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9530发布日期:2020-10-17 01:4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oled材料高温升华提纯需要在10-3pa~10-5pa的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将原材料置于抽真空的石英玻璃管内,经高温加热后,实现原材料的升华气化,实现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温度区域沉积分离。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整个加热带或加热丝缠绕或包覆在石英玻璃管外部,石英玻璃管采用的是整体式加热,加热带或加热丝的一端接电加热,温升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当加热带或加热丝的一个位置出现故障不能加热时,需要对整个加热带或加热丝进行更换,加热单元的温升效率和更换成本较高,且无法满足对石英玻璃管的分区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能够实现对石英玻璃管分区加热,提高了加热单元的温升效率,降低了加热单元的更换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加热单元,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均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随形设置在石英玻璃管的外部,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面上设置有加热丝;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上的所述加热丝串联设置。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面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为沿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保温层为弹性保温材质。

可选地,每个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保温层均包括第一分保温层和第二分保温层,所述第一分保温层和第二分保温层拼接在所述石英玻璃管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加热丝为弹簧状的螺旋结构,所述放置凹槽包括容纳所述加热丝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的轴截面与弹簧状的所述加热丝的轴截面一致。

可选地,所述放置凹槽还包括开口腔,所述开口腔为沿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腔,所述开口腔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石英玻璃管的放置位置。

可选地,所述开口腔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轴截面直径。

可选地,所述放置凹槽均布在所述保温层的内表面。

可选地,同一所述加热单元上的相邻的所述放置凹槽内的所述加热丝之间通过连接加热丝串联,所述连接加热丝为直线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和第三加热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保温层和第二分保温层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将设置在石英玻璃管外部的加热部分设置成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所述加热单元,每个所述加热单元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实现了根据需要对石英玻璃管进行分区加热;每个所述加热单元上的加热丝的总长度较短,当接电加热时,温升需要时间短,提高了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升效率;每个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出现故障时,仅需要对相应的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进行更换即可,其他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仍然能正常工作,不需要更换,降低了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沿长度方向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加热单元上的保温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加热单元上的加热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能够实现对石英玻璃管分区加热,提高了加热单元的温升效率,降低了加热单元的更换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加热单元,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均包括保温层4,保温层4随形设置在石英玻璃管1的外部,保温层4靠近石英玻璃管1的面上设置有加热丝3;每一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上的加热丝3串联设置。不同的所述加热单元之间又采用并联的形式连接,此处的并联,是针对所述加热单元上的加热丝3组成的加热结构而言的,即不同的所述加热单元上的所述加热结构并联设置。使得每个所述加热单元为一个独立的加热个体。

每个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加热结构的端部连接电压端,采用220v或者380v电压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每一个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3进行独立加热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将设置在石英玻璃管1外部的加热部分设置成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所述加热单元,每个所述加热单元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实现了根据需要对石英玻璃管进行分区加热。每个所述加热单元上的加热丝3的总长度较短,当接电加热时,温升需要时间短,提高了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升效率。每个独立的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3出现故障时,仅需要对相应的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3进行更换即可,其他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丝3仍然能正常工作,不需要更换,降低了更换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保温层4靠近石英玻璃管1的面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放置凹槽2为沿石英玻璃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为了方便放置加热丝3,保温层4为弹性保温材质,优选地,保温层4为石棉保温层。加热丝3嵌入到所述石棉保温层中,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减少能源的损耗,保证加热温度,提高了温升效率和加热效果。

为了使得加热温度均匀,放置凹槽2均布在保温层4的内表面,此处所说的内表面,为保温层4靠近石英玻璃管1的面,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设置在放置凹槽2内的加热丝3的布置均匀,提高了加热温度的均匀程度。

为了便于更换维修,每个所述加热单元的保温层4均包括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拼接在石英玻璃管1的外部,形成对石英玻璃管1随形的保温结构。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此处的所述连接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的端面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或其他常用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上,实现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的连接定位,所述连接结构为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板及连接件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需要更换加热丝3时,将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分开,即可检测及更换有故障的加热丝3,方便快捷。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看清楚各部分结构,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分开了一段距离,实际使用安装时,第一分保温层41和第二分保温层42对拼在一起形成圆筒形保温层4。

其中,加热丝3为弹簧状的螺旋结构,提高加热效率。放置凹槽2包括容纳加热丝3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沿石英玻璃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容纳腔21的轴截面与所述螺旋结构的加热丝3的轴截面一致,实现对加热丝3的定位。

进一步的,放置凹槽2还包括开口腔22,开口腔22为沿石英玻璃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腔,开口腔22用于连通容纳腔21与石英玻璃管1的放置位置。具体的,开口腔22的宽度小于容纳腔21的轴截面直径,从而避免容纳腔21内的加热丝3掉出,提高对加热丝3的定位效果。

为了方便连接同一所述加热单元内的加热丝3,同一所述加热单元上的相邻的放置凹槽2内的加热丝3之间通过连接加热丝5串联,连接加热丝5为直线形结构,从而避免弯折处的加热丝3从放置凹槽2内弹出。同一所述加热单元内的加热丝3采用“s”形串联连接的形式,形成加热结构,嵌入石棉保温层中,使加热丝3与被加热表面的距离均匀,提高加热区域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加热单元a、第二加热单元b和第三加热单元c。第一加热单元a和第三加热单元c的加热温度为400摄氏度左右,第二加热单元b的加热温度为650摄氏度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加热丝3采用“s”形串联连接的形式,形成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结构,且加热丝3嵌入于所述石棉保温层中,其与被加热表面更好的贴合。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高温加热丝安装结构,不局限于圆柱形式或者平板形式,可根据加热物体表面随形设置,适用于管式炉和平板加热炉。加热丝安装结构分成若干所述加热单元,即模块化设置,能够对不同的模块分别控制和维护。保温层4的使用能够减少能耗,提高加热温升速度和加热区域的温度均匀性。不同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可以单独设置,使得不同的加热区域之间具有明显温度界面,能够进一步分离工艺过程中的杂质,提高最终产物的纯度。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