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9011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压合,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



背景技术:

电路板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电路板压合工艺则能有效地减小电路板的体积。

电路压合过程中所用到的承载治具的作用是固定电路板,并带动电路板在送料带上移动,但是现有的承载治具尺寸单一,一方面无法用于定位更大尺寸的电路板,另一方面是与送料带之间的传送工作单一,只能沿着一条传送通道进行传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承载治具与送料带之间的传送工作更为灵活多变,具体体现在送料带上的导向轮的位置能够任意改变从而形成多个不同位置的过道,以及承载治具本体由多块拼合板拼接而成,需要通过不同过道传送时分解为多块单一的拼合板即可。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首先设置了送料带和承载治具本体,承载治具本体在送料带的带动下移动,承载治具本体包括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第一拼合板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二拼合板后构成第三拼合板,送料带上设有一个主过道和两个侧方过道,第三拼合板在主过道上移动,或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分别在两个侧方过道上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拼合板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孔,第二拼合板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连接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夹具。

进一步地,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上皆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夹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安装柱,安装柱卡接于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送料带包括送料底座、多根转轴和导向轮本体,多根转轴沿着送料底座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

进一步地,每根转轴上固定套装有五个连接套管,且五个连接套管中的三个连接套管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

进一步地,三个导向轮本体位于主过道上。

进一步地,每根转轴上固定套装有五个连接套管,且五个连接套管中的四个连接套管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

进一步地,四个导向轮本体分别位于转轴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四个导向轮本体分别位于两个侧方过道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首先设置了送料带和承载治具本体,承载治具本体在送料带的带动下移动,承载治具本体包括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第一拼合板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二拼合板后构成第三拼合板,简而言之,本发明中的承载治具可以拼合成一个大尺寸的治具使用,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小尺寸的治具使用。送料带包括送料底座、多根转轴和导向轮本体,多根转轴沿着送料底座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其中导向轮本体安装在不同的连接套管上可以构成不同的过道,例如本发明中提及的主过道和两个侧方过道,具体来说,主过道中的导向轮本体排布范围更广,适用于运输大尺寸的承载治具,侧方过道中的导向轮集中排布于转轴的相对两端,即送料底座的两侧,形成两个侧方过道,用于运输小尺寸的承载治具,并且可以使两个小尺寸的承载治具分别通过两个侧方过道运输至送料带终点的不同工位上。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承载治具与送料带之间的传送工作更为灵活多变,具体体现在送料带上的导向轮的位置能够任意改变从而形成多个不同位置的过道,以及承载治具本体由多块拼合板拼接而成,需要通过不同过道传送时分解为多块单一的拼合板即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在主过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在侧方过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中承载治具本体与夹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中承载治具本体的拼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中转轴、连接套管和导向轮本体的套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首先设置了送料带1和承载治具本体2,承载治具本体2在送料带1的带动下移动,承载治具本体2包括第一拼合板21和第二拼合板22,第一拼合板21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二拼合板22后构成第三拼合板,送料带1上设有一个主过道和两个侧方过道,第三拼合板在主过道上移动,或第一拼合板21和第二拼合板22分别在两个侧方过道上移动。

继续参见图1至图4,第一拼合板21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孔211,第二拼合板22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221,连接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卡接孔211和第二卡接孔221内,第一拼合板21和第二拼合板2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夹具3,第一拼合板21和第二拼合板22上皆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夹具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安装柱,安装柱卡接于安装孔内。

参见图1,送料带1包括送料底座11、多根转轴12和导向轮本体13,多根转轴12沿着送料底座11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转轴12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连接套管121,连接套管121上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13,每根转轴12上固定套装有五个连接套管121,且五个连接套管121中的三个连接套管121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13,三个导向轮本体13位于主过道上。

参见图2,每根转轴12上固定套装有五个连接套管121,且五个连接套管121中的四个连接套管121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13,四个导向轮本体13分别位于转轴12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四个导向轮本体13分别位于两个侧方过道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首先设置了送料带和承载治具本体,承载治具本体在送料带的带动下移动,承载治具本体包括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第一拼合板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二拼合板后构成第三拼合板,简而言之,本发明中的承载治具可以拼合成一个大尺寸的治具使用,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小尺寸的治具使用。送料带包括送料底座、多根转轴和导向轮本体,多根转轴沿着送料底座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转轴上固定套装有多个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可拆卸地套装有导向轮本体,其中导向轮本体安装在不同的连接套管上可以构成不同的过道,例如本发明中提及的主过道和两个侧方过道,具体来说,主过道中的导向轮本体排布范围更广,适用于运输大尺寸的承载治具,侧方过道中的导向轮集中排布于转轴的相对两端,即送料底座的两侧,形成两个侧方过道,用于运输小尺寸的承载治具,并且可以使两个小尺寸的承载治具分别通过两个侧方过道运输至送料带终点的不同工位上。

关于承载治具本体的拼合结构作出更详细地阐述:第一拼合板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孔,第二拼合板的侧方拼合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连接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内,即相邻的两块小尺寸拼合板由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拼合为大尺寸的承载治具。

关于夹具与拼合板的安装结构作出更详细地阐述: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上皆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夹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安装柱,安装柱卡接于安装孔内,其中央具为现有产品,本发明是在现有的夹具下方增加了安装柱,从而使得夹具能够快速安装于承载治具本体上的任意位置,能够更为灵活地夹住电路板。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承载治具与送料带之间的传送工作更为灵活多变,具体体现在送料带上的导向轮的位置能够任意改变从而形成多个不同位置的过道,以及承载治具本体由多块拼合板拼接而成,需要通过不同过道传送时分解为多块单一的拼合板即可。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参见图5,其给出了转轴、连接套管和导向轮本体的套装结构的示意图,具体来说,连接套管固定套装在转轴上,连接套管的外壁设有两个第一卡接块,导向轮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一卡接块上,第一半环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接块,第二半环的端部开设有卡槽,第二卡接块卡接于卡槽内,第二卡接块为磁力块,卡槽的内壁为磁力壁,即磁力块能够磁吸于卡槽内,从而实现了导向轮本体在连接套管上快速且牢固的拆装结构。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压合用承载治具,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中提及“承载治具本体包括第一拼合板和第二拼合板”,实际上承载治具本体可以由更多数量的拼合板拼合而成,同时送料带上的过道也不仅限于主过道和侧方过道,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套管和导向轮本体的数量以及位置形成更多样的过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