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639发布日期:2019-06-11 22:5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



背景技术:

由于包装行业中存在一些高湿度或者容易泼溅的作业环境,传统的控制板安装框只能防止外表面的泼溅,但不能防止湿气渗透或者内侧的溅射,容易导致电子电路受潮或者被泼溅,从而造成控制板短路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快捷方便、密封效果好的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包括塑料材质的外面框和内面框,所述外面框的框体周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内面框的框体轮廓与所述密封槽的轮廓形状相适配且能陷入所述密封槽内,从而使得内面框与所述外面框形成密封腔室;

所述外面框的若干安装孔上相应地预注塑有连接螺母,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内面框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螺母相对应的连接孔;

所述内面框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缆线密封接头,所述内面框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相互连通的外气管嘴和内气管嘴;所述内面框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上扣件,所述内面框的另一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卡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面框上覆设有防水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扣件、所述下卡扣与所述内面框为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扣件呈V型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外面框和内面框形成全面的防水防尘结构,密封效果好。

(2)本安装框可以与机器外壳相卡接,无需拆卸螺丝即可安装和拆卸,拆装快捷方便。

(3)安装框和控制板以及气路电路连接组装快捷,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效果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防水防尘控制板安装框,包括塑料材质的外面框1和内面框2,所述外面框1外层上覆设粘贴防水膜,使得按钮和显示屏孔位被遮盖密封,达到防水效果;所述外面框1的框体周侧设有密封槽3,所述密封槽3内嵌设有密封圈4,所述内面框2的框体轮廓与所述密封槽3的轮廓形状相适配且能陷入所述密封槽3内,借助于深密封槽和密封圈,使得内面框2与所述外面框1形成密封腔室,防水防尘;

所述外面框1的若干安装孔上相应地预注塑有连接螺母5,以保证螺丝连接的强度;所述控制板6和所述内面框2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螺母相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控制板6和内面框2分别通过螺丝14与外面框1固定;

所述内面框2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缆线密封接头8;所述内面框2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相互连通的外气管嘴9和内气管嘴10;所述内面框2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上扣件11,所述内面框2的另一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卡扣12。所述上扣件11、所述下卡扣12与所述内面框2为一体注塑成型。参考图1,所述上扣件11呈V型结构,由于塑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塑性,上扣件11具有恢复变形力。

参考图3,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控制板6和外面框1之间通过四颗固定螺丝连接;电缆线密封接头8通过螺母安装在内面框1上,穿过通讯电缆线,旋紧电缆线密封接头8的头部,使其密封电缆线;将气路气管插在内面框2的外气管嘴9上,另外使用一根气管连接内面框的内气管嘴10和控制板气嘴,达到控制板和外界的气路连接;密封圈4装入外面框1的密封槽3之中,内面框2再陷入密封槽3之内,再使用四颗螺丝固定内面框2与外面框1,借助于深槽和密封圈,内面框和外面框之间达成密封性,防水防尘;

机器外壳13上切好相应尺寸的方孔,将内面框2的上扣件11先扣入外壳13之内,然后推动外面框1,使其下沿挨住外壳13,然后向下滑动外面框1,使得内面框2的下卡扣12扣住外壳13。因为上扣件11具有恢形性,其会压紧外壳,使得安装框安装后具有相当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