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充电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609发布日期:2018-11-02 22: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机器人充电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平台。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其中,服务类机器人需要很强的续航能力来保证长时间的运行,以及时地反馈并与被服务者进行交流。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自行寻找充电桩、自动连接进行充电的功能,但是由于机器人具有体积较大、笨重的底盘,在充电桩设置固定位置后,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时,机器人无法顺利地靠近充电桩并接触充电连接件,也就无法顺利地完成补充电量,继续服务。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快捷、操作稳定性高并且能优化机器人充电操作的机器人充电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平台,该机器人充电平台使用快捷方便,能够辅助智能机器人在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的情况下顺利补充电源,延长机器人续航时间;同时,操作适用性广、稳定性高,避免机器损坏,保证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充电平台,该机器人充电平台包括托板、支撑台和设置在托板四个拐角处的调节机构;其中,

支撑台设置在托板的中心位置,并且,托板可拆卸地固接在支撑台上;

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托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调节气缸和调节基座,调节基座的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盲孔,调节气缸的底端嵌设在盲孔内,顶端抵触在托板的底端面上;

托板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机器人的充电桩垂直设置在固定槽内,并且,充电桩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唇板;

托板顶端面上靠近充电桩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可转动的固定压板,通过转动固定压板能够挤压固定或者释放固定唇板;

托板顶端面上形成有一对平行设置的滑动槽,一对固定压板分别滑动嵌设在滑动槽内并通过固定栓定位。

优选地,调节气缸上电连接有遥控装置。

优选地,调节基座的底端面上形成有吸盘。

优选地,托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泡。

优选地,托板的顶端面设有气泡水平仪。

优选地,托板为两块铰接的可折叠板材。

优选地,托板为钢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托板四个拐角处的调节机构微调托板高度,由此可以根据地面具体情况,即凹凸不平处用托板补充凹处,而机器人需要上坡时使用托板与地面之间形成坡度轻微的坡角,便于智能机器人顺利地爬坡,从而登上托板形成的充电平台,与平台上的充电桩完成接触充电。这样,该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就可以辅助智能机器人在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的情况下顺利补充电源,延长机器人续航时间。同时,使用气缸微调可以在省事省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微调的精度,避免手动调整导致误差较大,托板歪斜严重。而托板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机器人的充电桩垂直设置在固定槽内,并且,充电桩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唇板;托板顶端面上靠近充电桩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可转动的固定压板,通过转动固定压板能够挤压固定或者释放固定唇板。这样,安装时先将充电桩预定位在固定槽内,同时使得固定唇板紧紧贴靠在托板顶端面上,此时再旋转固定压板,使得其从固定唇板的上方重叠挤压,直至固定唇板紧紧地限位至托板上。如此设置,即使重量较大的机器人登上托板也不会导致充电桩晃动,大大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托板顶端面上形成有一对平行设置的滑动槽,一对固定压板分别滑动嵌设在滑动槽内并通过固定栓定位。这样使得固定压板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不同位置限位固定唇板,自然使得充电桩可以设置在托板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大大扩展了该机器人充电平台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机器人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板2-支撑台

3-调节气缸4-调节基座

6-吸盘7-水平泡

8-气泡水平仪9-充电桩

10-固定唇板11-固定压板

12-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平台,该机器人充电平台包括托板1、支撑台2和设置在托板1四个拐角处的调节机构;其中,

支撑台2设置在托板1的中心位置,并且,托板1可拆卸地固接在支撑台2上;

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托板1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调节气缸3和调节基座4,调节基座4的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盲孔,调节气缸3的底端嵌设在盲孔内,顶端抵触在托板1的底端面上;

托板1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机器人的充电桩9垂直设置在固定槽内,并且,充电桩9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唇板10;

托板1顶端面上靠近充电桩9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可转动的固定压板11,通过转动固定压板11能够挤压固定或者释放固定唇板10;

托板1顶端面上形成有一对平行设置的滑动槽12,一对固定压板11分别滑动嵌设在滑动槽12内并通过固定栓定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托板1四个拐角处的调节机构微调托板1高度,由此可以根据地面具体情况,即凹凸不平处用托板1补充凹处,而机器人需要上坡时使用托板1与地面之间形成坡度轻微的坡角,便于智能机器人顺利地爬坡,从而登上托板1形成的充电平台,与平台上的充电桩9完成接触充电。这样,该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就可以辅助智能机器人在地面不平整或者有轻微的角度差的情况下顺利补充电源,延长机器人续航时间。同时,使用气缸微调可以在省事省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微调的精度,避免手动调整导致误差较大,托板歪斜严重。而托板1顶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机器人的充电桩9垂直设置在固定槽内,并且,充电桩9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唇板10;托板1顶端面上靠近充电桩9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可转动的固定压板11,通过转动固定压板11能够挤压固定或者释放固定唇板10。这样,安装时先将充电桩9预定位在固定槽内,同时使得固定唇板10紧紧贴靠在托板1顶端面上,此时再旋转固定压板11,使得其从固定唇板10的上方重叠挤压,直至固定唇板10紧紧地限位至托板1上。如此设置,即使重量较大的机器人登上托板1也不会导致充电桩9晃动,大大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托板1顶端面上形成有一对平行设置的滑动槽12,一对固定压板11分别滑动嵌设在滑动槽12内并通过固定栓定位。这样使得固定压板11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不同位置限位固定唇板10,自然使得充电桩9可以设置在托板1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大大扩展了该机器人充电平台的适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操作时候远距离调整调节气缸3收缩,节省操作体力,优选调节气缸3上电连接有遥控装置。

由于机器人的重量较大,其运动的惯性也较大,对该机器人充电平台的冲击力或者挤压力同样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平台的稳定性,避免其轻易地移动位置,优选地,调节基座4的底端面上形成有吸盘6。采用吸盘6可以使得平台稳稳地吸附在光滑的地面上,在手动调整和机器人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在机器人攀爬上该机器人充电平台后,为了保证将托板1重新调整成水平状态,以防止托板1形成倾斜角度而使得机器人滑动,甚至是倾倒,优选地,托板1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泡7。

同样的,为了便于快速、准确地判断调整后是否水平,优选地,托板1的顶端面设有气泡水平仪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该机器人充电平台在不使用的时候便于收纳,节省其占用空间,优选地,托板1为两块铰接的可折叠板材。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平台整体的机械强度,防止较重的机器人将充电平台压的凹凸不平甚至是将其压垮,优选托板1为钢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