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1142发布日期:2020-11-27 13:0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旋转轴和定子支架的电机,其中,所述定子支架包含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循环的冷却通道,并且涉及一种用于中断所述至少一个冷却通道的分离片元件,其中,所述分离片元件布置在所述定子支架上。



背景技术:

电机中的分离片元件通常被用于中断冷却通道。

为了将用于为冷却通道供应冷却介质的入口和出口相互分离,不让冷却介质从入口以最短的距离流向出口,而是沿圆周以最大可能的距离返回,需要执行所述的中断。

由此,冷却介质就有足够的时间和表面积与电机进行热量交换。

但在传统的分离片元件中已知的是,在分离片元件下方会出现局部升温。

该局部升温一方面会影响整个电机的效率,另一方面会影响定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分离片元件的电机,所述电机可以低成本制造以及确保更好的温度分布和/或更好的热量排放。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解决所述任务。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更多有利的改进方案。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第一种观点中,电机包含:

旋转轴,

定子支架,

其中,定子支架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其中,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沿圆周方向并且优选在定子支架中/上循环,和

用于中断至少一个冷却通道的分离片元件,

其中,分离片元件布置在定子支架上。

作为优选,分离片元件相对于旋转轴倾斜定向。换句话说,分离片元件优选相对于至少一个冷却通道倾斜对准。借助这种布置方式,分离片元件会扫过定子支架的较大表面区域。由此,定子的多个线圈还优选通过分离片元件接触,以便在线圈与分离片元件之间分配和排放热量。结果,会将热量分配到较大的表面上并优选分配到多个线圈上,进而相对于背景技术,在分离片元件上会出现较小的热负荷。

有利的是,定子支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

分离片元件优选接触第一和/或第二端面。分离片元件因此可以与两个端面相互连接。

另外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端面上。

同样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被固定在定子支架的外部侧面上。分离片元件以此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冷却通道接触,以便交换热量。

此外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包含至少一个用于以型配合的方式卡合在定子支架上的固定元件。由此可以将分离片元件可靠地布置或固定在定子支架上。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布置在分离片元件的第一和/或第二末端上。

第一和/或第二端面优选具有一个其几何形状的设计与分离片元件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互补的支座。分离片元件与各个端面以此方式构成一个型配合形式的连接,例如按燕尾形连接的类型。

也可以规定,分离片元件包含至少一个被作为固定元件的、用于卡合在定子支架端面上的锁片。

另外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包含两个被作为固定元件的锁片,其中一个锁片可与第一端面并且另一个锁片可与第二端面锁在一起。由此可以将分离片元件简单、可靠地布置/固定在定子支架或其端面上

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被设计成普通的圆柱体。有利的是,将其理解成数学意义上的普通圆柱体。也就是说,(如图简示)在层面e中沿一条未包含在层面e中的直线将一条平整曲线c移动一段固定的距离a。平整曲线c和经移动曲线d的两个相应的点将分别通过一个线段相连。该平行的线段共同构成相关的圆柱体表面。当然,分离片元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同样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包含至少一个被作为固定元件的、用于卡合在端面上的锁片,其中,至少一个锁片被设计成普通的圆柱体,被设计在普通圆柱体的基面上。由此可以确保将分离片元件简单卡合在定子支架上。

有利的是,电机包含壳体。

定子支架优选被放在壳体中,或与其牢固相连。

同样有利的是,在壳体上布置了入口和出口。由此可以将冷却介质来回输送向冷却通道,进而来回输送向电机。

另外还可以规定,定子电机包含一个空心圆柱体的形状。

另外优选,分离片元件布置在冷却介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

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布置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入口与出口之间沿圆周方向的距离最小或最短的位置处。以此方式可以阻止“短路”,以防冷却介质以最短的距离从入口流向出口。

另外可行的是,分离片元件包含一种塑料作为材料。

有利的是,塑料按如下方式采用可变形的设计,即:它会在某个部位处或在分离片元件的下方以密封方式封闭至少一个冷却通道。

同样有利的是,塑料按如下方式设计,即:它能承受定子支架上所出现的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

本发明的第二种观点同样包含电机。

明确指出,上述的电机特征可以单独或以相互组合的方式用于电机。

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第二种观点中,也可以将上述关于电机的特征与其它特征组合。

有利的是,电机包含:

带有第一和第二端面的定子支架,

其中,定子支架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其中,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沿圆周方向循环,

用于中断至少一个冷却通道的分离片元件,

其中,分离片元件布置在定子支架上,和

至少两个线圈。

作为优选,分离片元件延伸经过至少两个线圈,或分离片元件盖住至少两个线圈。由此可以通过较大的表面吸收和交换多个线圈的热量。

另外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以横向于至少两个线圈的绕组的方式布置,其中,绕组优选沿旋转轴的方向定向。这种布置方式方便热量交换并且能防止分离片元件过度升温。

下文用其它文字补充阐述了上述的发明理念。

所述理念优选涉及(如图简示)一种电机,其带有用于中断定子支架中一个或多个冷却通道的分离片元件。

从背景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针对冷却通道/分离片元件的布置方式仅公布了一种方案,即:相对于冷却通道直线对准分离片元件。换句话说,背景技术中的解决方案仅公布了一种相对于冷却通道按90°对准分离片元件的方案。

但这种布置方式会引起分离片元件下方的局部升温。

该局部升温会影响整个电机的效率以及定子的使用寿命。

因此优选,设置一种倾斜安装的、能够将分离片元件下方的升温分配到多个线圈上的分离片元件。换言之有利的是,分离片元件相对于至少一个冷却通道倾斜对准。由此降低单个线圈的热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简要说明:

图1:背景技术中带有分离片元件的电机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带有分离片元件的电机的示意图;和

图3:带有入口和出口的定子支架的三维示意图。

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针对相同对象使用相同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背景技术中带有分离片元件6的电机1的示意图。

在此,在入口14与出口15之间布置着分离片元件6,其以平行于所示线圈16、17的绕组的方式定向。

在分离片元件6的这种布置方式中,在分离片元件6的下方会出现局部升温。

该局部升温一方面会影响整个电机1的效率,另一方面会影响定子的使用寿命。

与图1相比,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带有分离片元件6的电机1的示意图。

另外,图3示出了带有入口14和出口15的定子支架2的三维示意图。不管是入口14还是出口15都可以分别与冷却通道3、4、5相连。

由此可以将冷却介质来回输送向冷却通道3、4、5,进而来回输送向电机1。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入口14和出口15仅与冷却通道3相连。其它冷却通道4、5的示出是为了展示可以存在多个冷却通道,并且一个冷却通道可以围绕定子支架2在多个绕组3、4、5中引导。

为了简单和简洁起见,下文将共同描述图2和3。

准确地说,图2和3示出了带有旋转轴d、定子支架2和分离片元件6的电机1,其中,所述分离片元件用于中断入口14与出口15之间的冷却通道3或冷却通道3、4、5。

如前所述,定子支架2在此包含一个沿圆周方向u循环的、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3。

用于中断冷却通道3的分离片元件6布置在定子支架2上,并且6相对于旋转轴d倾斜定向。

换句话说,分离片元件6相对于冷却通道3倾斜对准。借助这种布置方式,分离片元件6会扫过定子支架2的较大表面区域。由此,定子支架2的多个线圈16、17还通过分离片元件6接触,以便在线圈16、17与分离片元件6之间分配和排放热量。结果,会将热量分配到较大的表面上并优选分配到多个线圈上,进而相对于图1所示的背景技术,在分离片元件6上会出现较小的热负荷。

另外,图2和3还示出,定子支架2具有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其中,分离片元件6与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接触。

准确地说,分离片元件6布置在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上,或被固定在定子支架2的外部侧面上。

在此,分离片元件6包含两个用于以型配合方式卡合在定子支架2上的固定元件7、8,其中,在分离片元件6的第一末端9和第二末端10上分别布置了一个固定元件7、8。

尽管从图2和3中不能准确看出,但第一和第二端面s1、s2具有一个其几何形状的设计与分离片元件6的固定元件7、8互补的支座11、12。

再次换言之,分离片元件6包含两个被作为固定元件的锁片7、8,其中一个锁片7可与第一端面s1并且另一个锁片8可与第二端面s2以型配合的方式锁在一起。

尤其是如图2所示,分离片元件6被设计成普通的圆柱体,其中,如图所示,分离片元件6分别包含一个被作为固定元件的、用于卡合在端面s1、s2上的锁片7、8。

为了完整起见还会提及:分离片元件6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图3示出,电机1包含壳体13,其中,定子支架2具有一个空心圆柱体的形状,并且被放在壳体13中或与壳体13牢固相连。

在壳体13上布置着用于冷却介质的入口14和出口15。

另外,在图2和3中还示出,分离片元件6布置在用于冷却介质的入口14与出口15之间。

在此,分离片元件6布置在入口14与出口15之间的、入口14与出口15之间沿圆周方向的距离最小的位置处。

以此方式可以阻止“短路”,以防冷却介质以最短的距离从入口14流向出口15。

分离片元件6包含一种塑料作为材料,其中,塑料按如下方式采用可变形的设计,即:它会在某个部位处或在分离片元件6的下方以密封方式封闭冷却通道3。

再次换句话说,图2示出了带有定子支架2的电机1,所述定子支架具有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

定子支架2在此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3(在图2中没有示出),其沿圆周方向u循环。

另外如前所述,电机1具有用于中断冷却通道3的分离片元件6,其中,分离片元件6布置在定子支架2上。

图2另外还示出,电机1具有若干线圈16、17,其中,分离片元件6延伸经过线圈16、17或将其盖住。

换句话说,分离片元件6以横向于线圈16、17的绕组的方式布置。

下文再次用其它文字描述了图2和3。

所述附图需要示出倾斜安装在定子支架2上的分离片元件6,其沿对角线方向靠在多个线圈16、17上。

相对于图1所示背景技术中垂直于流通方向安装的分离片元件6,以此方式可以更好地冷却倾斜安装的分离片元件6下方的线圈16、17。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

2定子支架

3冷却通道

4冷却通道

5冷却通道

6分离片元件

7固定元件/锁片

8固定元件/锁片

9第一末端

10第二末端

11支座

12支座

13壳体

14入口

15出口

16线圈

17线圈

d旋转轴

s1第一端面

s2第二端面

u圆周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