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收在线缆上的电噪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57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从用于吸收在线缆上的电噪声的装置出发。



背景技术:

这种装置是已知的。通常用于吸收电噪声的是由铁素体构成的元件,所述元件构造成两件式,以便所述元件之后能够安置在线缆处。每个元件具有沟槽,所述沟槽在两个元件组装之后形成用于线缆的通路。这种铁素体元件安置在如下壳体中,所述壳体由两个子外壳构成。

在这种类型的已知的装置中在所述两个子外壳的端侧处布置有指状件,所述指状件倾斜地向外指向并且所述指状件的端部在关闭的壳体的情况下贴靠在线缆处(us5,003,278)。

同样已知的是这种类型的装置(ep1039632a2),在其中在子外壳的两个端侧处各安置有固定器件,所述固定器件具有带有两个平行的边缘的用于容纳线缆的缝口。通过夹持的固定如下发生,使得边缘或多或少程度地压入到线缆的绝缘部中。固定器件分别布置在壳体的外侧处。

此外已知如下装置,在其中同样将固定器件布置在子外壳的端侧的外侧处。固定器件具有带有平行的边缘的用于容纳线缆的缝口。在其处构造边缘的接片能够围绕垂直于线缆的纵轴线的轴线摆动(de102006027312a1)。

所已知的装置规定成用于之后安置在线缆处。所述装置分别能够安置在一定的直径范围的线缆处,所述直径范围由固定器件的变形范围来确定且由此来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吸收在线缆处的噪声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用于线缆的较大的直径范围。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本发明提出带有在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特征的装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也就是说由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弓作为固定器件(所述至少一个弓的面向待放入的或经放入的线缆的且横向于线缆能够变形的腰形成用于夹持地容纳线缆的缝口的限制部)、尤其两个弓,所述两个弓在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地容纳线缆的缝口。对不同的线缆直径的匹配通过弓本身的变形来发生,所述弓横向于用于线缆的通路的纵向方向变形。如果存在有仅仅一个弓,则缝口的、对置于弓的限制部通过合适的止挡部或还通过壳体的开口的缘边形成。在仅仅一个弓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两个弓来容纳较大的线缆横截面,但夹持力较小。

通过这种类型的变形能够覆盖直径的较大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能够设置成,所述至少一个弓构造成u形并且弓的腰的端部在壳体的子外壳处模制成一件式。

弓的这种形状允许在宽的范围中发生变形,而在此出现的力没有过强地改变。在夹持时在线缆处出现的力能够分布到腰的以及还有连接弓的腰的弧的变形上。也就是说通过弓的腰的端部模制在子外壳处,实际上整个的弓可供用于变形。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腰的、面向待放入的或经放入的线缆的内侧具有沿腰的纵向方向伸延的加肋部。

以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作用于线缆的保持力。如果存在有两个对置的弓,则能够设置成,在其之间形成缝口的腰的彼此面向的内侧具有沿腰的纵向方向伸延的加肋部,也就是说所述加肋部由此横向于线缆的方向伸延。加肋部能够由多个肋构成。由此实现了特别有效地加强壳体在线缆处的固定,而不需要过强的夹持力。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能够设置成,每个弓的腰相对彼此至少几乎平行地伸延。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能够设置成,这两个形成固定器件的弓的彼此面向的腰相对彼此平行伸延。

能够设置成,彼此面向的腰的横截面是矩形,从而加肋部特别简单地设计。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能够设置成,两个固定器件构造在相同的子外壳处。由此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使壳体也在打开的状态中安置在线缆处,以便所述壳体接下来能够关闭。

本发明提出,将弓布置在壳体的内侧处、也就是说在壳体的端侧的内侧上,其中,在相应的内侧与弓之间能够设置有小的间距,从而弓能够非常灵活地构造。也就是说固定器件没有突出超过壳体的端侧,从而壳体能够在其外侧处平坦且由此还没有突出部地进行设计。

能够设置成,壳体具有锁止机构,以便将所述壳体在关闭的状态中如下地锁止,使得所述壳体不再自行地打开。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具有带有突出部的弹性的舌,所述突出部接合到相应另一个子外壳的相应的开口中。

壳体能够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具有定心机构,所述定心机构保证了所述两个子外壳在壳体关闭时的正确的取向。

能够例如涉及具有缝口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在相应另一个子外壳处的肋以如下方式共同作用,使得肋接合到突出部的缝口中。

能够设置成,壳体的这两个子外壳铰接在彼此处、例如在这两个子外壳的沿线缆方向伸延的边缘处。也就是说关闭运动是围绕平行于穿过壳体的通路的轴线的摆动。所提及的、具有缝口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突出超过一个子外壳的纵向边缘)能够在所述突出部的外侧处在此如下地成形,使得所述突出部与这种摆动运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倾斜或弯曲地伸延。

当然还可行的是,这两个子外壳插接到彼此中、也就是说没有铰接在彼此处。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每个子外壳具有用于将由减少或吸收噪声的材料构成的元件中的各一个相对于子外壳进行定位的器件。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用于定位元件、尤其铁素体元件的器件构造为倾斜布置的定心接片,所述定心接片在元件插入到相应的子外壳中时将元件移动到其所设置的、在子外壳的端壁之间的位置中。

也就是说借助于定心接片来界定倾斜的平面,所述平面将元件在插入到相应的子外壳中时自动地通过简单的压入来相对于子外壳运动到所设置的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每个端壁设有至少一个定心接片,其中,在定心接片之间的间距朝相应的子外壳的底部的方向减少。

通过定心接片的这种布置能够通过将元件、例如以半外壳的形式的铁素体元件简单压入到壳体的子外壳中来实现元件的正确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定心接片仅仅在一个端部处与子外壳连接且弹性地能够变形。

以这种方式定心接片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能够在压入元件时施加弹簧力。即使当元件在子外壳中到达了所述元件的最终的位置,那么定心接片也负责到元件上的预紧力,从而所述元件能够无咔嗒地保持在子外壳中。有利地,定心接片与子外壳的相应的端壁连接。那么朝相应的子外壳的底部的方向来看,在定心接片之下在相应的子外壳的底部中布置有通路开口。

这使得借助于注射成型、尤其塑料注射成型来制造子外壳变得容易,因为定心接片此后能够连同子外壳一起简单地脱模。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有用于在壳体的关闭的状态中使弓相对于在线缆处的轴向的牵引稳定的器件。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用于使弓稳定的器件具有插销,所述插销设置在没有弓的子外壳处并且所述插销在壳体的关闭的状态中填充在触碰所放入的线缆的腰与设有弓的子外壳的相邻的端壁之间的中间空间。

以这种方式能够使弓朝相应相邻的端壁的方向相对于在线缆处的轴向的牵引得到止动。如果有利地在子外壳的这两个对置的端壁处分别布置有弓,则在一个端侧上的弓沿一个方向相对于在线缆处的牵引得到止动,并且在对置的端壁处的弓沿相反的方向相对于在线缆处的牵引得到止动。也就是说无所谓沿哪个方向在线缆处进行牵引,牵引力分别通过在相应的弓与相应相邻的端壁之间的插销来导出,从而弓不能够由于在线缆处的轴向的牵引而变形或甚至损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细节和优点由权利要求和摘要(所述权利要求和摘要的这两个原文通过参考来变成说明书的内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下列的描述以及按照附图来得出。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单个特征能够在此以任意的方式组合,而没有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示出没有铁素体元件的、打开的壳体的透视的视图;

图2由另一个方向示出透视的视图;

图3以放大的尺度示出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示出的、用于吸收在线缆上的电噪声的装置的壳体具有两个子外壳1、2,所述两个子外壳沿着纵向边缘3借助于薄膜铰链4铰接在彼此处。由此所述两个子外壳1、2能够为了形成关闭的壳体而围绕平行于纵向边缘3伸延的轴线摆动和关闭。每个子外壳1、2规定成用于容纳在附图中没有示出的铁素体元件。所述两个子外壳1、2构造成桶形,也就是说几乎具有以半圆柱体的形式的横截面。

每个半外壳1、2在其相应的端侧5、6中各具有半圆形的缺口7,所述缺口在壳体的一起折合的且由此关闭的状态中分别形成用于线缆的圆形的通路。在所述两个端壁5、6中的、此后与彼此对齐的开口形成用于线缆的通路。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沿用于线缆的通路的方向比沿横向方向长,但这不一定是必要的。如果在下面提到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则在此应该将纵向方向理解成用于线缆的通路的方向。

每个子外壳1、2的底部具有两个沿纵向方向错开的弹簧元件8,所述弹簧元件用于在壳体的关闭的状态中如下地加载这两个铁素体元件,使得这两个铁素体元件朝彼此被挤压。沿纵向方向在中间在这两个弹簧元件8之间设置有平衡突出部9,所述平衡突出部同样用于负责使所述两个铁素体元件正确地贴靠在彼此处。

在图1中左边的子外壳1的、背对薄膜铰链4的外部的纵向边缘10处模制有两个卡锁舌11,如果将壳体关闭,则所述两个卡锁舌利用其卡锁鼻接合到两个设置在相应另一个子外壳2的、相应的外部的纵向边缘12处的开口13中。所述卡锁舌11连同开口13一起形成锁止机构用于将壳体锁止在关闭的状态中。

在外部的纵向边缘10、12与相应的端壁5、6的棱角的区域中设置有以槽14和弹簧15的形式的结构,以便将壳体在关闭的状态中即使在外部的负荷的情况下也保持在关闭的状态中。在棱角区域中的布置用于不仅在横向载荷而且在纵向载荷中引起止动。

在所述两个子外壳1、2的端壁5、6的内侧处构造有倾斜伸延的定心接片16,所述定心接片在插入铁素体元件时将所述铁素体元件移动到其正确的、在中间在端壁5、6之间的位置中。为了将铁素体元件固定保持地维持在相应的半外壳中,在半外壳的纵向壁的内侧处模制有突出部17。所述突出部接合到铁素体元件的相应的结构中。

为了在通过所述两个半外壳的摆动来关闭壳体时快速地占据正确的位置,设置有定心机构,所述定心机构具有突出超过一个子外壳2的纵向边缘12的突出部19。所述突出部19具有缝口20,从而形成两个齿部。相应于横向于纵向边缘12伸延的缝口20的位置的是布置在另一个子外壳1的另一个纵向边缘10的内侧处的肋31。也就是说在壳体关闭时,肋31到达处于突出部19的缝口20中。

突出部19的外侧以相应于另一个子外壳1的内侧的弯曲的方式构造成同样略微弯曲或倾斜。

在图1和2中右边的子外壳2的这两个端壁5、6的内侧处与所述两个端壁成间距地各布置有由两个弓21构成的固定机构。由此总体上在子外壳2处布置有四个弓21。在子外壳2的在图1中上方的端壁处的所述两个弓21形成用于线缆的固定机构或固定器件并且在子外壳2的在图1中下方的端壁处的所述两个弓21形成用于线缆的固定机构或固定器件。每个弓21构造成u形并且具有内部的腰22、外部的腰23和连接这两个腰的弧24。外部的腰23平行于内部的腰22伸延,并且所述两个弓的彼此面向的内部的腰22同样相对彼此平行伸延。内部的腰22与梁类似地横向于壳体的纵向方向能够变形,其中,能够变形性还通过弧24的变形来支持。

内部的腰22的彼此面向的内侧具有沿腰的纵向方向伸延的加肋部25,所述加肋部加强在线缆处的保持力。

腰22、23的端部与子外壳2通过一件式的模制连接。例如,弓21连同子外壳1、2一起借助于塑料注射成型来制成。子外壳2在腰22、23的端部之间分别具有通路开口,以便使子外壳2的脱模变得容易。弧24不是仅仅形成变形可行性,而是同时形成在子外壳2推上到线缆上时的引入倾斜部。连接腰的弧24的、与在内部的腰22之间形成的缝口背对的外侧与相应另一个子外壳1的内部形状匹配成使得子外壳在关闭时正好能够在弧24旁边引导经过并且弧24仍能够引起在子外壳的内侧处的贴靠。在子外壳1、2关闭时,借助于内部的腰22施加到线缆上的夹持力由此还能够得到加强。

壳体的、在图1和图2中分别在左边示出的子外壳1、也就是说没有弓21的子外壳1在相应的壳体开口的区域中在每个侧上设有两个经模制的插销32。所述插销32从子外壳1的相应的端壁朝所述子外壳1的内部空间的方向突出。在这两个子外壳1、2的关闭的状态中,插销32填充在触碰所放入的线缆的腰22与壳体外壳1的相应的端壁之间的中间空间。由此在壳体的关闭的状态中使弓21相对于在线缆处的轴向的牵引稳定化。通过突出部32使在图2中在子外壳2处处于上方的弓21相对于向上的轴向的牵引稳定化,反之在图2中处于下方的弓21通过突出部32相对于向下的轴向的牵引稳定化。在所放入的线缆处的沿这两个方向的轴向的牵引能够由此通过在子外壳1的、在图2中上方的端壁处的突出部32或通过在子外壳1的、在图2中下方的端壁处的突出部32来吸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