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4319发布日期:2019-08-17 01:2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滑轨总成的用途相当广泛,例如可被应用于家具抽屉或一机架系统。其中,在所述机架系统中,滑轨总成通常是用来承载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子缆线,因此,需要通过一理线装置来支撑所述电子缆线。其中,理线装置通常具有两个可活动的理线臂分别可被连接至所述滑轨总成的两个滑轨。

美国发明专利us8,634,198b2、us8,833,715b2及us9,167,717b2揭露有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在此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也应有不同的设计思维,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不同的产品,来满足特定的需求,便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可提供滑轨与理线装置彼此之间具有可方便拆卸且具有省力的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包含一第一配件具有一容纳结构,该容纳结构包含一第一部与一第二部连通该第一部;一第二配件具有一凸出物;一弹性件依附在该第一配件及该第二配件的一;及一挡部设置在该弹性件,该挡部回应该弹性件的弹力而能处于一锁定位置及一解锁位置之间;其中,当该第一配件的容纳结构的第一部套于该第二配件的凸出物时,该弹性件可手动或回应该第一配件套于该第二配件而偏移产生一弹力,使该挡部处于该解锁位置,让该第一配件能自该第二配件脱离;其中,当该第一配件相对该第二配件沿着一第一方向自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配件的容纳结构的第二部位于相对该第二配件的凸出物,通过释放该弹性件的弹力,使该挡部自该解锁位置回复至该锁定位置,且该挡部在该锁定位置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自该第二配件沿着相反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脱离。

较佳地,该第一配件包含一第一边墙、一第二边墙及一中墙连接在该第一边墙与该第二边墙之间,当该第一配件与该第二配件处于一相互安装状态时,该挡部位于该第一配件的第一边墙。

较佳地,该容纳结构的第二部的尺寸小于该第一部,该凸出物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连接该头部,该身部的尺寸小于该头部,该容纳结构的第二部的尺寸大于该凸出物的身部尺寸,但小于该凸出物的头部尺寸。

较佳地,该挡部相对该弹力部突出,且该弹力部具有一开孔,有助于该弹性件被操作,使该挡部相对该弹力部偏摆一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及一第二轨与该第一轨可相对位移;该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理线臂;及一第二理线臂相对该第一理线臂活动地连接;一第一连接装置,用以将该第一理线臂连接至该第一轨;以及一第二连接装置,用以将该第二理线臂连接至该第二轨,其特征在于:至少该第一连接装置与该第二连接装置之一包含:一第一配件安排在该第一理线臂;一第二配件安排在该第一轨;以及一弹性件依附在该第一配件与该第二配件之一,该弹性件包含一弹力部与一挡部;其中,该第一配件与该第二配件通过一容纳结构与一凸出物的搭配而能够相互安装;其中,当该第一配件相对该第二配件沿着一第一方向自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挡部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以相反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从该第二配件脱离。

较佳地,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理线臂与该第二理线臂的第一端部是相对彼此枢接。

较佳地,该第一配件枢接于相邻该第一理线臂的第二端部,且该第二配件连接于相邻该第一轨的一后部。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一第一配件与一第二配件相互安装用以将该理线装置的一理线臂连接至该滑轨总成的一滑轨的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弹性件被施力而偏摆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弹性件被施力后,该第一配件与该第二配件可脱离相互安装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装置与滑轨通过该第一配件与该第二配件已脱离相互安装状态而可彼此分开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装置安装在一机架系统的一侧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在该机架系统中,一电子设备通过滑轨总成的滑轨往一开启方向被拉出至该机架外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装置安装在该机架系统的另一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滑轨总成22、一理线装置24以及一第一连接装置26,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二连接装置28。

该滑轨总成22包含一第一轨30、一第二轨32与该第一轨30可相对位移,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34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30与该第二轨32之间,该第三轨34用以延长该第二轨32与该第一轨30相对彼此位移的行程。该第一轨30具有一前部30a与一后部30b,且该第二轨32具有一前部32a与一后部32b。

该理线装置24包含一第一理线臂36及一第二理线臂38。该第二理线臂38相对该第一理线臂36活动地连接,例如枢接。具体而言,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二理线臂38皆具有一第一端部e1与一第二端部e2位置相对该第一端部e1。其中,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二理线臂38的第一端部e1是相对彼此枢接。于此,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二理线臂38的第一端部e1通过一底座40而相对彼此枢接。例如,该第一理线臂36的第一端部e1与该第二理线臂38的第一端部e1分别通过一第一轴42a与一第二轴42b而枢接至该底座40的两侧。其中,该第一理线臂36、该第二理线臂38与该底座40皆配置有理线特征44,所述理线特征44用以支撑一电子设备的缆线,由于此部分为熟悉该领域的通常知识者能够理解的技术范畴,为了简明起见,于此不另赘述。

该第一连接装置26用以将该第一理线臂3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轨30。该第二连接装置28用以将该第二理线臂3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二轨32。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的结构配置实质上相同于该第一连接装置26。例如,该第一连接装置26与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皆包含两个配件及一弹性件。其中,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的一第一配件47枢接于相邻该第二理线臂38的第二端部e2,且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的一第二配件49连接于相邻该第二轨32的后部32b,以及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的一弹性件51能够用以防止该第二连接装置28的第一配件47与第二配件49脱离相互安装状态。其中,由于该第一理线臂3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轨30的原理与该第二理线臂3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二轨32的原理实质上是相同的,为了简明起见,于下文的实施例中,仅以该第一理线臂36如何通过该第一连接装置2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轨30作说明。

具体而言,该第一连接装置26包含一第一配件46、一第二配件48与一弹性件50。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分别安排在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一轨30,且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通过一容纳结构52与一凸出物54的搭配而能够处于一相互安装状态(如图1或图4所示)。较佳地,该容纳结构52为孔或槽。该容纳结构52包含一第一部52a(或下部)与一第二部52b(或上部)连通该第一部52a,该第二部52b的尺寸小于该第一部52a。该容纳结构52的第一部52a套住该凸出物54而相对位移后,该容纳结构52能安装在该凸出物54上定位。较佳地,该凸出物54包含一头部54a与一身部54b连接该头部54a,该身部54b的尺寸小于该头部54a。当该容纳结构52安装在该凸出物54上定位后,该凸出物54的头部54a阻挡在该容纳结构52的第二部52b的一侧(如图1或图4所示)。

于此,以该第一配件46具有该容纳结构52,且该第二配件48配置有该凸出物54为例,虽然本实施例的容纳结构52与凸出物54的数量皆为两个,但实施上不局限。进一步而言,该第一配件46是通过一枢接件56a枢接于相邻该第一理线臂36的第二端部e2,且该第二配件48连接于相邻该第一轨30的后部30b。该第二配件48可通过螺接或卡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轨30,或者,该第二配件48可通过铆接或焊接等固定方式连接于该第一轨30,换言之,当该第二配件48连接于该第一轨30后,可视为是该第一轨30的一部分。

该第一连接装置26的该弹性件50依附在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的其中之一,该弹性件50例如是一弹片,但实施上只要具有弹性力或挠性力的组件皆可。该弹性件50包含一弹力部50a及一挡部50b设置在该弹性件50的弹力部50a。较佳地,该挡部50b自该弹力部50a延伸,且较佳地,该弹性件50的挡部50b是相对该弹力部50a突出。

当该第一配件46相对该第二配件48沿着一第一方向d1自一第一位置p1(如图6)位移至一第二位置p2(如图4)时,通过该挡部50b位于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之一,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46自该第二配件48脱离(如图1或图4所示)。

如图4所示,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包含位置相互对应的一第一边墙(或上边墙)、一第二边墙(或下边墙)及一中墙连接在该第一边墙与该第二边墙之间。

具体而言,该第一配件46包含一第一边墙46a(或上边墙)、一第二边墙46b(或下边墙)及一中墙46c连接在该第一边墙46a与该第二边墙46b之间。另一方面,该第二配件48包含一第一边墙48a(或上边墙)、一第二边墙48b(或下边墙)及一中墙48c连接在该第一边墙48a与该第二边墙48b之间。

于此实施例,以该容纳结构52位于该第一配件46的中墙46c;该凸出物54配置在该第二配件48的中墙48c;以及该弹性件50依附在该第二配件48,例如该弹性件50的弹力部50a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配件48的中墙48c的背侧(例如远离该第一配件46的一侧)。

当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处于相互安装状态时,该挡部50b位于该第一配件46的第一边墙46a的上方,此时该挡部50b处于一锁定位置k1,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46自该第二配件48沿着相反该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脱离。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当欲将该第一配件46自该第二配件48上卸下时,使用者可施加力量f至该弹性件50,使该挡部50b相对弹力部50a偏摆产生一弹力而脱离该第一配件46的第一边墙46a的上方(如图5所示),此时该挡部50b自该锁定位置k1转换至一解锁位置k2,于此状态下,该第一理线臂36相对该第一轨30往该第二方向d2移动,即可让该凸出物54的头部54a从该容纳结构52的第二部52b回到第一部52a(如图6所示),如此可让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一轨30相对彼此分开(如图7所示)。详细地说,该挡部50b能回应该弹性件50的弹力而能处于一锁定位置k1及一解锁位置k2之间。其中,当该第一配件46的容纳结构52的第一部52a套于该第二配件48的凸出物54时,该弹性件50可手动或回应该第一配件46套于该第二配件48而偏移产生一弹力,使该挡部50b处于该解锁位置k2,让该第一配件46能自该第二配件48脱离。当该第一配件46相对该第二配件48沿着一第一方向d1自一第一位置p1位移至一第二位置p2时,该第一配件46的容纳结构52的第二部52b位于相对该第二配件48的凸出物54,通过释放该弹性件50的弹力,使该挡部50b自该解锁位置k2回复至该锁定位置k1,该挡部50b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46自该第二配件48沿着相反该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脱离。

值得一提的是,请依序参阅图7、图6及图4,当欲将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一轨30再次地相互安装时,例如,可让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一轨30相互靠近,此时,该弹性件50可稍微被外力f推抵或操作而累积一弹力(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当该第一配件46回应该理线装置24(或该第一理线臂36)以该第一方向d1(例如向下方向)安装至该第二配件48时,该凸出物54的身部54b从该容纳结构52的第一部52a进入且安装至第二部52b(如图4所示),其中,通过该弹性件50释放该弹力,使该挡部50b可提供该第一配件46的第一边墙46a一阻挡作用,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46以相反该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例如向上方向)从该第二配件48脱离(如图4所示)。应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仅是示意方向,于实施上,该第一方向d1与该第二方向d2为相反方向即可,于实施上不局限。应注意的是,该容纳结构52的第二部52b的尺寸是大于该凸出物54的身部54b尺寸,但小于该凸出物54的头部54a尺寸。因此,当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处于图4中的安装位置时,其彼此间不能沿水平方向(h1)与垂直方向(v1)任意位移,而具有稳固定位效果。此外,该弹性件50的弹力部50a的局部具有一开孔50c(此部分可参阅图2),如此有助于该弹性件50易于被外力f推抵或操作而累积该弹力(如图5与图6所示),亦即使用者可以更省力且轻易地操作该弹性件50,使该挡部50b相对弹力部50a偏摆一角度而助于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的安装。

如图8所示,在一机架系统中,一电子设备58可通过该一对滑轨总成22的第二轨32相对第一轨30的收合而位于一机架60内,其中,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二理线臂38相对彼此靠拢。具体而言,该电子设备58可通过一对滑轨总成22而安装至该机架60,且每一滑轨总成22的第一轨30通过一第一托架62与一第二托架64安装至该机架60的一第一柱60a与一第二柱60b。其中,该第二轨32可承载该电子设备58,且该电子设备58通常具有缆线66,且该理线装置24的第一理线臂36、第二理线臂38或底座40的理线特征44可用以支撑所述缆线66。由于此部分为熟悉该领域的通常知识者能够理解的技术范畴,为了简明起见,于此不另赘述。其中,该理线装置24是可拆卸地连接至该一对滑轨总成22的其中之一(如图8中,该理线装置24可拆卸地连接至机架60右侧的滑轨总成22)。具体而言,该第一连接装置26可将该第一理线臂3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轨30,且该第二连接装置28可将该第二理线臂3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二轨32。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58可通过该一对滑轨总成22的第二轨32相对第一轨30的位移从该机架60内被拉出至该机架60外。其中,该第一理线臂36与该第二理线臂38相对彼此枢转而展开。

如图10所示,通过上述第一连接装置26与第二连接装置28可提供滑轨与理线臂彼此之间可拆卸的机制,在另一实施型态中,该理线装置24可拆卸地连接至机架60左侧的滑轨总成22。例如,该第一连接装置26可将该第一理线臂36可拆卸地连接至该左侧的滑轨总成22的第一轨30,且该第二连接装置28可将该第二理线臂3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左侧的滑轨总成22的第二轨32。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1).第一连接装置26的弹性件50依附在第一配件46与第二配件48的其中之一,且当第一配件46组装至该第二配件48时,可通过挡部50b位于该第一配件46与该第二配件48的另一,用以防止该第一配件46自该第二配件48脱离。

(2).该弹性件50的弹力部50a的局部具有一开孔50c,如此有助于该弹性件50易于被外力f推抵或操作而累积弹力,亦即使用者可以更省力且轻易地操作该弹性件50,使该挡部50b相对弹力部50a偏摆一角度而助于第一配件46与第二配件48的安装。

(3).第一连接装置26或第二连接装置28可提供滑轨与理线臂彼此之间(例如,第一理线臂36与第一轨30或第二理线臂38与第二轨32)具有可拆卸的机制。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