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监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75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监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系统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监测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监测换热器是在线监测工业热交换系统腐蚀与结垢状况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最常用的监测换热器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试管长度也比较长,这样造成监测换热器的能耗比较大,监控系统复杂,造价也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根据热交换系统的特征,模拟换热过程,提出一种高频电磁线圈隔套加热方式,通过精确控制换热介质流速及换热管内外温差,以最小的热量达到在线监测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最小热量达到对热交换系统腐蚀与结垢的在线监测:

一种节能型监测换热器,包括钢套4,在所述钢套4的外表面设有保温隔热层5,高频电磁线圈2缠绕在保温隔热层5的外部,所述保温隔热层5以及高频电磁线圈2设于外壳3内,所述钢套4与外壳3共同形成一油腔8,油腔8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温探井10,试管6可拆卸地穿过油腔8。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油腔8的顶部中央设有油杯1,用于注入导热媒介,所述油腔8的底部中央开设有放油口9,用于排放导热媒介。

所述导热媒介为导热油。

所述油杯1的上方设有压力帽11,所述导热媒介为水。

导热媒介为水时油腔8的体积比导热媒介为导热油时油腔8的体积大。

所述温探井10内设有温探头,用于监测导热媒介或钢套4的温度,试管6中介质的流速与实际工况一致。

所述油腔8的侧部设有压帽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简化了监测换热器的控制方法;2)大幅度降低了监测换热器的能耗;3)提高了加热效率;4)提高了监测换热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热媒介为导热油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热媒介为水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杯 2、高频电磁线圈 3、外壳 4、钢套 5、保温隔热层 6、试管 7、压帽 8、油腔 9、放油口 10、温探井11、压力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能型监测换热器,包括钢套4,在钢套4的外表面设有保温隔热层5,高频电磁线圈2缠绕在保温隔热层5的外部,保温隔热层5以及高频电磁线圈2设于外壳3内,钢套4与外壳3共同形成一油腔8,油腔8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温探井10,试管6可拆卸地穿过油腔8。

作为优选,油腔8的顶部中央设有油杯1,用于注入导热媒介,油腔8的底部中央开设有放油口9,用于排放导热媒介;其中,导热媒介可以是导热油,也可以是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监测换热器工作时,导热油从油杯1注入油腔8,由于钢套4外表面包覆一层保温隔热层5,高频电磁线圈2缠绕在保温隔热层5的外部,试管6穿过油腔8,在监测换热器工作过程中,高频电磁线圈2加热钢套4,导热油从钢套4内壁吸收热量,并传递给试管6,最后这些热量将会被试管6中流动的介质带走。这样模拟了热交换系统的换热过程。

在监测换热器的前期准备阶段,将准确称重的试管6装配好,将导热油从油杯1注入到油腔8,完成阶段监测后,将导热油从放油口9排出,取出试管6进行处理。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监测周期。

在监测换热器工作过程中,通过放置在温探井10的温探头监测导热油或钢套4的温度,并根据实际工况换热管内外壁温差,对导热油或钢套4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与实际工况的温差一致,这样就确保了试管6在工作过程中与实际工况一致。同时控制试管6中介质的流速也与实际工况一致,这样在相同管内流速、相同内外壁温差、相同换热介质的情况下,试管6的腐蚀与结垢情况与实际工况中换热管的腐蚀与结垢情况保持一致性,达到在线监测热交换系统腐蚀与结垢情况的目的。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监测换热器中,将导热媒介由导热油换成水,并将油腔8的体积适当加大,根据水的导热和膨胀特性,在杯1的上方设置压力帽11,以确保蒸汽压力过大时及时被释放。为了保证试管6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在油腔8的侧部设有压帽7,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试管6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