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26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线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线夹固定装置是一种电缆敷设、安装后用来固定电缆,使电缆占有正确的位置,防止因外力或自重导致电缆产生移动的装置。通过电缆固定线夹装置的固定,确保敷设后的电缆排列整齐,不出现交叉排列现象,而且能够防止涡流损耗产生。是一种新型、美观实用的电缆固定佳品。电缆固定线夹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楼宇分支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隧道电缆、矿用电缆、风能电缆、输配电高压电缆及布线等的固定。部分情况下,可以完全替代电缆桥架使用。现有的线夹固定结构设计不合理,只能适应一种直径的电缆,不同直径的电缆需要多种规格的固定线夹装置来配合使用,线夹固定结构容易受到电缆的挤压产生位移,影响固定效果,且装配复杂,重量大,使用寿命短,不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固定多种直径、多条电缆,设有限位挡圈可有效防止电缆挤压,装配简单,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线夹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夹固定装置,包括变径线夹固定单元和限位固定夹持单元,所述变径线夹固定单元固定装设于限位固定夹持单元内,所述变径线夹固定单元上下两端均装设有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间装设有电缆变径套,所述限位挡圈和电缆变径套一侧开设有线缆开口,弧形变径垫装设于限位挡圈和电缆变径套内并向中心凸起,所述弧形变径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两侧对称装设有支撑加强筋,所述支撑加强筋上下两端对称装设有斜向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变径套一侧装设有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上下两端设有至少4个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贯穿于定位销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上下两端开设有牙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塞杆套设于通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由塑料或者不锈钢或者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变径线夹固定单元上下两端均装设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防止电缆挤压变径线夹固定单元被电缆挤压产生位移,固定效果极佳,限位挡圈间装设有电缆变径套,限位挡圈和电缆变径套一侧开设有线缆开口,弧形变径垫装设于限位挡圈和电缆变径套内并向中心凸起,弧形变径垫能够直接接触电缆,通过电缆挤压变径线夹固定单元来实现夹持和固定多种规格、多条电缆,弧形变径垫设有至少两个,能够保证夹持的固定性,使电缆固定更加稳固,限位挡圈和电缆变径套一侧开设有线缆开口,线缆开口能够便于电缆插入弧形变径垫向中心凸起形成的中间部分;变径线夹固定单元固定装设于限位固定夹持单元内,限位固定夹持单元能够进一步保证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固定性,同时能够起到保护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作用,限位固定夹持单元两侧对称装设有支撑加强筋,支撑加强筋上下两端对称装设有斜向加强筋,支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能够起到增加限位固定夹持单元的强度,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线夹固定装置的变径线夹固定单元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1-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1限位挡圈,1-2电缆变径套,1-3线缆开口,1-4弧形变径垫,1-5塞杆,2-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1支撑加强筋,2-2斜向加强筋,2-3定位销孔,2-4定位销,2-5牙条孔,2-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一种线夹固定装置,包括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和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所述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固定装设于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内,所述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上下两端均装设有限位挡圈1-1,所述限位挡圈1-1间装设有电缆变径套1-2,所述限位挡圈1-1和电缆变径套1-2一侧开设有线缆开口1-3,弧形变径垫1-4装设于限位挡圈1-1和电缆变径套1-2内并向中心凸起,所述弧形变径垫1-4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两侧对称装设有支撑加强筋2-1,所述支撑加强筋2-1上下两端对称装设有斜向加强筋2-2,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上下两端设有至少4个定位销孔2-3,所述定位销2-4贯穿于定位销孔2-3内,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上下两端开设有牙条孔2-5,所述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上开设有凹槽2-6。

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线夹固定装置,电缆变径套1-2一侧装设有塞杆1-5,所述凹槽2-6内设有通孔,所述塞杆1-5套设于通孔中,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1、图5、图6所示,弧形变径垫1-4设有三个,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四:如图2、图7、图8、图9所示,弧形变径垫1-4设有四个,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和或者实施例二相同。

装配过程:将电缆通过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的限位挡圈1-1和电缆变径套1-2上开设的线缆开口1-3插入到弧形变径垫1-4向中心凸起形成的中间部分,再将变径线夹固定单元1卡接于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内进行固定,塞杆1-5插接于固定夹持单元2的凹槽2-6通孔内进行进一步固定,通过定位销2-4插接于定位销孔2-3内、牙条孔2-5内穿牙条并拧紧螺母来将限位固定夹持单元2上下两端进行固定,实现结构的整体固定。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