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电磁波吸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097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波吸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型电磁波吸收膜。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电磁辐射造成的污染也成了人类面临的又一大环境问题,电磁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已将其列为环境保护项目之一。

科学界己证实,举凡利用能量带动或产生能量的物品或物质,均会在其周边释放出电磁波,如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见电器产品,如: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电灯、电吹风机及微波炉等,电器产品只要通电后,皆会发出一定电磁波。依据医学报告,长期暴露在高于电磁波标准值者,容易感到身体疲劳、眼睛疲倦、肩痛、头痛等,更甚者还会造成免疫机能下降、白血病、肿瘤…等疾病,因此,如何阻隔、排散电磁波,降低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已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及其相互干扰,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颁布了控制电磁波辐射及干扰的法规,我国从1998年起已推行抑制电磁波干扰的电磁兼容标准,并从2000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手机作为现代移动的通讯工具,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由于其发射的集中而强烈的电磁波给人体造成损伤,如何防止并屏蔽电磁波引起了人们普遍地关注。

然而现在的电磁波吸收膜一般都结构太过简单,一般就一层片状的金属箔膜,加上基材膜,就是一张电磁波吸收膜。但是这种膜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所以需要有更好的膜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型电磁波吸收膜,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多重阻隔吸收,最大限度保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型电磁波吸收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表面基材层、散热导电胶层、吸磁复合层、绝缘胶层以及底部的粘胶层;所述吸磁复合层包括金属箔膜、磁性复合膜和石墨膜;所述金属箔膜与散热导电胶层的接触面为相互契合的波浪形凹凸面。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复合膜为磁性合金颗粒和聚乙烯组成的填充聚合物复合膜。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膜为人工合成石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吸磁复合层包括金属箔膜、磁性复合膜和石墨膜在校生电磁波的效果上各有优缺点,组合在一起之后就能发挥更到功效,能够分级对电磁波进行递减式吸收,三层结构的电磁波吸收体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金属箔膜的电阻损耗石墨膜的反射引起的二次磁滞损耗和电阻损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多重阻隔吸收,最大限度保护使用者。金属箔膜对外的一面为波浪形凹凸面,能够增加工作面积,效果更好,且散热导电胶层与其的接触面为相互契合,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1、表面基材层;2、散热导电胶层;3、金属箔膜;4、磁性复合膜;5、石墨膜;6、绝缘胶层;7、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复合型电磁波吸收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表面基材层1、散热导电胶层2、吸磁复合层、绝缘胶层6以及底部的粘胶层7;所述吸磁复合层包括金属箔膜3、磁性复合膜4和石墨膜5;所述金属箔膜3与散热导电胶层2的接触面为相互契合的波浪形凹凸面。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复合膜4为磁性合金颗粒和聚乙烯组成的填充聚合物复合膜。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膜5为人工合成石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波吸收膜为被动防护型膜,主要运用于需要保护的设备上。吸磁复合层包括金属箔膜3、磁性复合膜4和石墨膜5在校生电磁波的效果上各有优缺点,组合在一起之后就能发挥更到功效,能够分级对电磁波进行递减式吸收,三层结构的电磁波吸收体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金属箔膜3的电阻损耗石墨膜5的反射引起的二次磁滞损耗和电阻损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多重阻隔吸收,最大限度保护使用者。金属箔膜3对外的一面为波浪形凹凸面,能够增加工作面积,效果更好,且散热导电胶层2与其的接触面为相互契合,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