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297发布日期:2018-09-11 23:2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结合热管与均温板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及各式电子装置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便利性已让现代人养成长时间使用的习惯,但电脑及各式电子装置在被长时间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相应及时散出的缺点,亦伴随而来。为了有效地解决高发热量的问题,许多复合式的散热装置被提出以使其兼具多项优点而发挥更好的散热效能,例如,热管(heat pipe)和均温板(vapor chamber)的结合。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现有散热装置的结构概念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热接触于散热鳍片的概念示意图。散热装置1包括均温板10、第一热管11、第二热管12以及流体介质13,且第一热管11以及第二热管12分别经由均温板10的第一开口101以及第二开口102插入均温板10,因此均温板10与第一热管11、第二热管12流体连通,而流体介质13填充于均温板10、第一热管11与第二热管12内并于其中流动;其中,当散热装置1与热源(图未示)热接触后,填充于其中的流体介质13会不断地进行液汽两相变化的循环,并藉由与第一热管11和第二热管12热接触的散热鳍片2(图2中仅以虚线方框示意)而将热能向外传递。

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热管11与第二热管12之间具有间距D1,为了让第一热管11以及第二热管12皆能与散热鳍片2热接触,散热鳍片2必须具有至少大于间距D1的长度D2,但如此导致散热鳍片2无法有效微型化,进而影响散热装置1的空间配置弹性。此外,于散热装置1的制造过程中,均温板10的第一开口101与第一热管11之间的缝隙需被封闭,而均温板10的第二开口102与第二热管12之间的缝隙亦需被封闭,制程上过于繁琐。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现有的散热装置1具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空间配置弹性并能简化制程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第一热管、第二热管以及均温板,该第一热管具有一第一封闭端与一第一开口端;该第二热管具有一第二封闭端与一第二开口端;该均温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其中,该第一热管的该第一开口端以及该第二热管的该第二开口端是经由同一该开口而插入该均温板。

较佳地,该第一热管的该第一开口端以及该第二热管的该第二开口端是紧邻并排设置。

较佳地,该第一热管以及该第二热管共同热接触于一散热元件,且该第一热管上与该散热元件相应的热接触区段以及该第二热管上与该散热元件相应的热接触区段是紧邻并排设置。

较佳地,该散热元件为散热鳍片。

较佳地,该均温板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且该上壳体以及该下壳体共同形成一容室。

较佳地,该上壳体具有该至少一开口;或者,该下壳体具有该至少一开口;或者,该上壳体以及该下壳体共同形成该至少一开口。

较佳地,该均温板包括多个支撑部,且该多个支撑部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

较佳地,每一该支撑部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较佳地,该均温板包括一均温板毛细结构。

较佳地,该均温板毛细结构是由金属粉末、编织网或纤维束烧结而成。

较佳地,该均温板包括注液口。

较佳地,该散热装置还包括流体介质,该流体介质填充于该第一热管、该第二热管以及该均温板内。

较佳地,该第一热管以及该第二热管中的至少一者还具有一热管毛细结构。

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将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由均温板的同一开口插入均温板,使得两热管上与散热元件相应的热接触区段能够紧邻并排设置而不具有间距,故散热元件的尺寸不需太大就能够同时与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热接触,如此一来,散热元件能够有效微型化,由此增加了散热装置的空间配置弹性。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多个热管可共享均温板的同一开口,因此可减少均温板的开口数量,进而简化各热管与均温板上相应的开口之间的缝隙封闭程序,从而使得散热装置的制程品质、产品可靠度能被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散热装置的结构概念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热接触于散热鳍片的概念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热管与均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散热装置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热接触于散热元件的概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热管与均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散热装置3包括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以及均温板30,且第一热管31具有第一封闭端311与第一开口端312,而第二热管32具有第二封闭端321与第二开口端322;其中,均温板30具有一开口301,当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与均温板30组装时,第一热管31的第一开口端312以及第二热管32的第二开口端322会从均温板30的同一开口301插入。此外,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的形状可视实际应用需求(如可用空间考虑或与散热元件的搭配位置关系)而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可皆为一字形的热管,抑或是第一热管31为一字形的热管,而第二热管32为L字形的热管。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热管31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热管毛细结构313,且第一热管毛细结构313从第一热管31的第一开口端312向外延伸并突出于第一热管31之外;而第二热管32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热管毛细结构323,且第二热管毛细结构323从第二热管32的第二开口端322向外延伸并突出于第二热管32之外;其中,在第一热管毛细结构313与第二热管毛细结构323的材质上,本实用新型可选用金属编织网、纤维束或是粉末烧结等毛细种类,特别是藉由粉末烧结所形成的毛细结构,在外形上更不容易变形,适合作为向外延伸的毛细结构。

又,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均温板30包括上壳体302以及下壳体303,两者共同形成一容室,且下壳体303上形成该开口301;其中,均温板30的下壳体303的内底面上形成有均温板毛细结构304,且均温板毛细结构304可由粉末、编织网或纤维束烧结而成,而第一热管毛细结构313以及第二热管毛细结构323则分别因应第一热管31以及第二热管32插入均温板30而得以伸入均温板30的容室内并且接触均温板毛细结构304。此外,均温板30的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的结合可藉由硬焊或是常见的金属封边制程来完成,而均温板30的下壳体303的开口301与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间的缝隙可藉由压合、接合胶或填充焊料等方式予以封闭。

再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热管31的第一开口端312以及第二热管32的第二开口端322是紧邻并排设置,且均温板30还包括多个支撑部305,而该多个支撑部305设置于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之间,其立设于均温板毛细结构304上并向上壳体302延伸,用以防止均温板30于常温或高温状态下变形。较佳者,但不以此为限,每一支撑部305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粉柱或实心柱。

又,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均温板30与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是流体连通,且散热装置3还包括注液口306,当散热装置3的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与均温板30完成连接后,会进行后续的抽真空以及注液程序,令流体介质33(参见图5)经由注液口306而填充至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以及均温板30内,进而流体介质33可于第一热管31、第二热管32以及均温板30中进行流动。

请参阅图5,其为图3所示散热装置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热接触于散热元件的概念示意图。当散热装置3与热源(图未示)热接触后,填充于其中的流体介质33会不断地进行液汽两相变化的循环,并藉由与第一热管31和第二热管32热接触的散热元件而将热能向外传递。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散热元件4为散热鳍片,但不以此为限。

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热管31和第二热管32是从均温板30的同一开口301插入均温板30,故第一热管31上与散热元件4相应的热接触区段314以及第二热管32上与散热元件4相应的热接触区段324能够紧邻并排设置而不具有间距,使得散热元件4的尺寸不需太大就能够同时地与第一热管31以及第二热管32热接触,如此一来,散热元件4的尺寸能够有效微型化,进而增加散热装置3的空间配置弹性。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3的多个热管可共享均温板30的同一开口,故可减少均温板30的开口数量,进而简化各热管与均温板30上相应的开口之间的缝隙封闭程序,如此一来,散热装置3的制程品质、产品可靠度能被有效提升,实具产业利用价值。

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热接触,是指在热的传导上有所接触而言,其至少包含有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这两种实施方式,当然也不排除两者非常靠近但在结构上未真正接触到的实施方式。就直接接触而言,可譬如为两个元件的直接贴合,如散热装置3与热源直接贴合、第一热管31与散热元件4直接贴合、或第二热管32与散热元件4的直接贴合;就间接接触而言,可譬如为两个元件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例如导热膏(图未示)等,但不以上述为限。

此外,上述皆仅为实施例,均温板30的外壳型态、均温板30的开口形成处、第一热管毛细结构313与第二热管毛细结构323及均温板毛细结构304的材质、形成方式、形成位置及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的相对位置关系、均温板30的支撑部305的材质、均温板30的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的结合方式、均温板30的下壳体303的开口与第一热管31及第二热管32间的缝隙封闭方式、注液口306的位置皆不以以上所述或图式为限,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皆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均等的变更设计。

举例来说,虽然上述散热装置3的均温板30是以板状的上壳体302与具有凹陷空间的下壳体303作为范例,但可变更设计为,均温板30的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为对称的结构,且两者都具有内凹的内部空间,而用来与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连接的开口301形成于上壳体302上,抑或是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均形成有部分的开口,因而能够共同夹设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又举例来说,可变更设计为均温板毛细结构304形成于上壳体302的内顶面。再举例来说,可变更设计为,第一热管31原先的第一封闭端311先作为注液口,其做法是先让第一热管31的两端均为开口端,并且以远离均温板30的开口端作为注液口,等到注液完成后再予以封闭而成为第一热管31的第一封闭端311。

又举例来说,虽然图标中散热装置3的均温板30仅绘出单一开口301且该开口301仅供两个热管31、32穿过其中,但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皆可由上述实施例获得启示而将散热装置变更设计为,均温板具有供热管穿过其中的多个开口,且每一开口供穿过其中的热管的数量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定,并不以两个为限。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其权利要求范围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