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584发布日期:2018-12-18 21: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定子铁芯构成了外形的马达。

相关技术的描述:

在日本特开2014-08288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内容:在与马达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剖视图中,马达的外形是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



背景技术:

在上述公报的马达中,在定子铁芯中,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各部分与除去了四角后残留的邻接的四边形的边部分(以下,也称为“邻接的四边形的边”。)所成的角度为90°。其结果,在将马达安装到加工机器的情况下,附着于马达的切削液有可能滞留在被除去的各部分。该情况下,在马达的沿着旋转轴方向的定子铁芯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壳体,所以滞留的切削液容易经由定子铁芯与壳体的缝隙浸入马达的内部。

另外,在一边使定子铁芯绕马达的旋转轴旋转一边将树脂涂覆到定子铁芯的侧面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均匀地涂敷树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切削液等液体的滞留且能够将树脂均匀地涂覆到定子铁芯的侧面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是具有构成马达的外形的定子铁芯的马达,在与上述马达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剖视中,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形具有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除去了上述四角的各部分的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形由与邻接的上述四边形的边所成的角度大于90°且小于135°的两条直线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定子铁芯中,能够防止附着于除去了四角的各部分的切削液等液体的滞留。另外,能够在一边使定子铁芯绕马达的旋转轴旋转一边将树脂涂覆到定子铁芯的侧面的情况下,均匀地涂覆树脂。

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而言,在与上述马达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剖视中,上述直线与所邻接的上述四边形的边所成的角度在105°~120°的范围内。

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而言,上述两条直线位于夹着上述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两侧。

就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案而言,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形具有沿着上述马达的旋转轴方向除去了上述四边形的上述四角的形状。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定子铁芯的剖视图。

图3是比较例的定子铁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外观的立体图。马达10具有:定子铁芯12;第一壳体14,安装于沿着马达10的旋转轴向(Y方向)的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第二壳体16,安装于沿着Y方向的定子铁芯12的另一端部;以及轴承支架18,安装于第二壳体16中的沿着Y方向的与定子铁芯1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定子铁芯12的外周面(侧面)露出于外部,并且构成马达10的外形。在定子铁芯12、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的外周面涂覆有树脂。第一壳体14与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经由粘合剂等密封部件20进行连结。定子铁芯12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壳体16经由粘合剂等密封部件22进行连结。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通过沿Y方向延伸的多个拉杆24在Y方向上紧固。

第一壳体14是金属制的有底筒状的部件,并且具有封闭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且收纳具有定子铁芯12及未图示的定子线圈的定子的一方线圈端和枢转地支撑旋转轴26及转子28(参照图2)一方轴承。该情况下,旋转轴26的前端部沿着Y方向从第一壳体14中的与定子铁芯1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突出。

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分别具有除去了四角的外形,通过除去了第一壳体14的四角,从而在第一壳体14的端部形成有凸缘30。在各凸缘30沿着Y方向形成有螺栓孔32。

该情况下,将图1所示的Z方向作为马达10的上方向,使未图示的螺栓插通于螺栓孔32,并使螺栓与未图示的加工机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将马达10固定到加工机。

第二壳体16是金属制的筒状的部件,并且收纳有定子的另一方线圈端和枢转支承旋转轴26及转子28的另一方轴承。该情况下,在第二壳体16的上部配设有与从外部向马达10供给电力的电缆连接的第一连接器34。轴承支架18是金属制的有底筒状的部件,封闭定子铁芯12的另一端部,并且支承另一方轴承。在轴承支架18配设有与电缆连接的第二连接器36,该电缆向外部输出表示由未图示的检测器检测到的转子28的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的检测信号。

图2是与Y方向正交的剖视图中的定子铁芯12的图。此处,使用图1以及图2对定子铁芯12的外形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对于定子铁芯12的影线的图示。

定子铁芯12是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形成有用于收纳与旋转轴26同轴连结的转子28的中空部38的筒状的部件。定子铁芯12具备以预定的间隔设置于中空部38侧且朝向转子28突出的多个齿40,在多个齿40卷绕有未图示的定子线圈。各齿40通过环状的铁芯背44连结。

定子铁芯12的外形具有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除去了四角后残留的各部分构成为沿着通过旋转轴26的中心的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46从四角朝向旋转轴26凹陷的V字状的角部48。各角部48分别具有位于夹着四边形的对角线46的两侧的两条直线50。两条直线50在对角线46上连结。此外,对角线46上的两条直线50的连结部分稍微弯曲。

该情况下,两条直线50形成为,各直线50与除去了四角后残留的邻接的四边形的边部分(以下,也称为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α大于90°并且小于135°。进一步优选角度α在105°~120°的范围内即可。其结果,通过各直线50与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交叉,形成多个顶部54。此外,各顶部54稍微弯曲。

在定子铁芯12中,在各顶部54的内侧形成有拉杆24所插通的贯通孔56。该情况下,在定子铁芯12中,在贯通孔56与定子铁芯12的外周面(例如,直线50)之间设置有间隙。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具有除去了四角的外形,各角部48沿着Y方向形成。即,就与定子铁芯12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连结的第一壳体14及第二壳体16和与第二壳体16连结的轴承支架18而言,与各角部48对应地具有向内侧凹陷成V字状的角部。

[马达的制造方法]

在制造这样构成的马达10的情况下,首先,在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涂覆密封部件20,使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和第一壳体14的端部贴合。另外,在定子铁芯12的另一端部涂覆密封部件22,使定子铁芯12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壳体16的端部贴合。在密封部件20、22的干燥后,在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以及第二壳体16的内部装入旋转轴26以及转子28等,通过拉杆24在Y方向上固定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然后,在使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绕旋转轴26旋转的同时,使用刷毛等将树脂涂覆到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的外周面。通过树脂干燥,从而马达10完成。

[实施方式的效果]

与图3所示的比较例对比,对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效果进行说明。图3是与Y方向正交的剖视图中的比较例的定子铁芯60的图。该情况下,对于与马达10的定子铁芯12相同的构件也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比较例的定子铁芯60中,也具有除去四边形的四角而形成的角部62从四角向内侧凹陷这样的外形。其中,各角部62具有从四边形的四角朝向旋转轴26凹陷的外形。另外,各角部62中的两侧的两条直线64与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β为90°。此外,通过两条直线64与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交叉而形成了各顶部66。

由此,在比较例的定子铁芯60中,将图3所示的Z方向作为上方向,将具有定子铁芯60的马达68固定到加工机的情况下,对于加工对象物的机械加工所使用的切削液有可能滞留在各角部62。其结果,所滞留的切削液容易经由定子铁芯60与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的缝隙浸入马达68的内部。

另外,在一边使马达68绕旋转轴26旋转一边使用刷毛等将树脂涂覆到马达68的外周面的情况下,直线64与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β是90°,所以难以将树脂涂覆到角部62。其结果,存在难以将树脂均匀地涂覆到定子铁芯60的外周面的可能性。

并且,由于角度β是90°,所以定子铁芯60中的直线64与贯通孔56的间隙变小。由此,若在定子铁芯60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的整个面涂覆密封部件20、22,使定子铁芯60与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贴合,则密封部件20、22向外部突出,或者,密封部件20、22进入贯通孔56。因此,若在定子铁芯60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比贯通孔56靠内侧部分涂覆密封部件20、22,使定子铁芯60与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贴合,则容易在定子铁芯60与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之间产生缝隙。

另一方面,若角度β是135°,则定子铁芯60的外形为八边形。该情况下,在凸缘30处,难以确保形成螺栓孔32的空间。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中,如图2所示,直线50与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α大于90°并且小于135°。由此,即使切削液附着于角部48,也能够防止切削液的滞留。

另外,在一边使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绕旋转轴26旋转一边将树脂涂覆到第一壳体14、定子铁芯12、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的外周面的情况下,能够均匀地涂覆树脂。

并且,若角度α在105°~120°的范围内,则与图3的比较例相比,定子铁芯12中的直线50与贯通孔56的间隙变大。由此,在定子铁芯12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的整个面涂覆密封部件20、22且使定子铁芯12与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贴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密封部件20、22向外部突出、密封部件20、22进入贯通孔56。

并且,通过形成各角部48的两条直线50位于夹着四边形的对角线46的两侧,从而容易将角度α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另外,定子铁芯12的外形是沿着Y方向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所以更易于得到上述的各效果。并且,在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6以及轴承支架18中,以与定子铁芯12的角部48相连的方式沿着Y方向形成有角部,所以作为整个马达10,容易得到上述的各效果,并且容易使螺栓通过螺栓孔32。

[从实施方式得到的技术思想]

以下记载能够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把握的技术思想。

就具有构成马达10的外形的定子铁芯12的马达10而言,在与马达10的旋转轴26方向正交的剖视中,定子铁芯12的外形具有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除去了四角的各部分48的定子铁芯12的外形由与所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α大于90°小于135°的两条直线50形成。

由此,在定子铁芯12中,能够防止附着于除去了四角的各部分48的切削液等液体的滞留。另外,在一边使定子铁芯12绕马达10的旋转轴26旋转一边将树脂涂覆到定子铁芯12的侧面的情况下,能够均匀地涂覆树脂。

在与上述的马达10的旋转轴26方向正交的剖视中,直线50与所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所成的角度α在105°~120°的范围内即可。由此,在定子铁芯12中,在直线50以及邻接的四边形的边52的附近形成有贯通孔56的情况下,直线50与贯通孔56的间隙变大。其结果,在定子铁芯12的两端部的整个面涂覆密封部件20、22,使定子铁芯12的两端部和壳体14、16贴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密封部件20、22向外部突出、密封部件20、22进入贯通孔56。

另外,通过使两条直线50位于夹着四边形的对角线46的两侧,容易将角度α设定在上述的范围。

并且,通过使定子铁芯12的外形为沿着马达10的旋转轴26方向除去了四边形的四角的形状,从而更易于得到上述的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