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43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偏远地区或者农村,电力输送主要是通过架杆或者电塔支撑来完成,因在一些地区长出现大风天气,导致位于两个相距较远电杆或者电塔之间的电力线会发生振动,电力线的振动对电力线的悬挂点伤害较大,常导致悬挂点断裂,为最大程度降低电力线振动对悬挂点的影响,电力工作人员通常在电力线上设置一离悬挂点不远处防震锤,防震锤能够有效降低电力线的振动。因在电力线振动、热涨冷缩导致的蠕变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下,防震锤通过会发生移位现象,防震锤的移位导致其失去防振作用,必须及时将其复位。对于防震锤复位,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人员通过滑车,将防震锤恢复到防震位置,此种方式,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滑车在电力线上移动,对工作人员体力要求较高;另一种方式是工作人员通过专用的防震锤复位器复位,工作人员通过拉线在地面上拉动套置在电力线上的复位器将防震锤撞击拉回到防震位置,然后进行重新固定,现有的防震锤复位器,大多数是通过滑轮在电力线上滑移,此种方式,在撞击时,容易导致滑轮在电力线上脱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结构紧凑便于电力工作人员长距离携带,同时,通过拧紧压紧螺母,可实现两个压紧弧形板紧紧抱住电力线,在撞击防震锤时,不会出现脱轨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包括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所述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管和一个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位于两个所述导向管之间,所述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的一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述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的另一侧分别设置一带有通孔的连接板,在所述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上均设置一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一压紧弧形板和压紧螺栓,在所述压紧弧形板内侧面上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滚珠,在所述压紧弧形板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相配合的导向杆,在所述压紧弧形板外侧中部设置一连接支架,在所述压紧螺栓底部设置一T型连杆,所述压紧螺栓套置在所述内螺纹管内且底部的T型连杆套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内,两个所述压紧弧形板相对分布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圆柱型夹持通道,在所述下弧形载体外侧面设置一带有通孔的拉线支架。

优选的,在所述上弧形载体和下弧形载体的一端部分别设置一环形推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推板外侧端面设置有一层橡胶皮垫。

优选的,在所述下弧形载体的外侧面设置一配重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配重块上设置一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携带;通过拧紧两个压紧螺栓可使得两个压紧弧形板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均环抱在电力线上,在使用过程中,杜绝了脱离电力线现象的发生,为防震锤的顺利复位提供了保障,同时,压紧弧形板内侧分布的滚珠能够自由旋转,在滑移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对电力线的磨损;下弧形载体上设置的配重块,增大了整个装置的运动惯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撞击力度;环形推板与防震锤的固定线夹接触时,能够矫正固定线夹与电力线的同轴度,使得防震锤在被撞击时,能够在电力线上顺利滑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紧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弧形载体第二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弧形载体与压紧组件组合后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上弧形载体、11连接板、111通孔、12环形推板、2下弧形载体、21拉线支架、3导向管、4内螺纹管、5配重块、51拉环、6压紧组件、61导向杆、62压紧螺栓、63压紧弧形板、64滚珠、65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均为半圆形的弧形板,所述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管3和一个内螺纹管4,所述内螺纹管4位于两个所述导向管3之间,所述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一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上弧形载体1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铰接轴,在下弧形载体2的一侧边缘前后两端设置各设置一铰接孔,上弧形载体1的铰接轴两端套置在下弧形载体2的两个铰接孔内,从而实现了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另一侧分别设置一带有通孔111的连接板11,通过螺栓穿过两个连接板11上的通孔111,可实现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扣合,在所述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上均设置一压紧组件6(如图2所示),所述压紧组件6包括一压紧弧形板63和压紧螺栓62,在所述压紧弧形板63内侧面上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滚珠64,在所述压紧弧形板63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3相配合的导向杆61,在所述压紧弧形板63外侧中部设置一连接支架65,在所述压紧螺栓62底部设置一T型连杆,所述压紧螺栓62套置在所述内螺纹管4内且其底部的T型连杆套置在所述连接支架62内,通过旋转压紧螺栓62可使得压紧弧形板63沿着导向杆61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压紧螺栓62只能带动压紧弧形板63上下运动,不会使得压紧弧形板63随压紧螺栓62旋转,两个所述压紧弧形板63相对分布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圆柱型夹持通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力线位于圆柱型夹持通道内,在所述下弧形载体2外侧面设置一带有通孔的拉线支架21,在复位时,工作人员通过连接拉线支架21的拉线,在地面上拉动本实用新型,以便实现对防震锤的撞击复位。

发生移位的防震锤其上端的固定线夹的轴线一步会与电力线的轴线发生偏移,为减小固定线夹在移位时对防震锤的阻碍作用,在此,在上弧形载体1和下弧形载体2的一端部分别设置一环形推板12,环形推板12与固定线夹接触面积大,在接触时,能够矫正固定线夹与电力线之间的轴线偏移量,从而便于防震锤的复位,进一步,为降低环形推板12对固定线夹的撞击伤害,在此,在环形推板12的外侧设置有一层橡胶皮垫(为保持附图清晰,在附图中未将其画出)。

为增大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惯性,以便提高本实用新型对防震锤的撞击力度,在此,在下弧形载体2的外侧端面设置一配重块5,同时,在配重块5的底部设置一拉环51,在拉环51上可连接一拉线,两个工作人员可通过两个拉线,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电力线上的前后快速运动,以便提高本实用新型对防震锤的撞击频率,从而提高防震锤的复位效率。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