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43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放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电缆成品大多是缠绕在木制的电缆圆盘上的,而当需要进行电缆铺设工作时,由于电缆圆盘体积和重量较大,往往需要将电缆圆盘平放,再将电缆一圈圈绕下,进行铺设作业。但是,这种绕下电缆的方式使被绕下的电缆往往存在打结的现象,将电缆伸直后会产生电缆扭筋,损伤电缆,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必须通过转动电缆将打结造成的电缆扭筋打开,但如果电缆过长,这种去除电缆扭筋的方法便不再适用,给电缆铺设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不仅浪费作业时间,还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所以,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能有效避免施工时绕下的电缆产生打结现象的电缆放线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目前进行电缆铺设工作过程中,绕下的电缆存在打结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缆放线装置,包括两个弧形主体、宽度调节杆和滚动轮,其中:

所述弧形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放电缆圆盘;

所述宽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主体相对的内侧,所述宽度调节杆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弧形主体的距离;

所述滚动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滚动轮用于与所述电缆圆盘滚动贴合。

优选的,上述电缆放线装置中:

所述滚动轮的滚动接触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与所述电缆圆盘在所述滚动轮的轴向定位配合。

优选的,上述电缆放线装置中:

还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弧形主体的端部,且用于与地面滚动接触。

优选的,上述电缆放线装置中:

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弧形主体的端部,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弧形主体。

优选的,上述电缆放线装置中:

所述宽度调节杆包括外套管和内接管,所述外套管一端和所述内接管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主体相对的内侧,且所述外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内接管另一端套接;

所述外套管还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所述螺纹孔限位配合,以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弧形主体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电缆放线装置中,设置有两个弧形主体,且弧形主体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可以相互配合用于安放缠绕有电缆线的电缆圆盘,为了适应尺寸不同的电缆圆盘,本装置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杆,宽度调节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主体相对的内侧;显然的,通过调节宽度调节杆的长度能调节两个弧形主体之间的距离,以用来适应不同宽度的电缆圆盘;在弧形主体上安装有滚动轮,滚动轮能与电缆圆盘滚动贴合,且滚动轮可以与第一凹槽配合,在进行电缆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极小的牵引力使电缆圆盘随滚动轮转动,并对绕下的电缆进行铺设工作,省时省力。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能实现背景技术中所述操作简便,避免绕下的电缆产生打结现象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弧形主体、110-第一凹槽、200-宽度调节杆、210-外套管、211-螺纹杆、220-内接管、310-滚动轮、320-行走轮、40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以解决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目前电缆铺设工作中,直接从电缆盘上绕下的电缆存在打结现象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包括两个弧形主体100、宽度调节杆200和滚动轮310。

其中,弧形主体100可以为弧形的金属框构,可以通过切割或其他加工方式在弧形主体100的内弧面加工出第一凹槽110,当然弧形主体100也可以直接使用具有凹槽的弧形零件;两个第一凹槽110配合可以用于安放缠绕有电缆线的电缆圆盘;宽度调节杆200可以是伸缩硬质杆,宽度调节杆200可以为多个,且可以通过紧固件将多个宽度调节杆20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相对的内侧,多个宽度调节杆200既可以调节两个弧形主体100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起加固本装置结构强度的作用;滚动轮310可以为具有轮轴的橡胶轮或硬质轮,滚动轮310可以为多个,且多个滚动轮310对称的安装在弧形主体100上,可以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将滚动轮310的轮轴固定在第一凹槽110内,使滚动轮310可以在第一凹槽110内转动,相应的,缠绕有电缆线的电缆圆盘可以与滚动轮310实现滚动贴合,从而使电缆圆盘在转动时所受的阻力更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本装置中,设置有两个弧形主体100,且两个弧形主体100具有的第一凹槽110能被用于安放缠绕有电缆线的电缆圆盘,为了使本装置能较好地适应大小不同的电缆圆盘,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杆200,宽度调节杆20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相对的内侧,显然的,通过调整宽度调节杆200的长度,可以间接调节两个弧形主体100之间的距离;同时,为了使电缆圆盘在转动时所受的阻力更小,第一凹槽110内还可以设置有滚动轮310,滚动轮310能与电缆圆盘滚动贴合,使电缆圆盘在转动时的阻力更小,工作人员更省力。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放线装置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绕电缆的方式,使用本装置绕下的电缆不会产生打结现象,还省时省力。

为了使电缆圆盘与滚动轮310之间的滚动贴合更紧密,滚动轮310的滚动接触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以用于滚动轮310在其轴向上与电缆圆盘定位配合。

具体的,滚动轮310可以使用滚动面具有凹弧的滚轮,可以通过紧固件或焊接将滚动轮310的轮轴固定连接在弧形主体100的第一凹槽110内,显然的,具有凹弧的滚动轮310可以与电缆圆盘更紧密的滚动贴合,这有利于增强电缆圆盘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本装置移动,本装置还可以包括行走轮320,行走轮320可以安装在弧形主体100的端部,且行走轮320可以用于与地面滚动接触。

具体的,行走轮320可以为橡胶轮,行走轮320可以为4个,可以通过紧固件将4个行走轮320的轮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的端部,工作人员在移动本装置时可以将本装置倒置。显然的,这样可以使行走轮320与地面滚动接触,从而便于本装置移动,更换工作地点,省时省力。

考虑到进行电缆铺设过程中,本装置具有的弧形结构与地面不能保持定位配合,容易晃动。本装置还可以设置有支撑杆400,支撑杆400可以铰接于弧形主体100的端部,支撑杆400可以用于支撑弧形主体100。

具体的,支撑杆400可以为L形金属结构,支撑杆400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部件与弧形主体100的端部铰接,支撑杆400可以为两个,当然也可以为多个,两个支撑杆400可以分别铰接于两个弧形主体100成对角线的一端端部。在本装置工作时,可以将支撑杆400拉出,使支撑杆400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两个支撑杆400可以使弧形主体100与地面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宽度调节杆200可以包括外套管210和内接管220,外接管210的一端和内接管220一端可以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相对的内侧,且外套管210另一端可以与内接管220另一端套接;且外套管210还可以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可以配设螺纹杆211,螺纹杆211可以和螺纹孔限位配合,以用于调整两个弧形主体100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外套管210和内接管220可以均为金属圆管,且内接管220的直径可以小于外套管210的直径,可以通过焊接将外套管210和内接管22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相对的内侧;相应的,可以将外套管210和内接管220的另一端套接;为了保证装置的结构更稳定,外套管210和内接管220可以设置多组,并均匀地布置在两个弧形主体100相对的内侧。可以在外套管210上车加工螺纹孔,且配设与螺纹孔相适的螺纹杆211,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电缆圆盘的宽度将两个弧形主体100之间的距离调整好后,可以旋紧螺纹杆211,从而使两个弧形主体100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达到调节本装置宽度的目的。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