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64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箱框架的构件,特别涉及一种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通常由多片钣金弯折焊接组成或者由一管体焊接一片或多片的弯折钣金件组成,现有的纵框柱于两侧边分别具有一装配口,现有的纵框柱以该开口对正于框架接头组装连接后并于相交接处以点焊方式焊固结合,使现有的纵框柱能够稳固地与框架接头结合,当搬运或拆装时,由于纵框柱与框架接头固定连结无法拆装,造成体积较大不便存放以及运送的成本较高,实有改善的必要。

而且,现有纵框柱上未设置专门的加强结构,必须靠加宽加厚纵框柱来保证其结构强度,否则存在机电箱框架断裂垮塌的风险。然而,加宽加厚的纵框柱不仅用材多,成本高,而且体型笨重,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其结构强度高,用料少,不需要以焊接方式连接,便于拆装及存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包括:

一框柱本体,其包括一内框及一外框,该内框与该外框焊固结合并于两侧边分别围设形成一装配口;

两侧接头,其分别包括一立柱、一定位部及一结合部,该立柱具有一抵靠壁,于该抵靠壁贯设有一安装孔,于该立柱的一端连接设有该定位部,该定位部的外形相对应于该框柱本体,于该定位部的外侧垂直壁凸设有一定位槽,该结合部凸设于该定位部的顶面,该结合部的外形相对应于该装配口的外形,该两侧接头以该结合部对正卡合至该框柱本体的该装配口,并于该两侧接头与该框柱本体的相接处焊固结合;以及

沿着所述框柱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固定排布的若干条纵柱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纵柱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所述纵柱加强筋均与所述框柱本体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

在任意相邻的三条纵柱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

各条所述纵柱加强筋沿着所述框柱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一部分所述纵柱加强筋垂直于所述框柱本体的长度布置。

所述纵柱加强筋与所述框柱本体焊接固定。

所述立柱于该抵靠壁设有一定位凹槽及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凹槽邻近于该抵靠壁的端缘,该定位凸块紧邻着该定位凹槽,于该定位凸块的上方贯设有该安装孔。

所述内框的两侧边均凹设有复数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槽孔,于该结合部的外侧壁环绕凸设复数个与该定位槽孔相对应的定位块,该两侧接头以该结合部及各定位块对正卡合至该框柱本体的该装配口及各定位槽孔。

所述侧接头设有两补强肋,该两补强肋分别连接设于该立柱呈圆弧状的外周壁两侧,并且连接于该定位部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利用所提供的纵框柱,可以获得的功效包括:本实用新型在框柱本体的两侧分别焊固结合一侧接头,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以该侧接头榫接并螺锁结合于一框架接头,不需要使用焊接方式才能够组装至框架接头上,使本实用新型的纵框柱拆装或运送相当的便利,也能够减低运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一横框架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四个结合的两横框架形成一组合框架的示意图。

其中:10-框柱本体,100-纵柱加强筋,11-内框,12-外框,13-装配口,110-定位槽孔,20-侧接头,21-立柱,210-抵靠壁,211-定位凹槽,212-定位凸块,213-安装孔,22-定位部,220-定位槽,23-补强肋,24-结合部,241-定位块,A-框架接头,B-横框架,C-固定件,D-组合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更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图1至图5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纵框柱应用在机电箱框架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纵框柱包括一框柱本体10及两侧接头20。

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框柱本体10包括一内框11及一外框12,该内框11与该外框12焊固结合并于两侧边分别围设形成一装配口13,该两装配口13用于装配该两侧接头20,于该内框11设有复数个孔洞用以装设扣件,于该内框11的两侧边均凹设有复数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槽孔110。

参照图4及图5所示,上述两侧接头20分别包括有一立柱21、一定位部22、两补强肋23及一结合部24;其中,该立柱21略呈半圆柱状且具有一抵靠壁210,于该抵靠壁210设有一定位凹槽211及一定位凸块212,该定位凹槽211邻近于该抵靠壁210的端缘,该定位凸块212紧邻着该定位凹槽211,于该定位凸块212的上方贯设有一安装孔213,于该立柱21的上方设有该定位部22,该定位部22的外形相对应于该框柱本体10,于该定位部22的外侧垂直壁凸设有一呈长条形的定位槽220,该两补强肋23分别连接设于该立柱21呈圆弧状的外周壁两侧,并且连接于该定位部22的下缘,该结合部24凸设于该定位部22的上端面,该结合部24的外形相对应于该装配口13的外形,于该结合部24的外侧壁环绕凸设复数个与该定位槽孔110相对应的定位块241。

如图2及图3所示,该两侧接头20以该结合部24及各定位块241对正卡合至该框柱本体10的该装配口13及各定位槽孔110,并以焊接方式将该两侧接头20与该框柱本体10的相接处焊固结合。

再参照图7所示,为了加强纵框柱的结构强度,以防止机电箱框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垮塌,本实施例框柱本体10上固定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许多条纵柱加强筋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柱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纵柱加强筋均与框柱本体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更进一步地,在任意相邻的三条纵柱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如此使得各条纵柱加强筋300共同配合,从而能够加强纵框柱在各个方向的强度。

再更进一步地,各条所述纵柱加强筋沿着所述框柱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一部分纵柱加强筋垂直于框柱本体的长度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柱加强筋与框柱本体焊接固定。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纵柱加强筋与框柱本体做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及图7所示:

如图6中所示,其将本实用新型榫接卡合于一具有相对应外形的框架接头A的一横框架B,再以一固定件C穿设至该侧接头20的该安装孔213并锁固结合于该框架接头A,如图7中所示,其使用四个本实用新型搭配结合两个该横框架B组装形成一组合框架D。

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地搭配各种不同的框架构件来结合,并且易于拆装,不需要使用焊接技术连接,只需要以复数个该固定件C即能够完成组装动作,相当地便利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