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03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微型发声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的微型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移动电话的音乐欣赏这一功能,其声音的音质效果更是人们追求的热点,由此,运用在便携设备中的微型发声器件的发展也相应加快。相关技术的微型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固定在所述盆架上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所述盆架上的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上的磁碗和位于所述磁碗内的磁钢。然而,相关技术的微型发声器件因其盆架占用较大空间,使得整个微型发声器件在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其磁路系统的体积受到较大限制,从而使得相关技术的微型发声器件的灵敏度等性能受到局限。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微型发声器件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微型发声器件。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设有引线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和由所述球顶部弯折延伸的折环部。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板和置于所述下板中央的第一磁体部及环绕所述第一磁体部设置并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中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中。其中,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球顶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引线位于所述下板与所述折环部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部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第二磁体部互不相连,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二磁体部上的环状第二极片,所述振膜的正投影面不超出所述下板的轮廓范围。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上的环状的垫片,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垫片上。优选的,所述折环部包括向远离所述第二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由所述凹陷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垫片上。优选的,所述垫片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引线槽,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槽延伸至外部电路。优选的,所述第二极片在垂直于所述下板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磁体部,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上。优选的,所述折环部包括向远离所述第二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由所述凹陷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槽延伸至外部电路。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一极片,所述球顶部与所述第一极片相隔一定距离。优选的,所述微型发声器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振膜上的前盖,所述前盖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孔。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装配简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部分立体结构图。图4为沿图I中A-A线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型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部分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一种磁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二种磁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第三种磁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_4所不,一种微型发声器件10,其包括振动系统I和磁路系统2。振动系统I包括振膜11和驱动振膜11振动的设有引线121的音圈12。振膜11包括球顶部111和由球顶部111弯折延伸的折环部112。磁路系统2包括下板21和置于下板21中央的第一磁体部221及环绕第一磁体部221设置并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磁体部222,第一磁体部221和第二磁体部222中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这种结构使得第一磁体部221与第二磁体部222之间形成磁间隙(未标号),音圈12通过振膜11悬置在磁间隙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部221和第二磁体部222都为永磁体。第二磁体部222可以为一个环状的整体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中,第二磁体部222设为若干个且每个第二磁体部互不相连的分体结构,这里具体设为四个。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是没有盆架(未图示)结构的,因此,振膜11的折环部112固定在磁路系统2上,使音圈12悬置于磁间隙中,并且使球顶部111与第一磁体部221相隔一定距离,从而为振膜11提供了振动空间。而引线121则位于下板21与折环部112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磁路系统是指能产生磁场,且产生的磁场可受系统中的元件影响的各元件的组合。所谓下板,不仅限于板状的,也可以是具有侧壁的碗状体,S卩,具有平板及由平板延伸的侧壁,只要具有放置磁体部(如磁钢)的底板的元件都可称之为下板。[0031]更优的,磁路系统2还设置贴设在第二磁体部222上的环状第二极片232。当然,第二极片232也可以跟着第二磁体部222的形状设置呈若干个互不相连的分体结构。振膜11的正投影面不超出下板21的轮廓范围,即振膜11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下板21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正投影面是指垂直于下板21方向上的投影面。当然,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中所说的下板21的面积是指下板21在水平放置时其外轮廓在水平面上所围成的面的面积,而非下板21本身的实际面积。引线121的位置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是一种新结构,其所置的位置使得引线121更容易固定,而且不易折断,提高了微型发声器件10的可靠性。振膜11的折环部112固定在磁路系统2上,可以是固定在第二极片232上,也可以是固定在第二磁体部222上,只要能使音圈12悬置于磁间隙中而使振膜振动起来,也就是使球顶部111与第一磁体部221相隔一定距离,从而使球顶部111有振动空间。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还可以设置盖设在振膜11上的前盖3,前盖3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孔31。 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的振膜11固定方式具体以两种实施例作为进一步说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3-4所示,具体的,磁路系统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极片232上的环状的垫片24,振膜11的折环部112固定在垫片24上。因为垫片24的设置,使得振膜11被固定的位置比第一磁体部221的位置高,因此使得振膜11的球顶部111与第一磁体部221相隔了一定距离,也即为振膜11提供了振动空间。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磁路系统2也可以设置贴设在第一磁体部221上的第一极片231,垫片24使振膜11被固定的位置比第一极片231的位置高,使球顶部111与第一极片231相隔一定距离。本实施方式中,振膜11是固定在垫片24上,而垫片24位于第二极片232上,也就是说振膜11是通过垫片24间接固定在第二极片232上。而此时,引线121位于折环部112与第二极片232之间。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因没有盆架结构,简化的装配工艺,而且在同样体积的情况下,其磁路系统2则可以做到最大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磁路系统2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微型发声器件10的灵敏度,改善了其声学性能。为了更大程度的提高微型发声器件10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更优的,折环部112包括向远离第二极片232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121和由凹陷部1121延伸的固定部1122,固定部1122固定在垫片24上,引线121则位于凹陷部1121与第二极片232之间。凹陷部1121则为振膜11提供了更大的振动空间,进一步避免了振膜11振动时撞击到第一极片231。垫片24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引线槽241,引线121通过引线槽241延伸至外部电路。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极片231与垫片24也可为一体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微型发声器件10的磁路系统2没有设置垫片24,第二极片232在垂直于下板21的方向上高于第一磁体部221,振膜11的折环部112直接固定在第二极片232上。而引线槽241则是开设在第二极片232上。因为第二极片232高于第一磁体部221,因此当折环部112固定在第二极片232上即为球顶部111提供了振动空间。具体的,振膜11则是通过折环部112的固定部1122直接固定在第二极片232上。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磁路系统2也可设置贴设在第一磁体部221上的第一极片231,并且第二极片232在垂直于下板21的方向上高于第一极片231,使球顶部111与第一极片231相隔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10中,因为第一磁体部221和第二磁体部222中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因此有如下三种结构,参图6,第一磁体部221和第二磁体部222都为永磁体。参图7,第一磁体部221为永磁体,第二磁体部222为非永磁体。参图8,第二磁体部222为永磁体,第一磁体部221为非永磁体。当然,上述三种结构中,可以在第一磁体部221和第二磁体部222上都贴设极片,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个上贴设极片,这都是可行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省去了盆架结构,使得装配工艺简单, 而且在同样体积的产品中,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磁路系统可以做到最大化,极大提高了磁路系统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的灵敏度,改善了声学性能。引线的位置使得其更容易被固定且不易折断,提高了微型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另外,相关技术的微型发声器件为了增强磁路驱动力,只是加大磁路系统,但必须有盆架结构。而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省去了盆架结构,在同样体积的情况下将磁路系统做到更大化,克服了技术偏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设有引线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和由所述球顶部弯折延伸的折环部,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板和置于所述下板中央的第一磁体部及环绕所述第一磁体部设置并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中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球顶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引线位于所述下板与所述折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部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第二磁体部互不相连,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二磁体部上的环状第二极片,所述振膜的正投影面不超出所述下板的轮廓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上的环状的垫片,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垫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包括向远离所述第 二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由所述凹陷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垫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引线槽,所述弓I线通过所述弓I线槽延伸至外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在垂直于所述下板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磁体部,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包括向远离所述第二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和由所述凹陷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引线槽,所述弓I线通过所述弓I线槽延伸至外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一极片,所述球顶部与所述第一极片相隔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声器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振膜上的前盖,所述前盖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设有引线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和折环部。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板和位于所述下板中央的第一磁体部及环绕所述第一磁体部设置并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中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中。其中,所述振膜的折环部固定在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球顶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引线位于所述下板与所述折环部之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装配简单,灵敏度更高,声学性能更好。
文档编号H04R9/02GK202799127SQ20122042757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李林珍, 张 雄 申请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