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2353发布日期:2020-11-13 16: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已经得到了普及,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同时手机上还可安装大量的app,有些app一直在后台运行,这些都增加了手机的耗电量,因此需要经常对手机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本发明可对手机充电口进行识别并自动充电。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存储板、连接架、电缸、第二电机、转套、充电插头、控制装置。

存储板固定于连接架后端上方,存储板顶面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沿。

电缸固定于连接架前端上方,电缸活塞杆末端与推杆固定连接。

转套套设与第二电机外部,并与第二电机外壳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推杆固定连接,转套圆周面上设有1~3个充电插头,所述的电缸、第二电机、充电插头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存储板顶面内凹有凹槽,后端边沿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开口。

优选的,转套圆周面均布有3个充电插头,三个充电插头的接口分别为micro-usb接口、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装置带有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摄像端朝向存储板。充电插头与转套连接处设有超声波测距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架前端上方固定有电机固定柜,电机固定柜内部设有位移腔,所述的电机固定柜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朝下并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设置于位移腔内部。

位移腔内部设有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位移腔内部上下移动,连接板与电缸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固定柜顶面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一滑槽、侧面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滑槽。

第一滑槽内部滑动有第一滑块。

第一螺杆上端套设有转盘,转盘转动设置于滑块内部。

位移腔内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三电机背离输出轴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手机充电插口的类型,并进行插头转换。

(2)通过超声波探测,可确定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的相对位置,并自动调整充电插头的位置,来给手机充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第一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第二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存储板、101-凹槽、102-边沿、2-连接架、3-电机固定柜、301-位移腔、302-第一滑槽、303-第二滑槽、4-电缸、401-推杆、402-连接板、5-第一电机、501-第一螺杆、502-转盘、503-第一滑块、6-第二电机、601-转轴、7-转套、8-充电插头、9-超声波测距模块、10-第三电机、1001-第二螺杆、1002-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存储板1、连接架2、电缸4、第二电机6、转套7、充电插头8、控制装置。

存储板1固定于连接架2后端上方,存储板1顶面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沿102,移动终端放置在存储板1顶面上,边沿102放置其在脱离存储板1。为了使移动终端充电时,能及时散热,所述的存储板1顶面内凹有凹槽101,后端边沿102上设有与凹槽101相对应的开口。

电缸4固定于连接架2前端上方,电缸4活塞杆末端与推杆401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架2前端上方固定有电机固定柜3,电机固定柜3内部设有位移腔301,所述的电机固定柜3顶面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一滑槽302、侧面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滑槽303。

所述的电机固定柜3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轴朝下并设有第一螺杆501,第一螺杆501设置于位移腔301内部。第一螺杆501上端套设有转盘502,转盘502转动设置于第一滑块503内部,第一滑块503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302内部。转盘502避免第一螺杆501上下窜动,第一滑块503无法脱离第一滑槽302,确保第一电机5只能左右滑动,无法上下移动。

位移腔301内部设有与第一螺杆501螺纹连接的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与位移腔301内部上下移动,连接板402与电缸4固定连接。

位移腔031内部设有第三电机10,第三电机10输出轴连接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螺杆1001,第二螺杆1001与连接板042螺纹连接,第三电机10背离输出轴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块1002,第二滑块1002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303内部。第二滑块1002由滑杆与卡盘固定连接组成,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303内部,并将卡盘与第三电机10固定连接,卡盘以及第三电机10分别位于第二滑槽303两侧。

转套7套设与第二电机6外部,并与第二电机6外壳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的转轴601与推杆401固定连接。由于推杆401限制了转轴601的转动,因此当第二电机6启动时,转轴601不动,第二电机6外壳带动转套7旋转。

转套7圆周面上设有1~3个充电插头8,由于主流的充电插头类似有三种,因此,本实施例中,转套7圆周面均布有3个充电插头8,三个充电插头8的接口分别为micro-usb接口、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

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10均采用伺服电机,所述的电缸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充电插头8、第三电机10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控制装置可安装于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充电装置上的任意位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含图像识别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压力控制开关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9。

超声波测距模块9位于充电插头8与转套7连接处,与压力控制开关模块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充电插头8后端,图像识别模块摄像端朝向存储板1。

移动终端放入时,屏幕朝上、充电插口朝向充电插头8的一端,图像识别模块对其充电插口进行识别,然后微处理机控制单元通过电机驱动模块带动第二电机6旋转,使相匹配的充电插头8朝向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

超声波测距模块9通过对其前端进行超声波扫描,确定移动终端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8之间的相对位置,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控制一电机5、第三电机10转动,移动充电插头8位置,使其与移动终端充电插口正对。

然后电缸4驱动充电插头8前移,插入到充电插口内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充电插头8前端所受到的阻力,当压力值达到阈值时,电缸4停止工作。

后端的边沿102可阻挡移动终端持续后移,确保充电插头8插入至充电插口。同时可在存储板1顶面上铺设防滑橡胶垫,避免移动终端转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