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418发布日期:2018-10-19 22:4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



背景技术:

测量人体体温的方法有多种,现代关于人体体温测量中,分为传统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两大类,其中,电子体温计因能够快速读值,受到市场青睐。而目前红外电子体温计多为电池供电,不环保,且当电池电量耗尽后,必须更换电池,否则将无法进行体温的检测,对体温计的实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更换电池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包括外壳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上的发电机构、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上的检测电路;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电机组件、及用于推动所述电机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机组件电气连接;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绕组机芯、转动设置在所述绕组机芯上的转子外壳、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上的棘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组件枢接的支架、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反弹件、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传动齿轮;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及自所述支撑部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上设有凸齿;所述传动齿轮上设有内圈齿及外圈齿;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的内圈齿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上的外圈齿与所述棘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通过驱动组件令电机组件产生转动,使电机组件在转动时产生电能,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从而可通过人力为电子体温计提供电源,避免了因化学电池的耗尽而要对电子体温计进行电池更换,使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更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侧壳、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壳上的第二侧壳、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壳与所述第二侧壳的一侧的帽盖;所述绕组机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壳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一端穿设在所述绕组机芯中的第一转轴,所述转子外壳、及所述棘轮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所述转子外壳中安装有永磁体;所述转子外壳转动设置在所述绕组机芯上的;所述棘轮部分容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所述支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反弹件的嵌设在支撑部中,所述反弹件还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反弹件的一端压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一侧壳中设有挡片;所述反弹件的另一端压靠在所述挡片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架上的架壳;所述架壳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外壳组件枢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能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电能转换单元的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信号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感温元件、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触发按键、及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显示单元;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还连接所述电能转换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还连接所述电能转换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组机芯设有电能输出端;所述电能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绕组机芯的电能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帽盖上设有测温口,所述感温元件固定在所述帽盖上且与所述测温口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按键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壳与所述第二侧壳之间且靠近所述帽盖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检测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 100,用于对人体体温进行测量。该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100包括外壳组件10、安装在外壳组件10上的发电机构20、及安装在外壳组件10上的检测电路30;发电机构20包括电机组件40、及用于推动电机组件40的驱动组件50;检测电路30与电机组件40电气连接,驱动组件50可推动电机组件40转动,电机组件40因电磁感应而向检测电路30输出电能,检测电路30以电机组件40输出的电压作为电源,并根据使用者的控制而进行温度检测,由于发电机构20可向检测电路30产生电能,故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100无需更换电池,并可随时通过压动驱动组件50进行充电,使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100使用更方便。

请参阅图1至图4,外壳组件10包括第一侧壳11、安装在第一侧壳11上的第二侧壳12、及连接第一侧壳11与第二侧壳12的一侧的帽盖13;第一侧壳11 中设有挡片14。

电机组件40包括绕组机芯41、转动设置在绕组机芯41上的转子外壳42、及转动设置在转子外壳42上的棘轮43;具体地,电机组件40还包括一端穿设在绕组机芯41中的第一转轴44,转子外壳42、及棘轮43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44上;绕组机芯41设有电能输出端;转子外壳42中安装有永磁体(图未示),转子外壳42转动设置在绕组机芯41上;棘轮43部分容置在转子外壳42中。

驱动组件50包括与外壳组件10枢接的支架51、安装在外壳组件10中的反弹件52、及转动设置在外壳组件10中的传动齿轮53;具体地,驱动组件50还包括第二转轴54、及第三转轴55;支架51的一端套设在第二转轴54上;传动齿轮53套设在第三转轴55上;支架51包括支撑部510、及自支撑部510延伸的齿条511;齿条511上设有凸齿;传动齿轮53上设有内圈齿及外圈齿;齿条 511与传动齿轮53的内圈齿啮合;反弹件52的叠环部嵌设在支撑部510中,反弹件52的叠环部套设在第二转轴54上,反弹件52的一端压靠在支撑部510上。

进一步地,为减少使用者的手部按压支架51时,手部所受到的压强,驱动组件50还包括套设在支架51上的架壳56;架壳5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54与外壳组件10枢接;传动齿轮53上的外圈齿与棘轮43啮合。

请参阅图5,检测电路30包括电能转换单元31、连接电能转换单元31的主控单元32、连接主控单元32信号转换单元33、连接信号转换单元33的感温元件34、连接主控单元32的触发按键35、及连接主控单元32的显示单元36;信号转换单元33还连接电能转换单元31;显示单元36还连接电能转换单元31;具体地,显示单元36为液晶显示屏,感温元件34为红外探头。

进一步地,为使产生的电能可保留利用,检测电路30还包括连接电能转换单元31的储能单元37;具体地,储能单元37为超级电容。

绕组机芯41固定在第一侧壳11中;第一转轴4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侧壳 12上;第二转轴54固定在第一侧壳11与第二侧壳12之间;第三转轴55固定在第一侧壳11与第二侧壳12之间;反弹件52的另一端压靠在挡片14上。

感温元件34安装在外壳组件10上,具体地,帽盖13上设有测温口15,感温元件34固定在帽盖13上且与测温口15对应;触发按键35安装在外壳组件 10上,具体地,为方便拇指的按压,触发按键35安装在第一侧壳11与第二侧壳12之间且靠近帽盖13设置;显示单元36设置在外壳组件10上,具体地,为方便右手操作,显示单元36设置在第一侧壳11上;电能转换单元31连接绕组机芯41的电能输出端。

可自发电的电子体温计100在工作时,使用者利用手掌握持在第一侧壳11 及第二侧壳12的外侧;通过利用手指向外壳组件10内部按压架壳56,使支架 51的齿条511推动传动齿轮53转动,传动齿轮53的外圈齿推动棘轮43转动,而棘轮43则推动转子外壳42,使其相对绕组机芯41转动;由于转子外壳42内带有磁场,在转子外壳42转动时,绕组机芯41切割磁感线,使绕组机芯41的输出端具产生电势;当使用者的手指松开架壳56后,由于反弹件52套设在第二转轴54上,且反弹件52的一端压靠在支架51上、反弹件52的另一端压靠在挡片14上,使支架51及架壳56在反弹件52的弹力下向外壳组件10外部摆动,齿条511推动传动齿轮53、棘轮43转动,由于棘轮43的单向传动特性,此时转子外壳42并不跟随棘轮43转动。

电能转换单元31从电机绕组获得电能后,对电压进行调整,并行主控单元 32、信号转换单元33、显示单元36、及储存单元37输出稳定的电压;主控单元32获得供电后,根据触发按键35的控制而读取信号转换单元33的温度数据,主控单元32对温度数据进行调整后,将体温数值输出至显示单元36,使用者可从显示单元36中获得体温读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令电机组件产生转动,使电机组件在转动时产生电能,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从而可通过人力为电子体温计提供电源,避免了因化学电池的耗尽而要对电子体温计进行电池更换,使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