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动态图像编辑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739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动态图像编辑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动态图像编辑程序,尤其涉及一种编辑由多台相机同时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而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提高编辑作业效率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具备:存储构件,存储依次输入的多个动态图像;检测构件,使用该存储构件存储的多个动态图像来检测场景被切换的图像;及动态图像索引信息制作构件,制作该检测构件检测出的图像而作为动态图像索引信息。而且,通过动态图像索引信息,即使不看所有动态图像也能够大致了解一系列的动态图像的内容,并且能够节省动态图像中的场景被切换的图像的检索工时,提高了动态图像的剪切、加工转换处理、附加索引等作业的效率。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多个图像来进行所谓“超广角照片合成”、“噪声去除”及“动态范围扩展”的图像合成技术。“超广角照片合成”是将分割拍摄的照片(图像)合成为无接口的自然的一张照片的图像合成,相当于全景图像合成处理,“噪声去除”是将连续拍摄的相同构图的照片进行重合而去除噪声的图像合成,“动态范围扩展”是对明暗差强烈的被摄体以不同的曝光进行摄影的两张照片进行合成,由此制作不存在全白或全黑的动态范围较广的照片的图像合成,所述图像合成均为公知技术。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图像合成装置根据合成源的图像文件的附属数据(“相机信息”、“摄影日期”、“透镜信息”、“曝光信息”、“透镜焦距”等)而抽取合成中需要的多个图像,由所抽取的多个图像来生成合成图像(全景图像等),并且对所生成的合成图像的文件(合成图像文件)附加合成源的图像文件的附属数据。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能够从来自多台相机装置的影像中选择所希望的影像的相机系统。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相机系统具有:多台相机装置,将基于摄像的影像信号进行分包并输出;及中继装置,与多台相机装置连接,并将从多台相机装置传送的影像信号进行中继,中继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根据同步信号在多台相机装置之间被进行同步的各个影像信号;及开关部,用于根据来自切换/选择控制部的命令从由多台相机装置输出的被进行分包的影像信号中选择对应于命令输入的影像信号并输出。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来自多台相机装置的影像数据合成到一个画面并输出到显示器,由此用户能够辨识多台相机装置的影像,并能够从显示器的影像中选择所希望的影像。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3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303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593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自动制作动态图像索引信息,因此编辑人员即使不看所有动态图像,也能够大致了解一系列的动态图像的内容,并且能够节省动态图像中的场景被切换的图像的检索工时,由此能够提高编辑作业的效率,但无法实现编辑作业的自动化。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根据图像文件的附属数据来抽取全景图像等的合成中需要的多个图像,并由所抽取的多个图像生成合成图像,但并不是进行由多台相机同时拍摄的动态图像的编辑,根本没有有关动态图像的记载。

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构成相机系统的中间装置与多台相机装置连接,且对从多台相机装置传送的影像信号进行中继的装置,是若从相当于视频直播切换器的控制面板的切换/选择控制部被输入用于选择或切换作为播放等的影像而输出的相机影像的命令,则从由多台相机装置输出的被进行分包的影像信号中选择对应于命令输入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后级相机控制系统的装置,并不是在拍摄结束之后编辑由多台相机装置拍摄的多个影像的装置。另外,中间装置将从多台相机装置传送的影像信号进行中继,因此需要实时获取由多台相机装置拍摄的所有影像。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编辑由多台相机同时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而制作一个动态图像时能够按照编辑人员的意图自动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动态图像编辑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具备:实时观察图像获取部,由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于可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多台相机,并从多台相机获取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显示部,显示由实时观察图像获取部获取的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操作部,通过手动操作来切换显示于显示部的实时观察图像;操作履历记录部,记录表示操作部中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及动态图像编辑部,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进行动态图像编辑,所述动态图像编辑根据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和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操作履历信息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若一边看显示于显示部的实时观察图像,一边手动操作操作部而进行实时观察图像的切换等操作,则将表示该操作部中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若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则根据由多台相机分别同时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和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操作履历信息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由此,在编辑由多台相机同时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而制作一个动态图像时,无需重新进行基于手动的编辑操作,而能够自动地进行动态图像编辑,且使用动态图像摄像时的操作履历信息来进行动态图像编辑,因此能够按照操作人员(编辑人员)的意图进行动态图像编辑。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具备动态图像记录部,所述动态图像记录部记录由动态图像编辑部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一个动态图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动态图像编辑部在每一次动态图像重放时进行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并且使已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由此,在记录于动态图像记录部之前能够确认已编辑的动态图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操作部接受将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与在动态图像编辑部中使用的一个动态图像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进行选择的操作,操作履历信息包括操作时的时间代码和将在动态图像编辑部中使用的一个动态图像进行确定的信息,动态图像编辑部包括如下动态图像编辑,即,根据操作履历信息来选择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任一个动态图像,并拼接所选择的动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式,若手动操作操作部而切换实时观察图像,则能够选择与被切换的实时观察图像对应的一个动态图像,并按时间顺序拼接所选择的动态图像而生成一个动态图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操作部接受将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同时显示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进行确定,且将表示所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各个帧的帧形状及帧位置的布局进行确定的操作,显示部以所确定的布局来显示与由操作部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操作履历信息包括表示由操作部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信息及表示所确定的布局的布局信息,动态图像编辑部包括如下动态图像编辑,即,根据操作履历信息来确定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同时显示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且按照所确定的布局来合成所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式,若手动操作操作部而进行将表示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各个帧的帧形状及帧位置的布局进行确定的操作,则在显示部中显示与表示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各个帧的帧形状及帧位置的布局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多重实时观察图像),并能够进行如下动态图像编辑,即,选择与该多重实时观察图像对应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并按照所确定的布局而合成所选择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具备动态图像获取部,所述动态图像获取部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从多台相机获取所有多个动态图像,或者根据操作履历信息从多台相机仅获取多个动态图像中的、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动态图像。在前者的情况下,获取编辑源的所有动态图像,因此在用动态图像编辑装置来保存编辑源的所有动态图像的情况下是优选的,在后者的情况下,仅获取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动态图像,因此存在不产生无用的通信等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显示部及操作部由触摸面板构成,所述触摸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检测显示面板上的被触摸的坐标的操作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实时观察图像的区域和显示操作用图标按钮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显示部及操作部由触摸面板构成,所述触摸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检测显示面板上的被触摸的坐标的操作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实时观察图像的区域和显示操作用图标按钮的区域,操作用图标按钮包括用于选择布局的布局按钮。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优选显示部及操作部由触摸面板构成,所述触摸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检测显示面板上的被触摸的坐标的操作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实时观察图像的区域,操作部根据显示实时观察图像的各个帧区域之间的滑动操作来命令调换所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布局内的帧位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中,多台相机包括云台(pan&tilt)相机,所述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具备:云台操作部,对云台摄像机进行远程操作;及驱动指令输出部,按照云台操作部中的操作,将驱动指令输出到云台摄像机。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包括:从可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多台相机,由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获取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的步骤;使所获取的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步骤;由操作部中的手动操作来切换显示于显示部的实时观察图像的步骤;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中,将表示操作部中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步骤;及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进行根据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和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操作履历信息来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中,还包括将已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一个动态图像记录于动态图像记录部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中,优选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步骤在每一次动态图像重放时进行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并且使已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显示于显示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中,基于操作部的手动操作包括将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与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一个动态图像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进行选择的操作,操作履历信息包括操作时的时间代码和将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一个动态图像进行确定的信息,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步骤包括如下动态图像编辑,即,根据操作履历信息来选择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任一个动态图像,并拼接所选择的动态图像。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中,基于操作部的手动操作包括将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同时显示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进行确定,且将表示所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各个帧的帧形状及帧位置的布局进行确定的操作,在使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步骤中,以确定的布局来显示与由操作部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操作履历信息包括表示由操作部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的信息及表示所确定的布局的布局信息,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步骤包括如下动态图像编辑,即,根据操作履历信息来确定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的同时显示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且按照所确定的布局来合成所确定的两个以上的动态图像。

又一方式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动态图像编辑程序,其使具备无线通信部、显示部、操作部及计算机的便携式终端作为由可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多台相机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而发挥功能,所述动态图像编辑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经由无线通信部,从多台相机获取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的功能;在显示部显示所获取的一至多个实时观察图像的功能;由基于操作部的手动操作来切换显示于显示部的实时观察图像的功能;将表示操作部中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功能;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功能,所述动态图像编辑根据由多台相机分别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和记录于操作履历记录部的操作履历信息来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在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记录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方式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多台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像中,若一边看实时观察图像,一边手动操作操作部而进行实时观察图像的切换等操作,则记录表示该操作部中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在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根据由多台相机同时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和所记录的操作履历信息来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因此在动态图像编辑时无需重新进行基于手动的编辑操作,而能够自动进行动态图像编辑,并且使用动态图像摄像时的操作履历信息来进行动态图像编辑,因此能够按照编辑人员的意图进行动态图像编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的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相机10a的内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智能手机的显示画面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在相机台数为3台、2台及1台的情况下可以分别选择的布局的图。

图6是表示在将三个实时观察图像进行多重实时观察显示的规定布局内调换了三个实时观察图像的帧的帧位置时所得到的帧位置的组合的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多重实时观察显示的显示区域的放大图,尤其是为了说明实时观察图像的帧位置的调换而使用的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多重实时观察显示的显示区域的放大图,尤其是在显示有一个实时观察图像的情况下,为了说明一个实时观察图像的切换而使用的图。

图9是表示记录于存储部的日志文件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进行图10中的动态图像编辑的步骤的详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被编辑的动态图像与动态图像内的各个帧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动态图像编辑程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包含动态图像编辑装置的系统>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的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系统由可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多个(本例中为3台)相机10a、10b、10c和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本例中为智能手机)100构成。

相机10a为云台摄像机,相机10b、10c为不具有云台功能的普通相机。另外,多台相机并不限定于上述种类的相机,可以包括数码摄像机,也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相机。总之,只要是至少可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相机,则也可以是任意的相机。

图1所示的相机10a主要具有:相机主体12;底座14;保持部16,固定于底座14,且将摄像部20保持成转动自如;及球形罩18,覆盖摄像部20。

底座14配设成以相机主体12的垂直方向z的轴为中心旋转自如,通过平摇驱动部34(图2)以垂直方向z的轴为中心旋转。

保持部16具有与水平方向x的轴设置于同轴上的齿轮16a,从俯仰驱动部36(图2)经由齿轮16a而传递驱动力,由此使摄像部2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俯仰动作)。

球形罩18为防尘及防滴用罩,为了使摄像部20的光学性能不发生变化,而与摄像部20的光轴方向l无关,优选为将水平方向x的轴与垂直方向z的轴的交点作为曲率中心的恒定壁厚的球壳形状。

并且,优选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三脚架安装部(三脚架螺孔等)。

相机10a上设置有命令摄像开始的摄像开始按钮19、电源开关(未图示)及无线通信部50(图2)等,相机10a经由无线通信部50,与智能手机1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100接收各种操作用指令信号,并且,将表示拍摄到的实时观察图像的图像数据等发送到智能手机100。

并且,相机10b、10c虽然未设置有云台功能,但是在具有与智能手机1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这一点上是与相机10a相通的。

并且,相机10a~10c具有在拍摄动态图像时将以smpte(societyofmotionpictureandtelevisionengineers)制定的标准规格的时间代码(smpte时间代码)对应于动态图像的各个帧而记录的功能。其中,smpte时间代码使用于动态图像的同步及编辑等中,表示动态图像的各个帧的拍摄时刻。并且,智能手机100的smpte时间代码和相机10a~10c的smpte时间代码可以是同步,并且,智能手机100能够使由相机10a~10c拍摄的动态图像的smpte帧速率一致,能够将smpte开始帧设定为“0:00:00:00”。

<相机10a(云台摄像机)>

图2是表示相机10a的内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该相机10a能够拍摄静止图像及动态图像,但是以下对拍摄动态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

相机10a大致具备摄像部20、云台装置30、控制部40及无线通信部50。

摄像部20具有成像透镜22及成像元件24等。成像透镜22由定焦透镜或变焦透镜构成,使被摄体像成像于成像元件24的成像面上。另外,成像透镜22中所包含的聚焦透镜、变倍透镜(变焦透镜的情况)及光圈23分别由透镜驱动部26驱动。

本例的成像元件24是按每一个像素红(r)、绿(g)、蓝(b)这3原色的原色滤色器以规定的图案排列(拜耳排列、g条纹r/g完整方格、x-trans(注册商标)排列、蜂窝状排列等)的彩色成像元件,由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构成。另外,并不限定于cmos型图像传感器,也可以是ccd(chargecoupleddevice)型图像传感器。

成像元件24由具有垂直驱动器及水平驱动器等的cmos驱动器28、以及定时信号发生器(tg)29驱动,从成像元件24读取与被摄体光的入射光量相应的像素信号(与蓄积在每一个像素中的信号电荷对应的数字信号)。

如图1所示,云台装置30具备使摄像部20相对于相机主体12向水平方向(平摇方向)旋转的平摇机构以及向垂直方向(俯仰方向)转动的俯仰机构(以下称为“云台机构”)32、平摇驱动部34及俯仰驱动部36等。云台机构32具有检测平摇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原位传感器(例如接近开关)、检测俯仰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原位传感器。

平摇驱动部34及俯仰驱动部36具有分别包括步进电机的平摇电机及俯仰电机、以及分别驱动这些电机的电机驱动器,对云台机构32输出驱动力,并驱动云台机构32。

控制部40主要具备信号处理部41、摄像控制部42、透镜控制部43、云台控制部44及摄影技法控制部46。

信号处理部41对从摄像部20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偏移处理、包括白平衡校正及灵敏度校正的增益/控制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去马赛克处理(颜色插值处理)、rgb/yc转换处理等信号处理。其中,去马赛克处理是从与单板式彩色成像元件的滤色器排列对应的马赛克图像按每一个像素算出所有颜色信息的处理,也称为同步处理。例如是包括rgb三色滤色器的成像元件的情况下,从包括rgb的马赛克图像按每一个像素算出rgb所有颜色信息的处理。并且,rgb/yc转换处理是由已进行去马赛克处理的rgb图像数据生成亮度数据y、色差数据cb、cr的处理。

摄像控制部42是指示经由cmos驱动器28、tg29而排出蓄积在成像元件24的每一个像素的电容器中的电荷、或者读取与蓄积在电容器中的电荷对应的信号等的部分,进行动态图像的摄像控制。

透镜控制部43是经由透镜驱动部26而控制成像透镜22中所包含的聚焦透镜、变倍透镜及光圈23的部分,进行使聚焦透镜移动到对焦位置的自动对焦(af)控制等。将与af区域对应的数字信号的高频成分的绝对值进行累计,检测该累计的值(af评价值)成为最大的对焦位置,使聚焦透镜移动到检测到的对焦位置,由此进行af控制。

云台控制部44是控制云台装置30的部分,其将从智能手机100经由无线通信部50及摄影技法控制部46(电机驱动指令输入部)输入的电机驱动指令输出到云台机构32的平摇驱动部34及俯仰驱动部36。

摄影技法控制部46为了实现所希望的动态图像的拍摄而输出控制透镜控制部43及云台控制部44的指令信号。

角度检测部48是分别检测云台机构32的平摇角度及俯仰角度的部分,具有:第1计数器,将用于驱动平摇驱动部34的平摇电机的脉冲信号的数量进行可逆计数(计数);及第2计数器,将用于驱动俯仰驱动部36的俯仰电机的脉冲信号的数量进行可逆计数,在第1计数器及第2计数器中,分别根据设置于云台机构32的检测平摇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原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及检测俯仰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原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数值复位到零或者预设有规定值。从而,计数值复位或预设后的第1计数器的计数值及第2计数器的计数值分别对应于云台机构32的平摇角度(平摇位置)及俯仰角度(俯仰位置)。

无线通信部50(信息输出部、实时观察图像输出部)是与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等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部分,与访问点(例如智能手机100或路由器)之间构成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通过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100接收各种操作用命令输入,并且将由角度检测部48检测到的表示平摇角度及俯仰角度的角度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100。并且,无线通信部50能够将由摄像部20拍摄动态图像且由信号处理部41处理的图像(实时观察图像)发送到智能手机100,进而,能够将由摄像部20拍摄动态图像的记录用动态图像发送到智能手机100。由此,能够将记录用动态图像记录于智能手机100的内部或外置记录介质(记录部),并能够将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智能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21的实时观察图像的显示区域。

操作部60包括设置于相机主体12的摄像开始按钮19(图1)、电源开关等,能够进行与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操作用命令输入相同的操作用命令输入。

显示部61作为显示实时观察图像、重放图像等的显示部而发挥功能,并且与操作部60协同作用,作为菜单画面的显示、用于设定/输入各种参数的用户界面部(ui部)而发挥功能。

存储器62包括成为临时存储所拍摄的动态图像的存储区域、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等的作业用区域的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以及存储拍摄用程序及控制中需要的各种数据等的rom(readonlymemory)、记录所拍摄到的动态图像的闪存rom等记录部。

<动态图像编辑装置>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云台操作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例中,在通用智能手机中安装有后述动态图像编辑程序的智能手机100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而发挥功能。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的构成要件,具备无线通信部110、显示输入部(触摸面板)120、通话部130、操作部140、相机部141、存储部(动态图像记录部)150、外部输入输出部160、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接收部170、动作传感器部180、电源部190及主控制部101。并且,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功能,具备经由基站装置bs和移动通信网nw进行移动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

无线通信部110按照主控制部101的命令,对容纳于移动通信网nw的基站装置bs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该无线通信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各种文件数据、电子邮件数据等的收发以及web数据或流数据等的接收。本例中,智能手机100的无线通信部110与工作站(例如相机10a~10c)、访问点(例如路由器)之间构成无线lan,对相机10a~10c发送各种操作用命令输入,或者从相机10a~10c接收实时观察图像、记录用动态图像等。

触摸面板120通过主控制部101的控制而显示实时观察图像和文字信息等来视觉性地向用户传递信息,并且检测用户对所显示的信息的操作,所述触摸面板具备显示面板121(显示部)和操作面板122(操作部)。在欣赏3d图像的情况下,优选显示面板121为3d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21将lcd(liquidcrystaldisplay)、oeld(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等用作显示设备。

操作面板122是以能够视觉辨认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面上的图像的方式载置,并检测通过用户的手指或尖笔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坐标的设备。若通过用户的手指或尖笔来操作该设备,则将因操作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输出至主控制部101。接着,主控制部101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显示面板121上的操作位置(坐标)。

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21和操作面板122成为一体而构成触摸面板120,配置成操作面板122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21。采用该配置时,操作面板122可以对显示面板121以外的区域也具备检测用户操作的功能。换言之,操作面板122可以具备针对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显示区域)、及针对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外缘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非显示区域)。

另外,可以使显示区域的大小和显示面板121的大小完全一致,但无需一定要使两者一致。并且,操作面板122可以具备外缘部分和除此以外的内侧部分这两个感应区域。而且,外缘部分的宽度按照框体102的大小等而可以适当地设计。此外,作为在操作面板122中采用的位置检测方式,可以举出矩阵开关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还可以采用任意方式。

通话部130具备扬声器131和麦克风132,所述通话部将通过麦克风132输入的用户的语音转换成能够在主控制部101中处理的语音数据并输出至主控制部101,或者对通过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接收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并从扬声器131输出。并且,如图1所示,例如,能够将扬声器131及麦克风132搭载于与设置有触摸面板120的面相同的面。

操作部140为使用键开关等的硬件键,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例如,操作部140搭载于智能手机100的框体102的显示部的下部、下侧面,是若手指等按下则开启,若手指离开则通过弹簧等的复原力而成为关闭状态的按钮式开关。

存储部150存储主控制部101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与通信对方的名称、电话号码等建立了对应关联的地址数据、收发的电子邮件的数据、通过web浏览下载的web数据以及已下载的内容数据,并且临时存储流数据等。并且,存储部150由智能手机内置的内部存储部151和具有装卸自如的外部存储器用的插槽的外部存储部152构成。另外,构成存储部150的各内部存储部151和外部存储部152使用闪存类型(flashmemorytype)、硬盘类型(harddisktype)、微型多媒体卡类型(multimediacardmicrotype)、卡类型的存储器(例如microsd(注册商标)存储器等)、ram(randomaccessmemory)、rom(readonlymemory)等存放介质来实现。

外部输入输出部160起到与连结于智能手机100的所有外部设备的接口的作用,用于通过通信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1394等)或网络(例如因特网、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红外线通信(infrareddataassociation:irda)(注册商标)、uwb(ultrawideband)(注册商标)、紫蜂(zigbee)(注册商标)等)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

作为与智能手机100连结的外部设备,例如有:有/无线头戴式耳机、有/无线外部充电器、有/无线数据端口、经由卡插槽连接的存储卡(memorycard)或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uim(useridentitymodule)卡、经由音频/视频i/o(input/output)端子连接的外部音频/视频设备、无线连接的外部音频/视频设备、有/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有/无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有/无线连接的pda、有/无线连接的耳机等。外部输入输出部能够将从这种外部设备接收到传送的数据传递至智能手机100内部的各构成要件,或者将智能手机100内部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

gps接收部170按照主控制部101的命令,接收从gps卫星st1~stn发送的gps信号,并执行基于接收到的多个gps信号的定位运算处理,检测由该智能手机100的纬度、经度、高度构成的位置。gps接收部170在能够从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例如,无线lan)获取位置信息时,还能够使用该位置信息来检测位置。

动作传感器部180例如具备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按照主控制部101的命令,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作。通过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作来检测智能手机100的运动方向、加速度。该检测结果输出至主控制部101。

电源部190按照主控制部101的命令,向智能手机100的各部供给电池(未图示)中蓄积的电力。

主控制部101具备微处理器,按照存储部15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进行动作,统一控制智能手机100的各部。并且,主控制部101为了通过无线通信部110进行语音通信、数据通信而具备控制通信系统的各部的移动通信控制功能和应用处理功能。

应用处理功能通过主控制部101按照存储部150所存储的应用软件进行动作来实现。作为应用处理功能,例如有控制外部输入输出部160而与对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红外线通信功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电子邮件功能、浏览web页的web浏览功能等。

并且,主控制部101具备根据接收数据、已下载的流数据等图像数据(动态图像的数据)将影像显示于触摸面板120等的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功能是指主控制部101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对该解码结果实施图像处理并将图像显示于触摸面板120的功能。

而且,主控制部101执行对显示面板121的显示控制、以及检测通过操作部140、操作面板122进行的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控制。

通过执行显示控制,主控制部101显示用于启动应用软件的图标或滚动条等软件键,或者显示用于创建电子邮件的窗口。另外,滚动条是指针对无法完全收进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的较大的图像等,用于接受使图像的显示部分移动的命令的软件键。

并且,通过执行操作检测控制,主控制部101检测通过操作部140进行的用户操作,或者通过操作面板122来接受对上述图标的操作或对上述窗口的输入栏的字符串的输入,或者接受通过滚动条进行的显示图像的滚动请求。

而且,通过执行操作检测控制,主控制部101判定对操作面板122操作的位置是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显示区域),还是除此以外的与显示面板121不重叠的外缘部分(非显示区域),并具备控制操作面板122的感应区域或软件键的显示位置的触摸面板控制功能。

并且,主控制部101还能够检测对操作面板122的手势操作,并按照检测出的手势操作来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手势操作并非是以往的简单的触摸操作,而是表示利用手指等描绘轨迹、或者同时指定多个位置、或者组合这些并对多个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描绘轨迹的操作。

相机部141是使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或ccd(charge-coupleddevice)等成像元件来进行电子摄像的数码相机。

并且,相机部141能够通过主控制部101的控制,将通过摄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例如jpeg(jointphotographiccodingexpertsgroup)等压缩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在存储部150、或者通过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无线通信部110进行输出。

在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中,相机部141搭载于与触摸面板120相同的面,但相机部141的搭载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搭载于显示输入部120的背面、或者搭载有多个相机部141。另外,在搭载有多个相机部141的情况下,还能够切换用于摄像的相机部141来单独进行拍摄、或者同时使用多个相机部141来进行拍摄。

并且,相机部141能够利用于智能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例如,能够在显示面板121上显示利用相机部141获取的图像、或者作为操作面板122的操作输入之一而利用相机部141的图像。并且,在gps接收部170检测位置时,还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来检测位置。而且,还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不使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与3轴加速度传感器同时使用,来判断智能手机100的相机部141的光轴方向和判断当前的使用环境。当然,还能够在应用软件内利用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

在本例中,经由网络等下载用于操作相机10a~10c的应用软件(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程序)并存储于存储部150,通过智能手机100的应用处理功能,使主控制部101按照所下载的应用软件进行动作,由此使通用的智能手机100作为用于自动编辑由多台相机10a~10c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而发挥功能。

[智能手机的显示画面]

图4是表示智能手机100的显示画面的实施方式的图。

智能手机100具有包括显示面板121和操作面板122的触摸面板120(参考图3),显示面板121的触摸面为显示画面。

如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121上设置有:显示区域121a,显示实时观察图像;显示区域121b,显示表示动态图像的帧的布局的图标按钮(布局按钮);及显示区域121c,显示包括上下按钮控件的对话框,所述上下按钮控件设定使用于动态图像编辑中的一个或多台相机的台数。并且,在显示面板121上显示有包括表示上下左右的方向键和中心键的图标的多功能键的十字键124、命令摄像开始的摄像开始按钮(图标按钮)125、以及选择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摄像的选择按钮(图标按钮)126。

主控制部101(显示控制部)将从相机10a~10c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实时观察图像获取部)接收的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此时,主控制部101按照由表示显示于显示区域121b的布局的图标按钮来选择的布局,将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在图4所示例中,表示5个布局的图标按钮中的从左第2个图标按钮(用粗框显示的图标按钮)被操作,由于选择了从左第2个图标按钮所示的布局,因此主控制部101按照从左第2个图标按钮表示的布局,将三个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由上下按钮控件来增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c的对话框内的数字,由此能够选择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相机的台数,并且,根据所选择的相机的台数,表示显示于显示区域121b的布局的图标按钮也发生变化。另外,关于相机的台数和对应于台数的帧的布局的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

并且,若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的实时观察图像中的任一个被触摸操作,则被触摸操作的实时观察图像的框被强调显示(粗框显示),能够对发送由粗框显示的实时观察图像的相机分别进行远程操作。

在图4所示例中,由粗框显示实时观察图像lv1的框,在发送该实时观察图像lv1的相机为相机10a(云台摄像机)的情况下,若作为云台操作部而发挥功能的十字键124中的任一个方向键被触摸操作,则主控制部101(驱动指令输出部)输出在被触摸操作的方向键所示方向上进行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的电机驱动指令。并且,若十字键124的中心键被操作,则主控制部101输出用于以一定的模式重复进行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的电机驱动指令。

并且,若摄像开始按钮125被按一次,则主控制部101输出使与智能手机100进行通信的多台相机10a~10c的动态图像的摄像同时开始的摄像开始指令,若摄像开始按钮125再次被按一次,则输出使多台相机10a~10c的动态图像的摄像同时停止的摄像停止指令。

接着,关于与相机的台数相应的布局的种类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相机台数为3台、2台及1台时可以分别进行选择的布局的图。另外,这里的相机台数是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拍摄动态图像的相机的台数,对应于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动态图像的数量。

如图5(a)所示,在相机台数为3台的情况下,能够从5个布局(1)~(5)中选择一个布局。另外,在图4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b中显示的布局按钮表示图5(a)所示的5个布局(1)~(5),表示布局(2)被选择的情况。

图5(a)所示的5个布局中的布局(1)是上下帧位置与布局(2)颠倒的布局,布局(3)是分别将纵长修整的三个帧在横方向上排列的布局。布局(4)是将纵长修整的一个帧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左侧帧位置上,而将横长修整的两个帧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右侧的上下帧位置上的布局。布局(5)是左右帧位置与布局(4)颠倒的布局。

如图5(b)所示,在相机台数为2台的情况下,能够从4个布局(1)~(4)中选择一个布局。

图5(b)所示的4个布局中的布局(1)是分别将纵长修整的两个帧在横方向上进行排列的布局。布局(2)是将纵长修整的一个帧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左侧帧位置上,而将未修整的一个帧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右侧帧位置上的布局,布局(3)是左右帧位置与布局(2)颠倒的布局。布局(4)是分别将横长修整的两个帧在纵方向上进行排列的布局。

如图5(c)所示,在相机台数为1台的情况下,仅选择(自动设定)显示一个帧整体的一个布局(1)。

如此相机台数被确定,若表示布局的编号(布局信息)被确定,则能够确定一个或多个帧的布局。另外,不管相机台数为多少,将表示布局的编号设为序列号,由此能够由表示布局的编号来确定一个或多个帧的布局。

接着,关于在被选择的布局中显示的一个或多个实时观察图像的帧的帧位置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的放大图。

如图7(a)所示,在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上,按照所选择的布局(本例中为图5(a)所示的布局(2))显示有三个实时观察图像lv1、lv2、lv3。

在此,三个实时观察图像lv1、lv2、lv3分别从相机10a、10b、10c接收。

按照该布局而显示的实时观察图像lv1、lv2、lv3的各个帧中,实时观察图像lv1的帧被进行剪切所拍摄到的一个帧的上下区域的修整,设为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帧,显示于显示区域121a的上半部分的区域(帧位置)。

并且,实时观察图像lv2、lv3的帧分别未被修整,而显示于显示区域121a的下半部分的左右区域(帧位置)。即,实时观察图像lv1与实时观察图像lv2、lv3的帧形状(纵横比)不同。

另外,从实时观察图像的一个帧剪切具有横长或纵长的纵横比的帧的修整处理,通常剪切一个帧的中央部,但在显示一个帧整体的状态下显示具有横长或纵长的纵横比的修整框,触摸该修整框而使其移动,由此能够从一个帧整体剪切任意位置的已修整的帧。

在图7(a)中,将布局内的实时观察图像lv1和lv2的帧位置进行调换的情况下,触摸实时观察图像lv2,进行使实时观察图像lv2移动到实时观察图像lv1的帧位置的滑动操作。如图7(b)所示,通过该滑动操作而能够调换实时观察图像lv1和lv2的帧位置。

另外,伴随上述帧位置的移动,实时观察图像lv1成为未被修整的帧,实时观察图像lv2成为横长修整的帧。并且,触摸实时观察图像lv1,进行使实时观察图像lv1移动到实时观察图像lv2的帧位置的滑动操作,由此,如上所述能够调换实时观察图像lv1和lv2的帧位置。

如图6所示,在上述布局内将实时观察图像lv1~lv3的三个帧的帧位置进行调换的情况下得到的帧位置的组合存在6种方式。以下,由帧位置(1)~(6)的数字来确定6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相机台数为3台的情况下,即使选择任意的布局,三个帧的帧位置的组合也存在6种方式。另外,相机台数为2台的情况下,在调换两个帧的帧位置的情况下得到的帧位置的组合有两种方式,相机台数为1台的情况下,帧位置的组合有一种方式。

图8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的放大图,尤其表示有关相机台数被选择1个(一个实时观察图像)的情况。

图8(a)所示例中,以较大的画面显示与被选择的相机10a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lv1,以较小的画面显示与进行通信但未被选择的相机10b、10c对应的两个实时观察图像lv2、lv3。另外,与以较小的画面显示的实时观察图像lv2、lv3对应的动态图像不会构成动态图像编辑的对象。

在图8(a)中,将选择的实时观察图像lv1切换成实时观察图像lv2(选择实时观察图像lv2的情况)时,触摸实时观察图像lv1,进行使实时观察图像lv1移动到实时观察图像lv2的帧位置的滑动操作。通过该滑动操作,如图8(b)所示,能够将被选择的实时观察图像lv1切换成实时观察图像lv2。

另外,触摸实时观察图像lv2,进行使实时观察图像lv2移动到实时观察图像lv1的帧位置的滑动操作,由此能够与上述同样地调换实时观察图像lv1和lv2的帧位置(实时观察图像的选择)。

由此,若相机台数及布局被确定,且帧位置的组合(表示帧位置的数字)被确定,则能够确定将由哪一台相机拍摄的实时观察图像的帧配置于布局的哪一个帧位置(相机台数为1的情况下为哪一台相机的实时观察图像)。

而且,如上所述,是指若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被确定,则从由多台相机拍摄的多个动态图像中选择在编辑一个动态图像时使用的动态图像,以及在被选择的动态图像为多个的情况下,进行与所确定的布局及帧位置相应的多个帧的帧合成(动态图像编辑)。

主控制部101在动态图像摄像的开始前及动态图像摄像中,若按照触摸面板120中的操作适当地命令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等,则获取表示其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制作表示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将所制作的日志文件记录于存储部150(操作履历记录部)。

图9是表示记录于存储部150的日志文件的一例的图。

如图9所示,在表示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中,每次在触摸面板120上进行变更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等的操作时,记录表示该操作時刻(从动态图像摄像开始的时刻)的时间代码(smpte时间代码)和与smpte时间代码建立关联而表示相机台数、布局(表示与相机台数对应的帧的布局的编号(参考图5))及帧位置(表示与布局对应的帧的帧位置的编号(参考图6))的信息。

作为动态图像获取部及动态图像编辑部而发挥功能的主控制部101,若基于相机10a~10c的动态图像摄像结束,则经由无线通信部110而获取由各相机10a~10c同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所有动态图像(三个动态图像文件),使所获取的动态图像临时存储于存储部150。

主控制部10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50的多个动态图像(本例中为三个动态图像)和表示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来进行自动制作一个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编辑。另外,关于动态图像编辑的详细内容进行详述。

<动态图像编辑方法>

接着,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进行说明。

图10及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在图10中,智能手机100从3台相机10a、10b及10c分别接收实时观察图像(步骤s10)。智能手机100能够使接收到的实时观察图像分别或同时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接着,进行各相机的设置位置及视场角的调整(步骤s12)。如下进行各相机的设置位置及视场角的调整,即,一边看在智能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显示的实时观察图像,或者一边看在设置于相机的背面等的显示部61(参考图2)中显示的实时观察图像,一边调整各相机的摄像方向、变焦倍率等。并且,在相机10a(云台摄像机)的情况下,对智能手机100的十字键124进行操作,使相机10a的云台机构32进行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由此能够调整相机10a的摄像方向。

接着,设定与被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一个动态图像的初始画面(最初的一个帧)对应的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步骤s14)。与被设定的初始画面对应的实时观察图像能够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步骤s16)。由此能够确认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一个动态图像的最初的帧的图片。

接着,主控制部101判断摄像开始按钮125是否被操作(按一次)(是否录像开始)(步骤s18),若判断为摄像开始按钮125被操作(“是”的情况下),则对各相机10a~10c同时发送表示录像开始的摄像指令(步骤s20)。

并且,若判断为摄像开始按钮125被操作(“是”的情况下),则主控制部101使与初始画面对应的操作履历信息(步骤s14中设定的操作履历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50(步骤s22)。

之后,继续接收实时观察图像(步骤s24),判断是否由触摸面板120变更了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中的任一个(步骤s26)。

在未变更的情况(“否”的情况)下,判断为录像(动态图像摄像)是否结束。动态图像摄像是否结束是能够再次通过摄像开始按钮125是否被操作来判断的。在动态图像摄像未结束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4,进行步骤s24、s26的处理。另外,由步骤s24获取的实时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另一方面,在步骤s26中,若判断为相机台数、布局及帧位置中的任一个变更(“是”的情况),则主控制部101将变更的操作履历信息附加到存储部150(步骤s28),并且更新显示于触摸面板120的显示画面(步骤s30),转移到步骤s24。

如此在步骤s28中依次附加变更的操作履历信息,由此主控制部101如图9所示制作表示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能够使其存储于存储部150。

在步骤s32中,若判断为动态图像的录像结束(“是”的情况),则主控制部101对相机10a~10c同时发送表示动态图像的录像结束的录像结束指令(步骤s34)。

之后,主控制部101从各相机10a~10c依次获取由相机10a~10c同时拍摄且记录在各相机内的动态图像,并使其临时存储于存储部150(步骤s36)。

接着,主控制部10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50的由相机10a~10c拍摄到的动态图像(以下,将由相机10a~10c拍摄到的动态图像分别称为“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动态图像#3”)和表示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进行动态图像编辑。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步骤s38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在图11中,主控制部101从日志文件按照时间代码的时间顺序而获取一个操作履历信息(步骤s50)。另外,最初获取的操作履历信息对应于时间代码“0:00:00”。

接着,主控制部101根据操作履历信息中所包含的相机台数的信息来判断相机台数是否为1台(步骤s52)。这是因为与相机台数是否为1台相应地需要变更此后的动态图像编辑的处理。

在步骤s52中,若判断为相机台数为1台(“是”的情况),则由帧位置的信息来确定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及动态图像#3中的任一个动态图像,并获取所确定的动态图像的一个帧(步骤s54)。另外,在相机台数为1台的情况下,帧位置的信息成为表示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及动态图像#3中的任一个动态图像的信息。

接着,进行将在步骤s54中获取的帧拼接于当前动态图像编辑中的动态图像的最后帧的处理(步骤s5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2中,若判断为相机台数不是1台(“否”的情况),则根据表示操作履历信息中所包含的相机台数及布局内的各个帧的帧位置的信息,确定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及动态图像#3中的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多个动态图像,从所确定的多个动态图像分别获取相同时刻的一个帧(步骤s58)。

接着,将在步骤s58中获取的各个帧根据表示布局及帧位置的信息来合成为一个帧(步骤s60),进行拼接与当前动态图像编辑中的动态图像的最后的帧进行合成的帧的处理(步骤s62)。

接着,判断在步骤s54或步骤s58中获取的帧是否为动态图像的最后帧(步骤s64)。

在步骤s64中,若判断为不是最后帧(“否”的情况),则继续判断在步骤s54或步骤s58中获取的帧的下一个帧的时间代码与下一个操作履历信息的时间代码是否一致(步骤s66)。在不一致的情况(“否”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2,重复进行从上述步骤s52至步骤s66的处理。

在一致的情况(“是”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0,从日志文件获取下一个操作履历信息。而且,每一次从日志文件按照时间代码的时间顺序获取一个操作履历信息时,进行根据所获取的操作履历信息的动态图像编辑(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及动态图像#3中的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动态图像的选择或所希望的布局的帧合成等)。

在步骤s64中,若判断为在步骤s54或步骤s58中获取的帧为动态图像的最后帧(“是”的情况),则结束基于主控制部101的动态图像编辑,将已编辑的一个动态图像记录于存储部150(步骤s68)。

图12是表示被编辑的动态图像与动态图像内的各个帧的关系的图,尤其表示有关按照表示图9所示的操作履历信息的日志文件而被编辑的动态图像。

在图12中,被编辑的动态图像通过拼接动态图像1、动态图像2、动态图像3、……而构成。

即,动态图像1为时间代码[0:00:00]~[0:01:00]为止的动态图像,该动态图像1的一个帧为对应于相机台数3、布局(2)及帧位置(4)进行帧合成的帧。

动态图像2为时间代码[0:01:00]~[0:05:30]为止的动态图像,该动态图像2的一个帧为对应于相机台数3、布局(3)及帧位置(1)进行帧合成的帧。

动态图像3为时间代码[0:05:30]之后的动态图像,该动态图像3的一个帧为对应于相机台数1、布局(1)及帧位置(1)的动态图像#1的帧。

如此智能手机100记录有表示基于触摸面板120的操作履历的操作履历信息,由此根据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拍摄到的多个动态图像和操作履历信息能够生成(自动地编辑)反映了操作履历的一个动态图像。

[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从多台相机获取所拍摄到的所有动态图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获取在动态图像编辑中使用的动态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态图像摄像结束之后,自动开始动态图像编辑,并记录已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每一次有重放被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的命令输入时执行动态图像编辑,使已编辑的动态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由此,能够预览被编辑的动态图像,根据需要能够记录已编辑的动态图像,并且,也能够使用公知的编辑装置以手动方式修正自动进行动态图像编辑的动态图像的一部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并不限定于安装有动态图像编辑程序的智能手机,也可以在具有触摸面板的平板终端、pda(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便携式终端中安装动态图像编辑程序而应用为动态图像编辑装置,也可以是用于进行本发明所涉及的动态图像编辑的专门的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并且,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和可以进行动态图像摄像的多台相机并不限定于以无线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也可以以有线的方式连接,与动态图像编辑装置连接的相机的台数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0a、10b、10c-相机,20-摄像部,22-成像透镜,24-成像元件,30-云台装置,32-云台机构,40-控制部,41-信号处理部,42-摄像控制部,43-透镜控制部,44-云台控制部,46-摄影技法控制部,50、110-无线通信部,60、140-操作部,62-存储器,100-智能手机,101-主控制部,120-显示输入部(触摸面板),121-显示面板,122-操作面板,150-存储部,151-内部存储部,152-外部存储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