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553发布日期:2018-10-19 22: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支撑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使用方便快捷,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对我们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缆桥架作为电缆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电缆桥架内部电缆与电缆之间容易出现相互缠绕,造成检修困难,并且对于较重的电缆,在桥架进行内铺设时与桥架内表面之间摩擦力较大,需要的铺设牵引力也较大,并且容易损伤电缆保护层,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和盖板,所述桥架本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三个滚轮槽,每个滚轮槽内安装有一个滚轮,所述底板上设有纵向的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部与分隔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盖板之间通过两个铰链相连接,所述盖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窗,盖板上部均布有三个定位块,所述第二侧板顶部均布有三个定位孔。

所述滚轮与底板之间通过设于滚轮槽两端的滚动轴承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为聚丙烯材质一体成形的圆柱体形结构。

所述散热窗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有挡灰罩。

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分隔板底部设有供滚轮穿过的圆弧,分隔板厚度为2~3mm。

所述滚轮槽为长方形贯通结构。

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为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形构件。

所述盖板的最大开合角度为150~18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内安装有滚轮,节约空间,结构紧凑,在拉动铺设电缆时,可将以往电缆与桥架内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所需的牵引力,降低了电缆表皮损伤的可能性,防止出现漏电短路等危险。

2、本实用新型设有分隔板,用于分隔同一桥架内的不同种类的电缆,并且分隔板可在桥架内左右滑动,以应对不同的电缆分隔需要,减少以往桥架内电缆相互缠绕给电路检修带来的麻烦。

3、本实用新型采用方便打开的盖板设计,免去了以往桥架盖板开启的麻烦,并且盖板上设有带有挡灰罩的散热窗,在有效散热的同时避免了外界灰尘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 为A-A的剖视图;

图4 为挡灰罩的剖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桥架本体,2-底板,3-滚轮,4-分隔板,5-铰链,6-第一侧板,7-盖板,8-散热窗,9-定位块,10-滑槽,11-滑块,12-定位孔,13-第二侧板,14-滚轮槽,81-挡灰罩,82-散热孔,101-A型电缆,102-B型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调的电缆桥架,它包括桥架本体1和盖板7,所述桥架本体1包括底板2、第一侧板6和第二侧板13,所述底板2上间隔设有三个滚轮槽14,每个滚轮槽14内安装有一个滚轮3,所述底板2上设有纵向的两个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上部与分隔板4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6与盖板7之间通过两个铰链5相连接,所述盖板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窗8,盖板7上部均布有三个定位块9,所述第二侧板13顶部均布有三个定位孔12。

所述滚轮3与底板2之间通过设于滚轮槽14两端的滚动轴承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3为聚丙烯材质一体成形的圆柱体形结构。

所述散热窗8包括散热孔82,所述散热孔82上设有挡灰罩81。

所述定位块9与定位孔12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分隔板4底部设有供滚轮3穿过的圆弧,分隔板4厚度为2~3mm。

所述滚轮槽14为长方形贯通结构。

所述第一侧板6、第二侧板13和底板2为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形构件。

所述盖板7的最大开合角度为150~18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按照需架设的电缆功能和粗细组合,左右拨动分隔板4调节其到实际所需的位置,将两根A型电缆101放入桥架本体1内的分隔板4的左侧,之后将两根B型电缆102放入分隔板4的右侧,再之后拖动A型电缆101及B型电缆102,使其在滚轮3上滑动至所需位置,然后合上盖板7,通过固定块9和固定孔12之间的过盈配合上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可以有效提高电缆铺设的效率,并且使铺设在桥架内的电缆依粗细或功能不同而分离开,方便工作人员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