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057发布日期:2019-03-22 19:1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系统监控箱主要是为真空断路器及其它高压开关提供操作电源。电源箱均采用输入电压220V或380V经可控硅调压整流,输出直流,具有输出直流电压多档可调电流大的特点或交流电压,进行单分、单合操作的功能。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电源系统控制箱内部缺少必要的灭火装置,当电源起火时反应时间长,灭火不及时,导致电源系统大面积损坏。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以解决现有电源系统控制箱内部缺少必要的灭火装置,当电源起火时反应时间长,灭火不及时,导致电源系统大面积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包括箱体、顶盖、下漏门、挡片、横杆、烟雾感应器、箱门、电磁感应线圈、堵头、弹簧、金属块和控制器;所述箱体的顶部活动设置有顶盖;所述箱体的一侧底部活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下漏门;所述箱体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箱体为设有空腔的双层绝缘结构,空腔可拆开,空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将金属块吸附;所述箱体的空腔的一侧通过转轴和堵头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空腔的一侧还通过弹簧和挡片活动连接,且挡片活动嵌入到空腔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漏门由八扇门依次排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一侧为T型结构,且挡片的底部一侧为倒四棱锥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紧盖在箱体顶部的帽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的顶部一侧为四棱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下漏门的设置,有利于快速全面的进行箱内灭火,下漏门的顶部放置有干粉,当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箱体内起火烟雾时,发射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切断电磁感应线圈的电流,磁力消失,金属块掉落到堵头上,由于重力原因使堵头向下弯折,从而使挡片弹出,下漏门由于重力原因向下开启,下漏门顶部的干粉瞬间均匀掉落进行灭火,反应迅速,保证了电源系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空腔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顶盖-2;下漏门-3;挡片-4;横杆-5;烟雾感应器-6;箱门-7;电磁感应线圈-8;堵头-9;弹簧-10;金属块-11;控制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器类设备的电源系统监控箱体装置,包括箱体1、顶盖2、下漏门3、挡片4、横杆5、烟雾感应器6、箱门7、电磁感应线圈8、堵头9、弹簧10、金属块11和控制器12;箱体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顶盖2;箱体1的一侧底部活动设置有箱门7;箱体1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2;箱体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下漏门3;箱体1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横杆5;横杆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烟雾感应器6;箱体1为设有空腔的双层绝缘结构,空腔可拆开,空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8;电磁感应线圈8通电后产生磁力将金属块 11吸附;箱体1的空腔的一侧通过转轴和堵头9活动连接;箱体1的空腔的一侧还通过弹簧和挡片4活动连接,且挡片4活动嵌入到空腔一侧;控制器12和烟雾感应器6、电磁感应线圈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控制器12的型号为 QHRFCE3-24S微控制器。

其中,所述下漏门3由八扇门依次排列组成,保证了下漏门3顶部的干粉均匀下落,减少灭火死角。

其中,所述挡片4的一侧为T型结构,且挡片4的底部一侧为倒四棱锥型结构,利用四棱锥结构定位,一侧的T型结构可防止挡片4因反弹过度而造成的脱落。

其中,所述顶盖2为紧盖在箱体1顶部的帽装结构,防止雨水沿顶部缝隙流入箱体1的内部,造成电源损坏。

其中,所述堵头9的顶部一侧为四棱锥结构,可以使挡片4固定到适当位置使下漏门3处于正常的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电源系统发生故障造成起火时,烟雾感应器6感应到燃烧烟雾,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12,此时控制器12西东控制将电磁感应线圈8的电流切断,原先吸附在电磁感应线圈8底部的金属块11由于没有磁力吸附而掉落到堵头9上,由于重力原因会使堵头9向下弯折,从而使挡片4在弹簧的作用下弹起,此时下漏门3没有了挡片4的阻挡靠重力自动向下打开,下漏门3 顶部的干粉均匀落下,对起火部位进行灭火,当电源系统修复完毕后,须将箱体1的双层结构空腔拆开,将挡片4、金属块11以及下漏门3复位后再将箱体 1组合完整,将干粉倒到下漏门3的顶部,盖上顶盖2,进行正常使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