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曲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109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弯曲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弯曲电路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不能弯曲,不适合嵌入衣物等柔软的物品中。现有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多直接采用FPC作为基板,但是FPC表面SMT的工艺要求与传统硬板PCB的SMT解决方案有很多不同之处,因为FPC板子的硬度不够,较柔软,如果不使用专用载板,就无法完成固定和传输,也就无法完成印刷、贴片、过炉等基本SMT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弯曲电路板,采用FPC软板将各个电路板模块通信相连,结构简单,能够弯曲。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弯曲电路板,包括若干个电路板模块以及用以连接各个电路板模块的柔性连接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器通信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连接器作为通信线使用,无需使用专用载板,结构简单,各个电路板模块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能够弯曲。其中,所述柔性连接器为FPC软板或者FFC软板。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器通过焊盘与各个电路板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器包括两条,焊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一面。

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包括四条,两条焊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的一面,另外两条焊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的另一面,即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两面均连接有柔性连接器,当线路不够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同时采用四条柔性连接器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

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通过焊盘与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侧壁焊接。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器与电路板模块焊接的焊盘接点上均有打胶或围设有胶布,使得焊接点更加稳固可靠。

同时,所述柔性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模块还可以通过插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器包括两条,通过插槽插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一面。

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包括四条,两条通过插槽插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的一面,另外两条通过插槽插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的另一面。

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通过插槽与插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侧壁上。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器采用现有的单层软板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柔性板是最简单最柔软的柔性板,其包括基材、透明胶、铜箔、保护膜以及透明胶。

所述通过插槽连接具体为:所述柔性连接器上设置有公头,所述电路板模块上设置有与柔性连接器上公头对应的母头;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上设置有母头,所述电路板模块上设置有与柔性连接器上母头对应的公头。所述公头与母头的对接处外围均增设有一层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各个电路板模块通过柔性连接器通信相连,增加了电路板的柔性,方便弯曲。

2、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器可在电路板的一面设置,也可以同时在电路板的双面设置,双面设置柔性连接器能够进一步将各个电路板模块固定,同时也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在弯曲电路板的时候,如果一边的柔性连接器松动,还有另外一边可以使用,能够保证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7。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8。

图9为插槽的公头与母头主视图。

图10为插槽的公头与母头俯视图。

图11为插槽的公头与母头配合示意图。

图中,1为电路板模块,2为柔性连接器,3为焊盘,4为插槽,5为公头,6为母头,7为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弯曲电路板,包括若干个电路板模块1以及用以连接各个电路板模块的柔性连接器2,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器2通信相连。其中,所述柔性连接器为FPC软板或者FFC软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连接器作为通信线使用,无需使用专用载板,结构简单,各个电路板模块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能够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器2通过焊盘3与各个电路板模块1相连,其中,焊盘3(即焊接点)的数量以及在电路板模块上的具体位置由实际需求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连接器2包括两条,焊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1的一面。

或者,如图2所示,图2为可弯曲电路板的侧视图,所述柔性连接器2包括四条,两条焊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的一面,另外两条焊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1的另一面,即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两面均连接有柔性连接器2,当线路不够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同时采用四条柔性连接器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

或者,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其中图3为立体图,图4为侧视图。所述柔性连接器通过焊盘3与所述电路板模块1的侧壁焊接。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器2与电路板模块1焊接的焊盘接点上均有打胶,使得焊接点更加稳固可靠。

同时,所述柔性连接器2与所述电路板模块1还可以通过插槽4连接,其中插槽4的形状以及个数由实际情况来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柔性连接器2包括两条,通过插槽4插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1的一面。

或者,如图6所示,图6为电路板的侧视图,所述柔性连接器2包括四条,两条通过插槽4插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1的一面,另外两条通过插槽4插接在所述若干个电路板模块1的另一面。

或者,如图7、图8所示,其中图7为立体图,图8为侧视图,所述柔性连接器2通过插槽4与插接在所述电路板模块1的侧壁上。

所述通过插槽4连接具体为:所述柔性连接器2上设置有公头5,所述电路板模块1上设置有与柔性连接器2上公头5对应的母头6;或者所述柔性连接器2上设置有母头6,所述电路板模块1上设置有与柔性连接器上母头6对应的公头5。所述公头5与母头6的对接处外围均增设有一层硅胶7。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插槽对接后,公头与母头上的硅胶紧密接触,能够起到防水密封以及增加摩擦的作用。其中,图11中,电路板上设置的是母头,柔性连接器上设置的是公头。

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器采用现有的单层软板的结构,可为FPC软板或者FFC软板:这种结构的柔性板是最简单最柔软的柔性板,其包括基材、透明胶、铜箔、保护膜以及透明胶。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硬件结构,至于控制方法不要求保护。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凡按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做的任何均等变化和修饰,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