽31远离开口部2的一侧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3。第一限位面33限制防护套旋转并减少第五盲孔32的数量。

开口部2可以可设置有环绕本体1的内腔的导向筋27和位于导向筋27外侧的第二密封槽28。导向筋27配合进行电机转子和定子的安装,第二密封槽28内设置密封垫,与第七盲孔5配合进行电机的密封。

第二密封槽28靠近导向筋27的侧壁与导向筋27的外表面距离大于0。避免装配时导向筋27外侧产生的碎屑进入第二密封槽28内影响密封,同时避免加工第二密封槽28时刀具折断。

壳底50与本体1的连接处可以可设置有第一凹部41,壳底50与本体1的连接处可设置有第一凹部41,第一凹部41减少本体1的体积,减少重量,减少本体1生产中的收缩变形,同时增加本体1的外表面积,加强散热。

壳底50的边缘可以可设置有垂直于本体1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16和若干第一圆孔24,第一圆孔24轴线与本体1的轴线平行,第二凸起16的截面呈矩形,第二凸起16远离壳底50的一端可设置有第六盲孔17,

第一圆孔24使本体1与汽车车架连接固定,第二凸起16、第六盲孔17限制电机的振动,避免第一圆孔24处连接松动。

第二凸起16朝向第一凸起21的一侧可以可设置有第二凹部18。方便第一凸起21处水泵的安装,避免干涉手或工具的操作空间。

壳底50的边缘可以可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22和第二固定孔23,便于对导线进行固定。

壳底50还可以可设置有位于壳底50中心的圆管形的第三凸起35和从壳底50边缘向第三凸起35延伸的第四筋49。第三凸起35固定电机的转子所在的旋转轴,并使旋转轴对外输出扭矩。第四筋49增加壳底50的强度,减少振动噪音,同时避免第三凸起35与壳底50的连接处产生开裂。

进一步的,第三凸起35内侧可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圆孔部42、第三圆孔部44、第四圆孔部45、第五圆孔部46、第六圆孔部48,第六圆孔部48位于远离开口部2的一端,第二圆孔部42内可设置有第一环槽43,

第二圆孔部42和第五圆孔部46可安装有轴承,使电机转子所在轴自由转动。

第四圆孔部45用于电机的转子所在轴的定位,避免旋转偏摆,第三圆孔部44处可存储润滑脂,减少第四圆孔部45处磨损变形。

第五圆孔部46内可设置有第二环槽47,第一环槽43和第二环槽47内可设置密封圈,防止润滑脂溢流。

第六圆孔部48可设置防尘盖,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内。

第二圆孔部42、第三圆孔部44、第四圆孔部45的直径依次减小,第四圆孔部45、第五圆孔部46、第六圆孔部48的直径依次增大。缩小了第三凸起35的外径,减少生产中第三凸起35处产生的气孔和缩松。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