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点护套结构、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8144发布日期:2020-09-23 01:3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焊点护套结构、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点护套结构、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电机行业塑封电机有着寿命长、噪音低、振动小和重量轻等优点,为提高电机性能交流直流电机逐渐转塑封结构。塑封结构直流电机绕线后引出线连接方式均采用星形连接,引出线焊接在焊点固定插针上,如图3所示,焊点固定插针共有u相焊点5、v相焊点6、w相焊点7和u、v、w三相公共焊点8四根,引出线焊接后定子注塑时存在以下问题点:

(1)定子注塑时u相焊点5、v相焊点6、w相焊点7和u、v、w三相公共焊点8未防护易受塑封料冲击变形,焊点固定插针表面粘附塑封料将导致焊接点与电源线组件接触不良;

(2)定子u相焊点5、v相焊点6、w相焊点7和u、v、w三相公共焊点8的漆包线引出线各自缠绕在焊点固定插针上,引出线缠绕后焊锡固定,此时焊接点无防护裸露在外,并且焊点离绕组有一定的距离,另因定子注塑时对焊点冲击力大易导致悬空的漆包线冲断而报废。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1151859.3的中国专利所公开了一种绝缘护套的结构,该绝缘护套设置在定子骨架端部,其中,所述绝缘护套包括侧壁,以及设置在侧壁一端的端面;所述侧壁和端面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绝缘护套通过侧壁和端面与定子骨架端部的配合套设在定子骨架端部,并将定子骨架端部的绕组遮挡在容置空间内。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绝缘护套材料用量多,成本较高;另外结构复杂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定子时采用两个圆弧形四孔连体焊点绝缘护套进行防护,需投入1人套两个连体焊点绝缘护套,而且此护套很难套入定子焊点固定插针上,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点护套结构、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绝缘护套材料用量多,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包括插针配合部和焊点防护部,其中:所述插针配合部和所述焊点防护部相连接且所述插针配合部和所述焊点防护部为绝缘材质,所述焊点防护部内形成有与焊点间隙配合的焊点防护腔,所述焊点防护腔内存在锥形段,插针能沿着所述焊点防护腔的锥形段滑入所述插针配合部,所述插针配合部与所述插针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插针配合部内设有与所述插针过盈配合的插针固定腔,所述插针固定腔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焊点防护腔包括锥形腔和柱形腔,所述锥形段的宽端与所述柱形腔相连通,所述锥形段的窄端与所述插针固定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锥形腔与所述插针固定腔的相交处的夹角小于45°。

优选地,所述插针配合部和所述焊点防护部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插针与所述焊点的高度之和,所述焊点的高度小于所述焊点防护腔的高度,所述焊点护套结构安装完成后所述插针能露出所述焊点护套结构以与电源线组件连接通电。

优选地,所述插针配合部的外形和所述焊点防护部的外形均为圆柱形且所述插针配合部的外径与所述焊点防护部的外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焊点护套结构套入所述插针后的最低端位置与定子骨架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焊点护套结构套入所述插针后的最低端位置距离所述定子骨架的上端面的所述间隙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插针配合部和所述焊点防护部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插针配合部和所述焊点防护部均由ppt材料制成。

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骨架,所述定子骨架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的焊点护套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子骨架的端部包括端部平面以及设置在端部平面上的凸台结构,所述焊点位于所述凸台结构上,所述插针与所述焊点相连接,所述焊点护套结构套入所述插针后的最低端位置距离所述凸台结构背离所述端部平面的端面的间隙为1.0~1.5mm。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定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包括插针配合部和焊点防护部,插针配合部和焊点防护部相连接且插针配合部和焊点防护部为绝缘材质,焊点防护部内形成有与焊点间隙配合的焊点防护腔,焊点防护腔内存在锥形段,插针能沿着焊点防护腔的锥形段滑入插针配合部,插针配合部与插针过盈配合。采用此焊点护套结构可实现直流塑封电机通用化,通用多款型号电机,减少设计成本,相比于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结构简单、节省制作材料、减少了制造成本和生产难易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与定子骨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插针配合部;2、焊点防护部;21、锥形腔;22、柱形腔;3、定子骨架;31、端部平面;32、凸台结构;4、插针;5、u相焊点;6、v相焊点;7、w相焊点;8、u、v、w三相公共焊点;9、焊点护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点护套结构9,包括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其中,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相连接且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为绝缘材质,焊点防护部2内形成有与焊点间隙配合的焊点防护腔,焊点防护腔内存在锥形段,插针4能沿着焊点防护腔的锥形段滑入插针配合部1,插针配合部1与插针4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均由ppt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韧性好、耐高温、耐老化等特性,适合于定子注塑时在高温环境下起保护作用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插针配合部1内设有与插针4过盈配合的插针固定腔,插针固定腔为圆柱形。焊点护套结构9的插针固定腔与插针4采用过盈配合进行固定,防止定子注塑时塑封料从焊点护套结构9的插针固定腔溢出至插针4的顶端或表面,导致注塑料冷却后包裹插针4,使得插针4与电源线组件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

上述焊点防护腔包括锥形腔21和柱形腔22,锥形段的宽端与柱形腔22相连通,锥形段的窄端与插针固定腔相连通。锥形腔21和柱形腔22与焊点间隙配合,其主要作用是防护焊点受塑封料正面冲击和焊点护套挤压焊点,另定子焊点裸露且焊点离绕组有一定的距离,漆包线会存在悬空现象,焊点护套结构9能保护悬空的漆包线在注塑时不被塑封料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锥形腔21与插针固定腔的相交处的夹角α小于45°。插针4从柱形腔22插入插针固定腔,如果插针4插入时未对准焊点护套结构9的中心线,也就是说中心点偏移了的话,如果锥形腔21与插针固定腔的相交处的夹角α角度小,插针4可以沿着锥形腔21的斜波滑入插针固定腔内,此时阻力就会很小不会导致插针4变形,同时防止焊点护套难套入插针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的高度之和小于插针4与焊点的高度之和,焊点的高度小于焊点防护腔的高度,这样焊点护套结构9才能更好的防护焊点,焊点护套结构9安装完成后插针4能露出焊点护套结构9以与电源线组件连接通电。

另外,插针配合部1的外形和焊点防护部2的外形均为圆柱形且插针配合部1的外径与焊点防护部2的外径相等。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整体呈圆柱形,相比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不随产品型号而改变其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可实现减员,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比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结构9小,定子注塑时,塑封料对焊点护套的冲击力小,杜绝因焊点护套结构9过大受塑封料冲击导致插针4弯曲变形等现象;另焊点护套结构9整体较小制作方便且原材料用量少,可降低材料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焊点护套结构9套入插针4后的最低端位置与定子骨架3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焊点护套结构9套入插针4后的最低端位置距离定子骨架3的上端面的间隙为1.0~1.5mm。漆包线缠在插针4上肯定会跨过定子骨架3,焊点过高的话漆包线会悬挂于定子骨架3的上方,这样留有间隙的话焊点护套结构9就不会压到漆包线,这样既能起到固定插针4的作用,也不伤害焊点和漆包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中的插针配合部1和焊点防护部2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焊点护套结构9变得更加简单,且更加牢固,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注塑成型后由生产线员工一次上料,将焊点护套结构9放置在自动安装焊点护套设备储料箱内,由传送带将焊点护套结构9传送至周转盘上,周转盘上设计并安装焊点护套方向摆放工装,使得焊点护套放置周转盘上时方向统一且方便机械臂精确定位夹取焊点护套,最终由机械臂从周转盘上竖直夹具焊点护套并安装在定子焊点固定插针4上。机械臂在安装焊点护套结构9时安装速度不能过快,因插针配合部1与焊点插针4采用过盈配合,如定位存在偏差且安装速度过快时容易将焊点固定插针4顶歪导致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相比较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体积小,降低定子注塑时塑封料对护套的影响程度,避免生产过程出现焊点固定插针4弯曲变形现象;降低了定子注塑不良品的产生,从而降低了定子报废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可实现不限机型自动安装,相对于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对产品影响系数大幅度降低,可实现减员1人,降低人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相对于改善前连体焊点护套在生产制造时的工艺难度和原材料使用量都大幅度降低,能够降低焊点护套生产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4)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点护套结构9能优化整个产线效率降低电机生产工时并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骨架3,如图4所示,定子骨架3的端部设置有上述的焊点护套结构9。具体的,定子骨架3的端部包括端部平面31以及设置在端部平面31上的凸台结构32,焊点位于凸台结构32上,插针4与焊点相连接,焊点护套结构9套入插针4后的最低端位置距离凸台结构32背离端部平面31的端面的间隙为1.0~1.5mm。由于上述焊点护套结构9具有上述效果,因此,包括该焊点护套结构9的定子组件也具有相应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组件,优化了整个产线效率,降低了电机生产工时并提高了电机安全可靠性,同时减少售后投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