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85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线圈的直流电流,来控制弹簧片的拉伸位置,从而带动上下运动,实现对焦。手机摄像头广泛的使用VCM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通过VCM可以调节镜头的位置,呈现清晰的图像。

现有音圈马达都是将线圈绕在支架的侧面,而在线圈的外周设置磁石,即磁石与线圈形成横向设置,通电后的线圈被磁石包围形成磁场,根据左手定则,通电的线圈穿过磁场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磁场线的力,即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流方向,会使支架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力,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人本着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改良,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但可达到相同效果的音圈马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基座、一轭板、一支架、一线圈及一磁石,基座与轭板呈上下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磁石及线圈设置在基座与轭板内,该支架的外周固定有所述线圈,所述磁石固定在基座上且对应设置在线圈的正下方。

所述支架顶面与轭板的内顶面之间还设有上弹片,支架底面与基座顶面之间还设有下弹片。

所述线圈呈环状固定在支架的外周,所述磁石呈环状固定在基座的顶面。

所述基座上设有对应所述磁石的凹槽,磁石固定配合在该凹槽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音圈马达将磁石与线圈呈上下对应设置,根据安培定则,线圈通电后的电流方向决定线圈的N极朝上或者朝下,该线圈与其下的磁石相吸或者相斥,带动支架向下或者向上动作,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现有音圈马达是利用左手定则,将线圈及磁石呈水平设置,通过线圈与磁铁的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的作用使支架做轴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轭板1、上弹片2、支架3、下弹片4及基座5,基座5与轭板1呈上下配合在一起,上弹片2、支架3及下弹片4设置在基座5与轭板1内,所述支架3顶面与轭板1的内顶面之间设置上弹片2,支架3底面与基座5顶面之间设置下弹片4。该支架3的外圈固设有一线圈6,线圈6可通过印刷成型或者直接缠绕固定在支架3外,所述基座5上设有正对线圈的磁石7。

该线圈6呈环状固定在支架3的外周,磁石7呈环状固定在基座5的顶面,基座5上设有对应所述磁石B的凹槽51,磁石B固定配合在该凹槽51中,磁石B的N极或S极其中之一朝向线圈A,本实施例以该磁石B的N极朝上为例说明。

当线圈6通电时,根据安培定则,若控制线圈6的电流呈顺时针方向,则该线圈6的N极朝下,该线圈6的N极与磁石7的N极相斥,使线圈6带动支架3向上移动;若控制线圈6的电流呈逆时针方向,则该线圈6的N极朝上,该线圈6的S极与磁石7的N极相吸,会使线圈6带动支架3往下运动,上弹片2 与下弹片4提供了反作用力,来平衡线圈6与磁石7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支架3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使支架3上的镜头达到对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音圈马达将磁石7与线圈6呈上下对应设置,磁石7固定在基座5上,而线圈6与支架3固定在一起,根据安培定则利用通电线圈6产生的向下的磁极与磁石7朝上的磁极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使与线圈6结合在一起的支架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支架3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