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垫块及线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3279发布日期:2018-07-11 05:1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线路板垫块及其线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线路板具有很长的长度或者较大的面积而容易变形,例如介质移相器内部线路板,因太长易于变形,易于导致电气性能不稳定、易于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垫块,解决线路板易于变形而导致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板结构,解决线路板易于变形脱离以及影响电性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线路板垫块,为块状结构,包括与线路板正面或反面配合的上表面;自所述上表面凸起延伸形成卡扣;卡扣的高度与线路板的厚度以及垫块的厚度相适配且卡扣的高度大于线路板的厚度;所述卡扣顶部为勾部;所述垫块进一步设置贯穿垫块厚度的开孔,所述开孔底壁形成一条凸起的筋;所述筋与卡扣勾部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勾部的顶面为斜角,所述筋的顶面对应为斜角;所述卡扣勾部的内表面为平面,所述筋的底面对应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上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卡扣并排设置;所述定位柱及卡扣的形状、尺寸及布置与所述开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及卡扣之间平行间隔开;所述定位柱的宽度比所述卡扣宽度大;所述定位柱的宽度与所述开孔的宽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及定位柱并排设置于垫块的第一端部,且与垫块上表面垂直;所述开孔设置于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对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垫块,所述一对垫块相对地分别扣合于线路板的正反两面支撑所述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至少形成一对安装通孔,所述一对垫块的上表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线路板的正反面;所述一对垫块的上表面分别抵紧于所述线路板的正反面;所述一对垫块的卡扣分别穿过所述线路板的一对安装通孔中的一个、且相互间插入对方的开孔而卡紧于对方的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垫块的定位柱分别穿过所述线路板的一对安装通孔中的一个、且相互间插入对方的开孔;所述一对垫块的定位柱相互卡紧在对方的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垫块的卡扣的勾部下表面卡紧于对方的筋的底面,两平面相互配合使勾部穿过对方的开孔后勾紧于对方的筋上;所述线路板为长条形或阔线路板;所述一对垫块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易变形部位支撑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为天线介质移相器线路板;多对垫块设置于线路板正反面,将天线介质移相器线路板安装于盒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垫块,用于将线路板安装于盒体内,其安装简便,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至少一对垫块,将两个垫块扣合在线路板上,支撑线路板,使之不变形且垫块装配后不易脱落;因此线路板易变形部位不再变形,线路板性能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垫块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垫块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组装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垫块结构及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在线路板上设置的至少一对结构相同的所述垫块,所述一对垫块相互扣合在线路板两侧,形成支撑,使之不变形且垫块装配后不易脱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较长或者面积较大的线路板,在安装这种线路板时,在易于变形处加装一对所述垫块,从而能有效避免线路板变形,也不易于脱落。可根据线路板的长度或面积,在线路板上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垫块,则线路板组件可根据需要设置多对垫块,共同支撑所述线路板。

以下为便于描述和理解,下述实施例中借助上、下、前、后、左、右、正、反等方位词来描述各部件的位置关系,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不作为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板组件10,包括线路板2以及在支撑该线路板2正反面的至少一对线路板垫块1。两垫块1相同,分别从线路板2的正反两面扣合于所述线路板2上,二垫块1之间相互卡紧配合。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线路板2为天线介质移相器线路板,设置垫块1将天线介质移相器线路板安装于盒体内。

具体地,垫块1为块状结构,大致呈方形但不限于方形,其形状与线路板2相适配。其上下表面16,17为平面(但不限于平面)。当两垫块1扣合在线路板2上时,两垫块1的上表面16分别贴合、抵紧于线路板2的正反面。垫块1的上表面16也可根据线路板2正反面20、22上的对应位置的表面形状或元件器件而设置适配形状和结构,目的是使垫块1与线路板2的表面相适配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垫块1上表面16上向上凸起延伸地形成卡扣11,较佳地,卡扣11垂直上表面16向上延伸形成,更具体地,例如,沿垫块1的第一端面10向上延伸形成卡扣11。卡扣11的高度与线路板2及垫块1的总厚度相适应,使得卡扣11穿过线路板2的安装通孔21后继续穿过相对的另一卡扣1上设置的开孔13后扣紧。卡扣11的顶部为勾部,其勾部的顶面(或上表面)为斜角111,斜角111为卡扣顶部的一倾斜面,由该倾斜面向上形成卡扣的顶端,易于插入线路板2上的安装通孔21以及相对的另一卡扣的开孔13内。卡扣的勾部内表面112(即勾部的下表面),较佳地为平面。本实施例中,勾部内表面112是与垫块1的上表面16、下表面17以及线路板1的正、反面平行的平面。

进一步地,在垫块1的上表面16与所述卡扣11平行并排地设置定位柱14,定位柱14的宽度与卡扣1另一端19设置的开孔13宽度相适配,较佳地,二者宽度一致,从而使定位柱14卡紧定位于相对卡扣的开孔13内。定位柱14的宽度较卡扣11更宽,定位柱14的高度至少应大于线路板厚度,从而穿过线路板的安装通孔21而定位于相对的垫块1中。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4以及卡扣11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与垫块的第一端面10对齐,即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卡扣11与定位柱14之间间隔一定间距。较佳地,定位柱14为方形,相应地,线路板上的安装通孔21以及垫块另一端上的开孔13也对应为方形,以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结构。

在垫块1上,与第一端面10相对地,靠近第二端面19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开孔13,所述开孔13的长度与定位柱14及卡扣11并排的长度及其间间隔相适应,开孔13的最大宽度与定位柱14的宽度相适应,使得开孔13完全卡合另一相对垫块1上对应的定位柱14及卡扣11。自开孔13的底壁(对应垫块1的第二端19)在开孔13内凸起形成一条筋12,筋12与相对垫块上的卡扣11配合。具体地,相对垫块卡扣的勾部穿过线路板的安装通孔21后穿出对方的开孔13并勾紧于对方开孔内的筋上。筋12上表面(与垫块1的上表面16对应)形成下滑斜角121与相对垫块的卡扣安装斜角111配合,筋12的下表面(与垫块1的下表面17对应)为平面,与相对垫块的卡扣勾部内表面112的平面相适配,二者可抵紧配合,从而使垫块的卡扣勾部抵紧于所述筋12的下表面。

线路板2为长条形,图1中为截断部分的图形,可根据需要在线路板的正反面20、22上设置各种的元器件(图未示),在线路板2较易变形处或者需要支撑的位置设置一对安装通孔21,一对安装通孔21的形状、尺寸及布置与垫块1上的卡扣11、定位柱14以及开孔13相适配。

组装时,先将第一个垫块1的卡扣11及定位柱14穿过线路板2的一个安装通孔21内,将第二个垫块1的卡扣11及定位柱14对准线路板2的第二个安装通孔21;将第个二垫块1的开孔13与第一个垫块1的卡扣11及定位柱14对准。最后,用力压紧两个垫块1,两个垫块1相互间卡扣11上的斜角111顺着筋12上的斜角121下滑,卡扣11产生变形相互间穿过线路板上的安装通孔21后穿入对方的开孔13,卡扣11穿过方孔13后恢复形变,卡扣11平面112与筋12平面122贴合不易脱落,达到装配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