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2024发布日期:2018-09-18 22:5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在驱动马达时,通过转子与定子的磁相互作用在马达的径向上产生电磁激振力。由于该电磁激振力会在所述转子以及所述定子中产生径向的振动。由于该振动还会传递到保持所述定子的筒状的机壳等,因此成为在马达整体中产生振动和噪音的原因之一。

对此,为了降低马达的振动以及噪音,研究出了切断或降低振动从定子向机壳的传递的结构。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3972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该车辆用旋转电机在定子与覆盖该定子的中间托架之间设置微小空间,在该微小空间中配置有能够吸收振动的具有柔软性的片状材料。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6-16655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在定子与机壳之间,既确保了能够供油通过的流体通路,同时配置有使从定子传递到机壳的振动衰减的减振部件。日本特开2006-166554号公报中的减振部件由树脂或橡胶那样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另外,如上述文献中公开的结构那样,当在定子与机壳之间配置有由能够吸收或能够衰减振动的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部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定子的保持力因该部件而下降。由此,有可能使马达整体刚性下降,并且导致定子相对于机壳的定位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既能够抑制定子相对于机壳的保持力下降又能够抑制振动从定子传递到机壳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包括:筒状的机壳,其沿中心轴线延伸;定子,其被收容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由多个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的定子铁芯;转子,其被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以及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其被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轴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之间。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径向延伸部,其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端部处的轴向端面接触;以及轴向延伸部,其被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端部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夹持。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在径向上隔着间隙相对。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分别被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两端部与机壳的内表面之间。

在上述马达中,轴向延伸部的轴向长度为定子铁芯的钢板的厚度的1.5倍以上。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具有连接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径向内侧与定子铁芯的端部处的径向外周侧的周缘部接触。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由磁性材料构成。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构成。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由杨氏模量在机壳的杨氏模量以上的材料构成。

保持部件在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具有朝向定子铁芯突出的第一保持凸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定子铁芯在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具有收容第一保持凸部的铁芯凹部以及收容于第一保持凹部内的铁芯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在与机壳相对的部分具有沿径向突出的第二保持凸部以及第二保持凹部中的至少一方。机壳在内表面中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具有收容第二保持凸部的机壳凹部以及收容于第二保持凹部内的机壳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马达中,还包括被配置于机壳的内表面与定子铁芯之间的弹性部件。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具有:主体部,其被配置于定子铁芯的端部与机壳的内表面之间;以及肋,其在定子铁芯的轴向上从主体部向与配置有该主体部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延伸。

在上述马达中,保持部件呈在整周范围内分别与机壳的内表面以及定子铁芯的端部接触的环状。

保持部件由铁合金、铝、铝合金、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缩醛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构:既能够抑制定子相对于机壳的保持力下降又能够抑制振动从定子传递到机壳。

由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包含中心轴线的截面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表示马达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马达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表示马达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概略结构的与图1相应的图。

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保持部件的概略结构的与图2相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应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且不进行其重复说明。并且,各图中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并没有如实地示出了实际构成部件的尺寸以及各构成部件的尺寸比率等。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与转子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但是,并非意图通过该方向的定义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转子以及马达在使用时的方向。

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固定”、“连接”以及“安装”等(以下为固定等)的表述不仅包括部件之间直接固定等的情况,还包括借助其他部件固定等的情况。即,在以下说明中,固定等表述中包含部件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的固定等含义。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1的概略结构。马达1包括转子3、定子4、机壳51以及盖板52。转子3相对于定子4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是转子3在筒状的定子4内配置成能够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旋转的所谓的内转子型马达。

转子3包括轴30、转子铁芯31以及磁铁32。转子3配置于定子4的径向内侧,能够相对于定子4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31是沿中心轴线P延伸的圆筒状。转子铁芯31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多片形成为规定形状的电磁钢板(钢板)而构成。转子铁芯31的轴向的杨氏模量例如是200GPa~210GPa。

在转子铁芯31中以沿轴向贯通的状态固定有沿中心轴线P延伸的轴30。由此,转子铁芯31与轴30一同旋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铁芯3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磁铁32。另外,磁铁32也可以是在周向上相连的环状磁铁。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32是大致半圆柱状的磁铁,具有从转子铁芯3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到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即,磁铁32的轴向长度与转子铁芯31的轴向长度相等。虽未特别图示,但是磁铁32的外侧的面在转子3的径向上具有N极或S极的磁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的面的磁极是N极的磁铁32和所述外侧的面的磁极是S极的磁铁32在转子铁芯31的周向上交替配置。

定子4收容于机壳5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4呈筒状,并在径向内侧配置有转子3。即,定子4在径向上与转子3相对地配置。转子3在定子4的径向内侧配置成能够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旋转。

定子4包括定子铁芯41、定子线圈42以及托架43。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41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定子铁芯41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多片形成为规定形状的电磁钢板而构成。定子铁芯41例如是分割铁芯、圆铁芯、直铁芯。

虽未特别图示,但是定子铁芯41具有从筒状的轭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省略图示)。定子线圈42卷绕于由绝缘材料(例如,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的托架43上,该绝缘材料被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齿上。另外,托架43配置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的两端面上。

机壳51呈筒状,并沿中心轴线P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51呈圆筒状,其在内部具有能够收容转子3以及定子4的内部空间S。机壳51具有圆筒状的侧壁51a和覆盖侧壁5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底部51b。机壳51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被平板状的盖板52覆盖。机壳51以及盖板52例如由含铁的材料构成。通过利用盖板52覆盖有底筒状的机壳51的开口,在机壳51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S。虽未特别图示,但是盖板52例如可以利用螺栓等固定于机壳51,也可以通过压入或粘接等方法固定于机壳51。另外,机壳51以及盖板52并不限于含铁的材料,也可以由铝(包括铝合金)等其他材料构成。机壳51以及盖板52只要线性膨胀系数相等,则也可以例如由互不相同的材料构成。即,构成机壳51以及盖板52的材料只要线性膨胀系数相等,则并无特别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51a以及底部51b是单一部件。在机壳51的底部51b上配置有将轴30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53。在盖板52上配置有将轴3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54。轴承53、54例如也可以是球轴承以及套筒轴承等任何种类的轴承。

在定子4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内表面)之间配置有保持部件6。即,保持部件6分别配置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两侧的端部(以下称为轴向两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保持部件6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两侧的端部处,且固定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上。另外,保持部件6相对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的固定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压入、热压配合、螺纹固定以及粘接固定等任何固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定子铁芯41中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的保持部件(以下称为第一保持部件)和配置于定子铁芯41中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的保持部件(以下称为第二保持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由此,能够使用同一模具制造两个保持部件。由此,与两个保持部件的形状互不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模具费用等制造成本。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6呈能够安装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的外周面上的圆环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6呈在整周范围内分别与机壳51的内表面以及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接触的环状。由此,能够在通过保持部件6更加牢固地保持定子铁芯41的整周的状态下,将保持部件6以及定子铁芯41更加牢固地保持在机壳51的内表面的整周上。

保持部件6由金属材料(例如,SUS或S45C等铁合金、铝(包括合金)等)或树脂材料(PA(聚酰胺)、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M(聚缩醛)等)构成。如此,通过由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的材料构成保持部件6,即使在经由机壳51向保持部件6施加了力等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保持部件6在保持部件6不会破损的情况下保持定子铁芯41。

并且,保持部件6也可以由磁性材料构成,而不是由如上所述的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构成。在保持部件6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在驱动马达1时,能够使在定子4中产生的磁通经由定子铁芯41还向保持部件6流动。由此,在定子铁芯41中不易产生磁饱和,因此能够实现定子铁芯41的小型化。

优选保持部件6由杨氏模量在机壳51的杨氏模量以上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抑制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保持部件6变形,并且能够通过保持部件6将定子铁芯41更加牢固地保持在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6的杨氏模量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的杨氏模量以上。保持部件6的杨氏模量优选例如为206GPa±10%左右。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保持部件6具有: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处的轴向端面接触的径向延伸部61;以及被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夹持的轴向延伸部62。而且,保持部件6具有连接部63。连接部63是保持部件6中的环状的部位,连接径向延伸部61与轴向延伸部62。更详细地讲,径向延伸部61从连接部63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轴向延伸部62从连接部63沿轴向延伸。即,径向延伸部61以及轴向延伸部62在各自的端部连接。径向延伸部61与轴向延伸部62的连接部分是连接部63。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延伸部61、轴向延伸部62以及连接部63是单一部件。由此,保持部件6在包含中心轴线P的截面中具有大致L字状的截面。

径向延伸部61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处的轴向的端面(轴向端面)接触。轴向延伸部62被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处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夹持。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延伸部62的轴向长度是定子铁芯41的钢板的厚度的1.5倍以上。换句话说,轴向延伸部62与定子铁芯41的相当于1.5张以上的钢板的部分接触。由此,能够通过保持部件6更加牢固地保持定子铁芯41。

如上所述,径向延伸部61以及轴向延伸部62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接触。因此,连接部63的径向内侧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处的径向外周侧的周缘部接触。

由此,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以在轴向以及径向上对保持部件6进行了定位的方式配置保持部件6。由此,能够容易地在径向以及轴向上相对于机壳51对定子铁芯41进行定位。从而,通过保持部件6,既能够在轴向以及径向上相对于机壳51对定子铁芯41进行定位,又能够将定子铁芯41保持于机壳51。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配置保持部件6,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隔着间隙7相对。

即,通过利用保持部件6将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两端部保持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能够在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设置间隙7。由此,通过保持部件6,在定子铁芯41与机壳51之间传递振动的部分的面积变小,从而能够抑制振动从定子铁芯41传递到机壳51。并且,通过设置间隙7,能够抑制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中央部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机壳51。即,能够通过保持部件6防止定子铁芯41的所述中央部与机壳51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在驱动马达1时定子铁芯41中的振动最大的所述中央部的振动被直接传递到机壳51。从而,能够降低马达1的振动。

尤其是保持部件6分别配置在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两端部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由此,既能够在轴向以及径向上相对于机壳51对定子铁芯41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又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定子铁芯41。

[实施方式2]

图3中示意地示出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的截面。图3是在马达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示意地表示转子3以及定子104的结构的图。即,在图3中省略转子3的磁铁以及定子104的定子线圈等的记载,分别简化示出了转子3以及定子104的结构。

实施方式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点是,在保持部件106的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从该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第一保持凸部162a,并且在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收容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多个铁芯凹部141c。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定子铁芯141具有筒状的轭141b和从轭141b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141a。齿141a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保持部件106在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的与定子铁芯141相对的部分具有从所述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定子铁芯141侧)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个)第一保持凸部162a。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外形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呈矩形。

第一保持凸部162a可以在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的与定子铁芯141相对的部分处设置于轴向的多个部位,也可以设置于轴向的一个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保持凸部162a在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但是,多个第一保持凸部162a也可以在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沿周向以互不相同的间隔配置。并且,两个以上的第一保持凸部162a也可以在周向上以中心轴线P为基准线对称或点对称地配置。

定子铁芯141在外周面的与轴向延伸部162相对的部分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个)铁芯凹部141c。各铁芯凹部141c的外形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呈矩形。铁芯凹部141c设置于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的与第一保持凸部162a对应的位置。在各铁芯凹部141c内收容保持部件106的各第一保持凸部162a。

铁芯凹部141c可以在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162相对的部分处设置于轴向的多个部位,也可以设置于轴向的一个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铁芯凹部141c在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但是,多个铁芯凹部141c也可以在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互不相同的间隔配置。并且,两个以上的铁芯凹部141c也可以在周向上以中心轴线P为基准线对称或点对称地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凹部141c的个数是八个,与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个数相同。但是,铁芯凹部141c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个数多。

另外,从径向观察时,铁芯凹部141c的开口部分处的各边的尺寸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各边的尺寸。从径向观察时,在铁芯凹部141c的开口部分处的各边的尺寸比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各边的尺寸小的情况下,通过压入等方法将第一保持凸部162a固定在铁芯凹部141c内。并且,也可以在一个铁芯凹部141c内收容多个第一保持凸部162a。在该情况下,铁芯凹部141c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一保持凸部162a的个数少。

如上所述,通过在铁芯凹部141c内收容第一保持凸部162a,能够防止保持部件106以及定子铁芯141在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106的轴向延伸部162的内周面上的与定子铁芯141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凸部162a,在定子铁芯141的外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162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铁芯凹部141c。但是,也可以在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从该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铁芯凸部,在轴向延伸部的内周面上的与所述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朝向径向内侧凹陷且收容所述铁芯凸部的多个第一保持凹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与铁芯凸部的个数相同,或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第一保持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铁芯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第一保持凹部内收容多个铁芯凸部。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少。

并且,也可以在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铁芯凹部以及铁芯凸部这两者,在轴向延伸部的内周面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凸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这两者。

也可以在保持部件的径向延伸部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凸部,在定子铁芯上的与径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第一保持凸部的铁芯凹部。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持凸部沿轴向突出,铁芯凹部沿轴向凹陷。并且,优选的是,在径向以及周向上,第一保持凸部的位置与铁芯凹部的位置相同。与上述相同地,优选铁芯凹部的个数与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相同,或铁芯凹部的个数比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多。也可以在一个铁芯凹部内收容多个第一保持凸部。在该情况下,铁芯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少。

并且,也可以在定子铁芯上的与径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铁芯凸部,在径向延伸部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铁芯凸部的第一保持凹部。在该情况下,铁芯凸部沿轴向突出,第一保持凹部沿轴向凹陷。并且,优选的是,在径向以及周向上,铁芯凸部的位置与第一保持凹部的位置相同。与上述相同地,优选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与铁芯凸部的个数相同,或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多。也可以在一个第一保持凹部内收容多个铁芯凸部。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少。

而且,也可以在保持部件的径向延伸部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凸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这两者,在定子铁芯上的与径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铁芯凹部以及铁芯凸部这两者。

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朝向定子铁芯突出的第一保持凸部,在定子铁芯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第一保持凸部的铁芯凹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铁芯凹部的个数与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相同,或铁芯凹部的个数比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铁芯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第一保持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铁芯凹部内收容多个第一保持凸部。在该情况下,铁芯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一保持凸部的个数少。

并且,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凹部,在定子铁芯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于第一保持凹部内的铁芯凸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与铁芯凸部的个数相同,或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第一保持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铁芯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第一保持凹部内收容多个铁芯凸部。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持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铁芯凸部的个数少。

而且,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定子铁芯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保持凸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这两者,在定子铁芯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铁芯凹部以及铁芯凸部这两者。

第一保持凸部、第一保持凹部、铁芯凸部以及铁芯凹部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并且,第一保持凸部、第一保持凹部、铁芯凸部以及铁芯凹部可以分别在周向上排列有多个,也可以分别在轴向上排列有多个。

并且,第一保持凸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设置在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的保持部件这两者上,也可以只设置在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保持部件上。

只要能够在第一保持凹部内收纳铁芯凸部,并且能够在铁芯凹部内收纳第一保持凸部,则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一保持凸部、第一保持凹部、铁芯凸部以及铁芯凹部各自的外形可以呈圆形或多边形等各式各样的形状,也可以呈各不相同的形状。并且,只要能够在第一保持凹部内收纳铁芯凸部,并且能够在铁芯凹部内收纳第一保持凸部,则在包含中心轴线P的截面中,第一保持凸部、第一保持凹部、铁芯凸部以及铁芯凹部各自的外形也无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的第一保持凸部以及铁芯凸部也可以通过粘接或压入等嵌入在上述的铁芯凹部以及第一保持凹部内。

[实施方式3]

图4中示意地示出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马达的截面。图4是在马达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示意地表示转子3以及定子4的结构的图。即,在图4中,省略转子3的磁铁以及定子4的定子线圈等的记载,简化示出了转子3以及定子4。

实施方式3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点是,在机壳251的侧壁251a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定子铁芯侧)突出的多个机壳凸部251c,在保持部件206的轴向延伸部26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收容机壳凸部251c的多个第二保持凹部262a。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定子铁芯41具有筒状的轭41b和从轭41b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41a。齿41a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如图4所示,机壳251在侧壁251a的内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262相对的部分,具有从所述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机壳凸部251c。各机壳凸部251c在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截面中呈矩形。

保持部件206在轴向延伸部262的外周面上的与机壳251相对的部分,具有收容机壳凸部251c的多个第二保持凹部262a。各机壳凸部251c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呈矩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凸部251c的个数与第二保持凹部262a的个数相同。在周向以及轴向上,机壳凸部251c的位置与第二保持凹部262a的位置相同。机壳凸部251c收容于第二保持凹部262a内。

由此,能够防止保持部件206在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于机壳251的侧壁251a的内周面相对移动。由此,能够通过保持部件206防止定子4在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于机壳251相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机壳251的侧壁251a的内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262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机壳凸部251c,在保持部件206的轴向延伸部262的外周面上的与机壳251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保持凹部262a。但是,也可以在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机壳凹部,在轴向延伸部的外周面上的与机壳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于机壳凹部内的第二保持凸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机壳凹部的个数与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相同,或机壳凹部的个数比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机壳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第二保持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机壳凹部内收容多个第二保持凸部。在该情况下,机壳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少。

并且,也可以在机壳的外周面上的与轴向延伸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机壳凹部以及机壳凸部这两者,在所述轴向延伸部的内周面上的与所述机壳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保持凸部以及第二保持凹部这两者。

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机壳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保持凹部,在机壳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于第二保持凹部内的机壳凸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第二保持凹部的个数与机壳凸部的个数相同,或第二保持凹部的个数比机壳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第二保持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机壳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第二保持凹部内收容多个机壳凸部。在该情况下,第二保持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机壳凸部的个数少。

并且,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机壳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保持凸部,在机壳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收容第二保持凸部的机壳凹部。在该情况下,也优选机壳凹部的个数与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相同,或机壳凹部的个数比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多。并且,优选机壳凹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与第二保持凸部的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相同。也可以在一个机壳凹部内收容多个第二保持凸部。在该情况下,机壳凹部的个数也可以比第二保持凸部的个数少。

而且,也可以在包含轴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连接部的保持部件上的与机壳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二保持凸部以及第二保持凹部这两者,在机壳上的与保持部件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机壳凹部以及机壳凸部这两者。

第二保持凸部、第二保持凹部、机壳凸部以及机壳凹部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并且,第二保持凸部、第二保持凹部、铁芯凸部以及铁芯凹部可以分别在周向上排列有多个,也可以分别在轴向上排列有多个。

并且,第二保持凸部以及第二保持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设置在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的保持部件这两者,也可以只设置在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保持部件上。

只要能够在第二保持凹部内收纳机壳凸部,并且能够在机壳凹部内收纳第二保持凸部,则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保持凸部、第二保持凹部、机壳凸部以及机壳凹部各自的外形可以呈圆形或多边形等各式各样的形状,也可以呈各不相同的形状。并且,只要能够在第二保持凹部内收纳机壳凸部,并且能够在机壳凹部内收纳第二保持凸部,则在包含中心轴线P的截面中,第二保持凸部、第二保持凹部、机壳凸部以及机壳凹部各自的外形也无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的第二保持凸部以及机壳凸部也可以通过粘接或压入等嵌入在上述的机壳凹部以及第二保持凹部内。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由此,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地加以变形来实施。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定子铁芯41、141的轴向两端部与机壳51、251的侧壁51a、251a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保持部件6、106、206。但是,保持部件也可以只配置在定子铁芯方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分别配置在定子铁芯41、141的轴向两端部与机壳51、251的侧壁51a、251a的内周面之间的保持部件6、106、206是相同的。但是,配置在定子铁芯上轴向一侧的端部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的保持部件(第一保持部件)和配置在定子铁芯上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的保持部件(第二保持部件)的截面形状或外形也可以不同。

例如,作为组装马达的方法,可以考虑以下组装方法:将第一保持部件固定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上之后,在机壳内插入定子铁芯,之后将第二保持部件配置在定子铁芯上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在该情况下,在插入定子铁芯时,由于存在对第一保持部件施加力的可能性,因此,与第二保持部件相比,需要将第一保持部件牢固地固定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如上述那样将第一保持部件与第二保持部件形成为不同的形状,例如能够使第一保持部件中的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接触的部分的面积比第二保持部件增大等。

并且,也可以在定子铁芯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之间并且在轴向上的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之间配置别的保持部件。由此,能够将定子铁芯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机壳。

而且,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并且在轴向上的定子铁芯41的轴向两端部之间配置弹性部件8。弹性部件8由橡胶或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如此,通过将弹性部件8配置在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与机壳51的侧壁51a的内周面之间,能够通过弹性部件8吸收定子4的振动。由此,能够更加抑制定子4的振动传递到机壳51。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6、106、206呈圆环状。但是,保持部件可以具有其一部分被切除的形状,也可以在从轴向观察时呈圆弧状。并且,保持部件的径向延伸部以及轴向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上也可以在从轴向观察时呈圆弧状。即,保持部件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保持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则可以是任何形状。

并且,如图6所示,保持部件306也可以具有沿轴向突出的多个(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是四个)突出部306b。即,保持部件306具有主体部306a和突出部306b。主体部306a包含径向延伸部361、轴向延伸部362以及连接部363。当保持部件306安被装于定子铁芯时,保持部件306的主体部306a以及突出部306b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接触。由此,能够通过保持部件306更加牢固地保持定子铁芯。另外,突出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将突出部相对于主体部306a设置成圆环状。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3的磁铁32被配置于转子铁芯31的外周面上。但是,磁铁32也可以配置于转子铁芯31的内部。并且,磁铁32的形状并不限于半圆柱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多棱柱。另外,在磁铁32配置于转子铁芯31的外周面上的结构中,磁铁32呈大致半圆柱状,但是如上所述那样在磁铁32配置于转子铁芯31的内部的结构中,磁铁32也可以呈长方体状或多棱柱状。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马达是所谓的永久磁铁马达。在永久磁铁马达中,转子具有磁铁。但是,马达1也可以是感应电机、磁阻马达、开关磁阻马达以及绕组激励型马达等不具有磁铁的马达。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41呈圆筒状,机壳51呈有底圆筒状。但是,定子铁芯只要呈筒状,则也可以是圆筒状以外的形状。并且,机壳51只要呈筒状,则也可以是有底圆筒状以外的形状。即使在机壳呈有底圆筒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保持部件只要呈能够将定子铁芯保持于机壳的侧壁的内周面上的形状,则保持部件可以呈任何形状。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呈圆筒状。但是,转子铁芯只要呈具有多边形状的截面的筒状等筒状,则可以呈任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于定子被保持于机壳的内表面上的马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利用于吸尘器、吹风机、吊扇、洗衣机、冰箱以及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等具有各种马达的各种各样的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