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715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车是将发电机组安装在汽车上、移动作业的新型特种车辆,因其具有移动性好、适应性强、供电迅速等优点,在影视制作、市政工程施工、紧急救险或者偏远地区施工、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然而,电源车在运行时,通常会产生95-115dB(A)的噪声,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机组运行的噪声,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如何解决并克服上述问题就成为柴油机发电机组应用和发展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罩壳系统来进行电源车的隔声处理,由于电源车内空间的限制,发电车箱体内的通风散热和消声降噪经常得不到很好的搭配,经常会伴随通风散热不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该通风降噪系统能够布置在电源车内有限空间里,并且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和消声降噪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该通风降噪系统包括隔声箱体、进风系统、排风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隔声箱体由依次布置、且相连通的操作舱、主机舱和排气舱构成;所述进风系统安装于操作舱内的顶部,所述排风系统安装于主机舱内的后部;所述进气系统安装于主机舱内、且位于燃机的上方,所述排气系统安装于排气舱内。

所述进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风百叶、进风过滤器、进风一级消音器和进风二级消音器构成,所述进风百叶安装在操作舱的前壁上。

所述进风一级消音器为列管式消音器,所述进风二级消音器为片式消音器。

所述排风系统为二组,分别位于燃机的二侧;每组均包括呈竖向布置的排风风机和排风消音器,所述排风风机和排风消音器的进风端之间通过第一排风消音弯头相连通。

所述排风消音器的出风端安装有第二排风消音弯头。

所述排风消音器为矩阵式消音器。

所述进气系统为呈并排布置的二组,分别位于燃机上方的二侧;每组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百叶、进气过滤器和进气消音器,所述进气百叶安装于主机舱的侧壁上,所述进气过滤器与进气消音器的进气端之间通过第一进气弯头相连通。

所述进气消音器的出气端安装有第二进气弯头。

所述进气消音器为列管式消音器。

所述操作舱、主机舱和排气舱上均安装有便于进出其内部的隔声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了移动电源车内的有限空间,并且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和消声降噪性能。

(2)进风系统采用二级消声器的形式,有效地增加了消声量;前端进风百叶的设计,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并有效地防止了雨水灌入进风口;进风过滤器的设置,可以对进入箱体内的空气杂质进行过滤,保证了箱体内部的清洁,延长了燃机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3)排风系统采取在二侧的竖向布置,在有效的消声长度基础上,充分地利用了燃机二侧的空间;排风风机的选用,是经过燃机发电机的散热量以及箱体内许用温度,分析计算得出的通风量来选取的风机。

(4)进气系统在燃机上方,充分利用了燃机上方的空间;进气百叶保证了产品的外观,也起到防雨的作用;设置的进气过滤器,用以保证燃机使用的空气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移动电源车的通风降噪系统,包括隔声箱体10、进风系统20、排风系统30、进气系统40和排气系统50;隔声箱体10由依次布置、且相连通的操作舱11、主机舱12和排气舱13构成;进风系统20安装于操作舱11内的顶部,排风系统30安装于主机舱12内的后部;进气系统40安装于主机舱12内、且位于燃机的上方,排气系统50安装于排气舱13内。

隔声箱体10采用夹层结构,操作舱11、主机舱12和排气舱13上均安装有便于进出其内部的隔声门14。

进风系统20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风百叶21、进风过滤器22、进风一级消音器23和进风二级消音器24构成,进风百叶21安装在操作舱11的前壁上。具体实施例中,进风一级消音器23为列管式消音器,进风二级消音器24为片式消音器。前端的进风百叶21,保证了产品的外观,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灌入进风口;进风过滤器22可以对进入箱体内的空气杂质进行过滤,保证了箱体内部的清洁,延长了燃机发电机的使用寿命;采用二级消声器的形式,有效地增加了消声量。

排风系统30为二组,分别位于燃机的二侧;每组均包括呈竖向布置的排风风机31和排风消音器33,排风风机31和排风消音器33的进风端之间通过第一排风消音弯头32相连通;排风消音器33的出风端安装有第二排风消音弯头34。具体实施例中,排风消音器33为矩阵式消音器。排风系统30采取在燃机二侧的竖向布置,在有效的消声长度基础上,充分地利用了燃机二侧的空间。

进气系统40为呈并排布置的二组,每组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百叶41、进气过滤器42和进气消音器44,进气百叶41安装于主机舱12的侧壁上,进气过滤器42与进气消音器44的进气端之间通过第一进气弯头43相连通;进气消音器44的出气端安装有第二进气弯头45。具体实施例中,进气消音器44为列管式消音器。进气系统安装于燃机的上方,充分利用了燃机上方的空间;进气百叶41保证了产品的外观,也起到防雨的作用;进气过滤器42,用以保证燃机使用的空气清洁。

排气系统50为带有导流锥的开孔扩压器,开孔扩压器的上部设有矩阵式消音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实现其它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