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层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47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层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印刷电路板粘贴绝缘膜的新型层压机。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为“贴绝缘膜”,该工序是将聚乙烯薄膜粘贴在印刷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聚乙烯薄膜一方面能够填充印刷电路板表面的微小缝隙,另一方面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传统手段中一般使用层压机完成印刷电路板的“贴绝缘膜”操作,层压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层压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定压板1、位于下部的动压板2和位于中间的多个浮动压板8。图2是印刷电路板的叠放状态示意图,每一个印刷电路板层由上至下的叠放层分别是钢板、硅胶片、聚乙烯薄膜、印刷电路板、聚乙烯薄膜、硅胶片和钢板,层压机的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压板之间叠放多个如图2所示的印刷电路板层;叠放完成后,提升动压板对所有的印刷电路板层施加一定的压力并加热印刷电路板。

使用传统层压机进行“贴绝缘膜”工序时,必须是批量贴膜,并且每一块印刷电路板的两面都需要使用钢板夹持,不但极大的增加工人的操作量,而且每一次的工序操作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贴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层压机在进行“贴绝缘膜”工序时,必须是批量贴膜,并且每一块印刷电路板的两面都需要使用钢板夹持,不但极大的增加工人的操作量,而且每一次的工序操作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贴膜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层压机,包括定压板、动压板、加热装置、导轨,底座和升降器;导轨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定压板和动压板均套接在导轨上,定压板高于动压板;定压板与导轨之间固定连接,动压板与导轨活动连接,升降器安装在底座下方,升降器可驱动动压板沿导轨往复运动;动压板的上表面为烧付铁板,动压板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将动压板加热并保持为160℃。

具体的,所述升降器包括升降平台、活塞、油缸、液压泵、开关和电磁阀;升降平台安装在动压板下方,升降平台连接活塞,活塞位于油缸内,液压泵连接油缸,开关控制液压泵;电磁阀安装在油缸的进油口,当油缸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关闭并保持油缸内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层压机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测量并显示油缸内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层压机还包括温度表,温度表测量并显示动压板的温度。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层压机使用动压板对单层的印刷电路板层进行加压和加热,与传统的层压机相比,省去了夹持在印刷电路板层上下面的钢板,极大的降低了印刷电路板层的重量,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2)本实用新型层压机直接对单层的印刷电路板层进行贴膜操作,使用更为灵活;同时,动压板对待贴膜的电路板加热速度十分迅速,完成一次贴膜操作仅需30秒至一分钟的时间,贴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层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印刷电路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层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印刷电路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压板;2、动压板;3、加热装置;4、导轨;5、底座;6、升降器;61、升降平台;62、活塞;63、油缸;64、液压泵;65、开关;7、压力表;8、浮动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层压机包括定压板1、动压板2、加热装置3、导轨4,底座5、升降器6、压力表7和温度表。

导轨4竖直安装在底座5上,定压板1和动压板2均套接在导轨4上,定压板1高于动压板2;定压板1与导轨4之间固定连接,动压板2与导轨4活动连接,升降器6安装在底座5下方,升降器6可驱动动压板2沿导轨4往复运动。

动压板2的上表面为烧付铁板,动压板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采用电阻丝和温控系统,温控系统控制电阻丝将动压板2加热并保持为160℃。

升降器6包括升降平台61、活塞62、油缸63、液压泵64、开关65和电磁阀;升降平台61安装在动压板2下方,升降平台61连接活塞62,活塞62位于油缸63内,液压泵64连接油缸63,开关65控制液压泵64;电磁阀安装在油缸63的进油口,当油缸63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关闭并保持油缸63内的压力。

压力表7测量并显示油缸63内的压力;

温度表测量并显示动压板2的温度。

操作工人将待贴膜的印刷电路板按照图4进行叠放后,再将该印刷电路板层整体放置于定压板1和动压板2之间;拨动开关65之后,液压泵64向油缸63内充油,活塞62驱动动压板2上升。当油缸63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电磁阀关闭油缸63的进油口,油缸63保持其压力一定时间。油缸63内的压力设定值由印刷电路板所需要的贴膜压力确定。油缸63的保压时间由印刷电路板的贴膜时间决定,一般为30秒至一分钟。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