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4882发布日期:2021-06-02 00:0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纺织、钢铁、塑料等行业内对金属管道加热的设备有电磁感应加热辊。电磁加热辊是根据电磁感应加热金属的原理制成的加热辊。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内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回路所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或称感生电流)。这种电流是在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的。如果将金属物体置于磁场中,或把它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其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通常称为涡电流(简称涡流)。由于金属的电阻很小,涡电流一般都很大,因而金属块会很快的发热。这一现象一般称为涡流热效应。

与传统的导热油加热辊、电加热辊相比,电磁加热辊有温度高、温度均匀性好、易维护、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但是,现有的电磁加热筒还存在一些问题,加热辊筒的温度不好检测和感应线圈干扰导致不易控制等出现损坏影响辊筒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包括辊芯,所述辊芯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线缆安装通孔,所述辊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和电磁加热筒,所述第二绝缘筒与石英陶瓷筒之间的位置均匀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电磁加热筒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所述电磁加热筒的设置有左侧封板和右侧封板,所述左侧封板和右侧封板上设置有供辊芯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分别通过两轴承连接在辊芯上;所述石英陶瓷筒的筒壁外侧轴向设置有多个槽孔,每一所述槽孔内均布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槽孔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和第二绝缘筒由无机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筒的筒壁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绝缘筒的筒壁厚度为10-15mm。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和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引至线缆安装通孔内并从线缆安装通孔内穿过至辊芯外侧电性外部控制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筒的筒壁厚度为3-6mm,所述第二屏蔽筒的筒壁厚度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筒的外侧设置有供感应线圈安装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设置于电磁加热筒的内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中辊体包括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和电磁加热筒;第一屏蔽筒和第二屏蔽筒起到屏蔽抗干扰的作用,石英陶瓷筒能够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感应线圈温度过高造成损坏;电磁加热筒旋转切割磁场线进行加热;石英陶瓷筒的筒壁外侧轴向设置有多个槽孔,每一槽孔内均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多个传感器精确测量的的电磁加热筒内侧的温度,以便及时进行控温,防止温度过高,精确测温,温度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的盘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辊体;2、辊芯;3、线缆安装通孔;4、第一屏蔽筒;5、第一绝缘筒;

6、第二屏蔽筒;7、第二绝缘筒;8、石英陶瓷筒;9、电磁加热筒;10、感应线圈;11、左侧封板;12、右侧封板;13、槽孔;14、温度传感器;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和图2,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包括辊体1,所述辊体1包括辊芯2,所述辊芯2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线缆安装通孔3,所述辊芯2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筒4、第一绝缘筒5、第二屏蔽筒6、第二绝缘筒7、石英陶瓷筒8和电磁加热筒9,所述第二绝缘筒7与石英陶瓷筒8之间的位置均匀缠绕有感应线圈10,所述感应线圈10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电磁加热筒8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所述电磁加热筒8的设置有左侧封板11和右侧封板12,所述左侧封板11和右侧封板12上设置有供辊芯2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分别通过两轴承15连接在辊芯2上;所述石英陶瓷筒8的筒壁外侧轴向设置有多个槽孔13,每一所述槽孔13内均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槽孔13内壁相接触。可行的,在使用时,电磁加热筒9通过一驱动装置和一传动装置来进行驱动电磁加热筒9旋转以切割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线,从而电磁加热筒9产生热能,起到加热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筒5和第二绝缘筒7由无机复合材料制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筒5的筒壁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绝缘筒7的筒壁厚度为10-15m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圈10和温度传感器14的接线端引至线缆安装通孔3内并从线缆安装通3孔内穿过至辊芯2外侧电性外部控制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筒4的筒壁厚度为3-6mm,所述第二屏蔽筒6的筒壁厚度为5-10m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筒7的外侧设置有供感应线圈10安装的凹槽,感应线圈10缠绕在凹槽内,不易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筒4、第一绝缘筒5、第二屏蔽筒6、第二绝缘筒7、石英陶瓷筒8设置于电磁加热筒8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包括辊芯,所述辊芯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线缆安装通孔,所述辊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和电磁加热筒,所述第二绝缘筒与石英陶瓷筒之间的位置均匀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电磁加热筒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所述电磁加热筒的设置有左侧封板和右侧封板,所述左侧封板和右侧封板上设置有供辊芯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分别通过两轴承连接在辊芯上;所述石英陶瓷筒的筒壁外侧轴向设置有多个槽孔,每一所述槽孔内均布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槽孔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筒和第二绝缘筒由无机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筒的筒壁厚度为5-10mm,所述第二绝缘筒的筒壁厚度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和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引至线缆安装通孔内并从线缆安装通孔内穿过至辊芯外侧电性外部控制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筒的筒壁厚度为3-6mm,所述第二屏蔽筒的筒壁厚度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筒的外侧设置有供感应线圈安装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设置于电磁加热筒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辊,包括辊体,辊体包括辊芯,辊芯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线缆安装通孔,辊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筒、第一绝缘筒、第二屏蔽筒、第二绝缘筒、石英陶瓷筒和电磁加热筒,第二绝缘筒与石英陶瓷筒之间的位置均匀缠绕有感应线圈,石英陶瓷筒的筒壁外侧轴向设置有多个槽孔,每一槽孔内均布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槽孔内壁相接触;电磁加热筒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辊芯外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屏蔽筒和第二屏蔽筒起到屏蔽抗干扰的作用,石英陶瓷筒能够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感应线圈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多个传感器精确测量的的电磁加热筒内侧的温度,以便及时进行控温,防止温度过高,精确测温,温度更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倪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华尔成电磁加热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