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41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10结构为长方形薄壁结构,且沿所述进风道10的进风方向还设置有多条支撑筋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长方形薄壁结构的厚度、所述支撑筋11的形状及数量不做具体限定,以能够在最大进风量时保持稳定且所述进风道10结构的重量最轻为宜。
[0031]而对于所述支撑筋11对所述进风道10结构的加强方式,一般将所述支撑筋11设置在所述进风道10结构的长边之间,将所述进风道10结构的长边相互连接即可,即所述支撑筋11是7字型加强筋,所述7字型支撑筋11的倾斜角度与所述进风道10的倾斜角度相同。
[0032]由于所述轴承室20需要设置轴承,轴承的转动对所述轴承室20的结构强度以及对所述端盖主体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一般会对所述轴承室20进行加固。即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还包括以所述轴承室20为中心,在所述端盖主体上设置的环状加强筋21。通过对在所述端盖主体的平面上以所述轴承室20为中心周向设置环状加强筋21,能够加强所述端盖结构的结构强度,一般所述加强筋以及所述加强筋的设置位置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算出来,或者是通过经验在比较容易拉伤的地方设置所述加强筋。
[0033]只在周向设置所述加强筋加强了所述端盖的结构强度,但是所述轴承室20的结构强度增加的非常有限,因此还需要额外进行加强。一般的加强方式为在所述端盖的径向进行结构加强,即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主上从所述轴承室20边缘向外均匀辐射的多条条状加强筋22。从所述轴承室20的边缘引出在所述端盖主体的径向设置所述条状加强筋22,将所述轴承室20与所述端盖主体远离所述轴承室20与所述端盖主体的连接处的地方增加连接,提高了所述轴承室20与所述端盖主体的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条状加强筋22的厚度、宽度、以及在所述端盖主体上的设置密度不作具体限定。
[0034]—般所述条状加强筋22为宽度为20mm且厚度为15mm的条状加强筋22,当然所述条状加强筋22的尺寸在宽度20_左右、厚度15_左右即可,具体的所述条状加强筋22的尺寸根据所述端盖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0035]由于所述端盖主体为盆型结构,由于所述端盖结构需要轻量化,所述端盖主体的厚度很小,在盆沿处需要加强,一般会在盆沿即所述端盖主体侧侧面进行结构加强,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主体的侧面,并从所述条状加强筋22末端过渡的多条三角加强筋23。将所述三角加强筋23与所述条状加强筋22连接,可以显著加强所述端盖主体的结构强度,而选用三角加强筋23使得所述端盖主体的侧面很难向所述端盖主体的主平面即所述条状加强筋22所在的平面弯曲,提高了所述端盖主体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三角加强筋23不过具体限定,但是一般为了美观、甚至为了进行加强筋设置方便性,所述三角加强筋23与所述条状加强筋22的宽度一致。
[0036]所述观察窗口 30在设计时只需要考虑能通过单手进行对牵引电机内部进行检修即可,所述观察窗口 30为矩形观察窗口或圆形观察窗口,或者其它形状的观察窗口。
[0037]所述端盖结构采用铸造方法一体成型,解决了端盖外形结构相对复杂的问题,进风道10处的支撑筋11加强此处的刚度,三角加强筋23保证了大直径端盖的安装连接刚度,辐射状条状加强筋保22证了大直径端盖在轴向方向的刚度,环形加强筋21与辐射状条状加强筋22形成网状结构(或箱型结构)保证了大直径端盖的弯扭刚度和翻转刚度。以上结构使得大直径端盖具有结构刚度协调和结构轻量化的鲜明特点。
[0038]本实用信新型通过对端盖进行模拟计算、受力分析,条状加强筋22的宽度设置为20mm高为15mm时,端盖的轴向刚度提升比较大,增加的重量少;端盖处最大应力均在屈服强度内,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实验证明,这种端盖结构稳定,刚度好。测量电机端盖三个方向的振动速度表明此结构的端盖轴向刚度提高一倍以上,完全满足机车负载运行时刚度要求。
[00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针对窄轨电机轴向空间小、电机端盖直径大、结构刚度高又有轻量化要求的现状,通过将端盖主体、所述进风道、所述轴承室和所述观察窗口为一体式结构,实现了大直径新型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稳定性好、强度刚度高的要求,可满足牵引电机运行时强度、刚度及轻量化的要求。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成型简单、稳定性高、强度刚度好,实施方式简单,易于工程化,适合轻量化大直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制造,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重载窄轨机车牵引电机制造领域。
[004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包括盆型端盖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顶端的进风道、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中心的轴承室和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下部的观察窗口,轴承室位于盆型结构的大平面上,所述端盖主体、所述进风道、所述轴承室和所述观察窗口为一体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结构为长方形薄壁结构,且沿所述进风道的进风方向还设置有多条支撑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是7字型加强筋,所述7字型支撑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进风道的倾斜角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所述轴承室为中心,在所述端盖主体上设置的环状加强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主上从所述轴承室边缘向外均匀辐射的多条条状加强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主体的侧面,并从所述条状加强筋末端过渡的多条三角加强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加强筋为宽度为20mm且厚度为15mm的条状加强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口为矩形观察窗口或圆形观察窗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包括盆型端盖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顶端的进风道、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中心的轴承室和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下部的观察窗口,轴承室位于盆型结构的大平面上,所述端盖主体、所述进风道、所述轴承室和所述观察窗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针对窄轨电机轴向空间小、电机端盖直径大、结构刚度高又有轻量化要求的现状,通过将端盖主体、所述进风道、所述轴承室和所述观察窗口为一体式结构,实现了大直径新型窄轨机车牵引电机端盖结构稳定性好、强度刚度高的要求,可满足牵引电机运行时强度、刚度及轻量化的要求。
【IPC分类】H02K5/16, H02K5/04, H02K5/20
【公开号】CN205051479
【申请号】CN201520869764
【发明人】唐子谋, 杨下沙, 柯其锐, 高建新, 冯坤, 丁禄振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