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3951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日志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的容量呈爆炸式增长,系统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如何有效地定位业务支撑系统中的系统故障,成为了电信运营商在运营与维护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在业务支撑系统的运营过程中,为了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或者是为了给业务操作留下记录以备事后审计,通常会将业务支撑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随着业务支撑网络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逐渐加强,业务监控的粒度也越来越细,由此产生的业务日志也越来越多。如何快速地完成业务日志的统一存储和高效查询,成为业务支撑管理系统关注的重点。目前各个业务支撑系统通常都会采用在业务服务器的本地主机中写入文件的方式,记录业务支撑系统产生的业务日志,从而辅助系统故障的定位与调试。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业务服务器的本地主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都非常有限,采用在本地主机中写入日志文件的方式不能满足业务日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业务支撑系统中的每个业务都可能部署在不同的业务服务器上,采用现有的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只能将一个业务在处理流程中产生的业务日志记录到不同的业务服务器中,这样对于业务日志的查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进一步的,由于在同一台主机上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业务日志,这样也会造成不同的业务日志相互穿插记录,从而导致在业务支撑系统中进行故障的定位和分析就会变得非 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两种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与装置,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日志对业务服务器的主机性能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业务日志进行查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包括:

第一日志服务器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分别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日志存储格式包括:

日志级别、业务编码类型、序列号、业务日志内容、分隔符和附加信息六个字段。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编码类型包括:

业务对象、业务模式、业务类型和业务编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所述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确定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包括:

第二日志服务器接收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

所述第二日志服务器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日志服务器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包括:

所述第二日志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所述第二日志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对接收到的各个日志业务进行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日志的记录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将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一记录单元;

所述第一记录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解析单元;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解析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将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发送给确定子单元;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确定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将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发送给查找子单元;

所述查找子单元,用于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各个业 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将各个ip地址发送给所述确定子单元;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日志的记录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二记录单元;

所述第二记录单元,用于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记录单元包括:

解析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将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发送给记录子单元;

所述记录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对接收到的各个日志业务进行记录。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日志服务器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第一日志服务器先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然后,第一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分别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通过第二日志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从而能够实现对各个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即:通过第二日志服务器的第二记录方式,可以将相同类型的业务日志合并记录在一起。

显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于各个业务日志,不是在业务服务器本地主机中进行记录,而是在第一日志服务器和第二日志服务器分别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和第二记录方式各记录一次,并且能够通过第二日志服务器的第二记录方式,实现对各个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而在现有技术中,业务服务器只是按照时间顺序穿插记录在本地主机中产生的业务日志,因此,和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与装置,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日志对业务服务器的主机性能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业务日志进行查询,进而能基于查询到的业务日志进行故障的准确定位和分析;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日志服务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通wlan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户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业务日志进行备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第一记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第二记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日志服务器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业务服务器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 格式向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业务日志,在本步骤中,第一服务器接收预先设置的一个以上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具体地,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一个业务的处理流程需要经过多个业务处理器之间的调用和返回。例如,一个业务的处理流程包括:业务服务器1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消息之后,将业务请求消息转发给业务服务器2;业务服务器2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消息之后,首先向业务服务器1返回业务响应消息,然后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进行业务处理,将业务处理结果发送给业务服务器3;业务服务器3对业务处理结果进行保存,并向业务服务器1返回业务结束消息。因此,在该业务的处理流程中,业务服务器1、业务服务器2和业务服务器3中都会产生与该业务相关的业务日志。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1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消息之后,在业务服务器1中产生一个与业务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业务服务器1在将业务请求消息转发给业务服务器2之后,在业务服务器1中产生一个与转发业务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业务服务器2在向业务服务器1返回业务响应消息之后,在业务服务器2中产生一个与业务响应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业务服务器2在将业务处理结果发送给业务服务器3之后,在业务服务器2中产生一个与发送业务处理结果对应的业务日志;业务服务器3保存业务处理结果之后,在业务服务器3中产生一个与保存业务处理结果对应的业务日志,业务服务器3在向业务服务器1返回业务结束消息之后,在业务服务器3中产生一个与业务结束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由此可见,一个业务在处理流程中产生的业务日志会分布在不同的业务处理器中。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业务日志系统包括:配置服务器、业务子系统和日志记录子系统。其中,业务子系统包括:业务服务器1、业务服务器2…业务服务器m;日志记录子系统包括:日志服务器1、日志服务器2…日志服务器n。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中,路由关系表包括两种类型:系统渠道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和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在业务日志系统中,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的方式,将系统渠道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发送给各个业务服务器,并将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发送给各个日志服务器;各个业务服务器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的方式,将业务日志发送给与自身对应的日志服务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业务服务器在向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业务日志之前,可以接收配置服务器通过tcp方式发送的系统渠道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因此,各个业务服务器在产生业务日志之后,可以根据预先保存的系统渠道类型的路由表将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一日志服务器。例如,业务服务器1在产生与业务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之后,可以通过查找系统类型的路由表,确定与该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一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0,因此,可以将与业务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一日志服务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日志服务器在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之前,也可以接收配置服务器通过tcp方式发送的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步骤102、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预先设置全部业务日志统一的日志存储格式,并通过tcp方式将日志存储格式发送给各个业务服务器和各个日志服务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日志存储格式包括六个字段,分别为:日志级别level、业务编码类型busi_code、序列号cn、业务日志内容msg、分隔符splite和附加信息note。如下述表3所示:

表3

较佳地,“日志级别”字段可以占用8个字节;“业务编码类型”字段可以占10个字节;“序列号”字段可以占用24个字节;“业务日志内容”字段可以占用0~1024个字节;“分隔符”字段可以占用2个字节;“附加信息”字段可以占用0~512个字节。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日志级别包括:错误error、告警warn、信息info和调试debug。具体地,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设置业务日志的日志级别。例如,在“日志级别”字段的最后一个字节中,“00000000”可以表示error;“00000001”可以表示warn;“00000010”可以表示info;“00000011”可以表示debug。

具体地,在“业务编码类型”字段可以包括:业务对象、业务模式、业务类型和业务编码。其中,“业务对象”可以占用1个字节;“业务模式”可以占用1个字节;“业务类型”可以占用2个字节;“业务编码”可以占用6个字节。具体地,在“业务对象”中:“0”可以表示个人业务,“1”可以表示家庭业务,“2”可以表示集团业务;在“业务模式”中:“0”可以表示咨询业务,“1”可以表示查询业务,“2”可以表示办理业务,“3”可以表示投诉业务,“4”可以 表示其他业务;在“业务类型”中:“00”可以表示查询打印类业务,“01”可以表示产品套餐类业务,“02”可以表示产权变更类业务,“03”可以表示充值交费类业务,“04”可以表示个人信息类业务,“05”可以表示积分类业务,“06”可以表示基础类业务,“07”可以表示实物销售类业务,“08”可以表示营销活动类业务,“09”可以表示自助服务类业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日志服务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确定第二日志服务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a、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日志存储格式的第9~18个字节为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因此,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提取各个业务日志的第9~18个字节,即可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步骤102b、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确定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预先对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和业务编码类型进行设置。具体地,配置服务器可以将业务类型路由和业务编码类型设置为相同的表示形式,也可以将业务类型路由和业务编码类型设置为不同的表示形式。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将业务类型路由和业务编码类型设置为相同的表示形式,即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即为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在本步骤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确定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

步骤102c、第一日志服务器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在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之前,可以接收配置服务器通过tcp方式发送的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因此,在本步骤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假设其中 一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为:0002000000,在本步骤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的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0002000000”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

步骤102d、第一日志服务器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在查找到与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之后,可以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根据上述的描述可知,第一日志服务器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可以获取与各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步骤103、第一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分别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在确定了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之后,可以根据ip地址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日志对业务服务器的主机性能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业务日志进行查询,进而能基于查询到的业务日志进行故障的准确定位和分析;并且,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二日志服务器接收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日志服务器在确定了各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之后,第一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在本步骤中,第二日志服务器接收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

步骤402、第二日志服务器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步骤中,第二日志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之后,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a、第二日志服务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日志存储格式的第9~18个字节为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因此,第二日志服务器可以提取各个业务日志的第9~18个字节,从而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步骤402b、第二日志服务器根据业务编码类型对接收到的各个日志业务进行记录。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日志服务器在获取到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之后,可以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具体地,第二日志服务器可以采用“业务日志编号-业务日志内容”(即:key-value)的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日志服务器可以采用“业务编码类型+业务日志接收日期+业务日志接收时间+5位随机数”的方式设置业务日志编号。例如,假设其中一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为:0002000000,第二日志服务器接收该业务日志的日期为:2012-11-22,接收该业务日志的时间为:18:24:33,随机产生的5位随机数为:002857,因此,该业务日志的业务日志编号为:00020000002012-11-2218:24:33_02857。

下面分别以用户开通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业务和开户业务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记录流程。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通wlan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7所示, 开通wlan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业务服务器1向日志服务器1发送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用户到网上营业厅开通wlan业务时,业务服务器1向日志服务器1发送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具体地,业务服务器1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向日志服务器1发送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

步骤702、日志服务器1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步骤中,日志服务器1接收业务服务器1发送的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日志服务器1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该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具体地,日志服务器1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该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步骤703、日志服务器1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对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该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服务器2。

具体地,日志服务器1可以首先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根据业务编码类型确定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然后,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日志服务器2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确定与该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服务器2。

步骤704、日志服务器1将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发送给日志服务器2。

在本步骤中,当日志服务器1确定与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服务器2之后,日志服务器1将该业务日志发送给日志服务器2。

步骤705、日志服务器2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日志存储格式的第9~18个字节为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日志服务器2可以提取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中 的第9~18个字节,从而获取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步骤706、日志服务器2根据业务编码类型对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步骤中,日志服务器2在获取到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之后,可以根据所述业务编码类型对该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根据上述的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的步骤701~706,日志服务器1和日志服务器2可以分别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和第二记录方式对开通wlan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户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8所示,开户业务的日志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业务服务器2向日志服务器2发送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用户到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营业系统中办理开户业务时,业务服务器2向日志服务器2发送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具体地,业务服务器2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向日志服务器2发送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

步骤802、日志服务器2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步骤中,日志服务器2接收业务服务器2发送的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日志服务器2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具体地,日志服务器2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该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步骤803、日志服务器2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对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该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服务器1。

具体地,日志服务器2可以首先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根据业务编码类型确定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然后,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日志服务器1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确定与该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 服务器1。

步骤804、日志服务器2将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发送给日志服务器1。

在本步骤中,当日志服务器2确定与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对应的日志服务器1之后,日志服务器2将该业务日志发送给日志服务器1。

步骤805、日志服务器1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在本步骤中,日志服务器1可以提取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中的第9~18个字节,获取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

步骤806、日志服务器1根据业务编码类型对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在本步骤中,日志服务器1在获取到该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之后,可以根据所述业务编码类型对该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根据上述的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的步骤801~806,日志服务器2和日志服务器1可以分别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和第二记录方式对开户业务请求消息的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日志记录子系统中,各个日志服务器可以采用链式互备方式对业务日志进行记录,从而可以确保业务日志高安全性和高可用性。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业务日志进行备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假设日志记录子系统包括四个日志服务器,分别为:日志服务器1、日志服务器2、日志服务器3和日志服务器4。其中,日志服务器1包括:系统渠道日志1和业务日志1;日志服务器2包括:系统渠道日志2和业务日志2;日志服务器3包括:系统渠道日志3和业务日志3;日志服务器4包括:系统渠道日志4和业务日志4。

在上述日志记录子系统中,各个日志服务器中的系统渠道日志可以按照逆时针方向链式备份,即:在日志服务器1中,主记录:系统渠道日志1,备份记录:系统渠道日志2;在日志服务器2中,主记录:系统渠道日志2,备份记 录:系统渠道日志3;在日志服务器3中,主记录:系统渠道日志3,备份记录:系统渠道日志4;在日志服务器4中,主记录:系统渠道日志4,系统渠道日志1。另外,各个日志服务器中的业务日志可以按照顺时钟方向链式备份,即:在日志服务器1中,主记录:业务日志1,备份记录:业务日志4;在日志服务器2中,主记录:业务日志2,备份记录:业务日志1;在日志服务器3中,主记录:业务日志3,备份记录:业务日志2;在日志服务器4中,主记录:业务日志4,备份记录:业务日志3。

由此可知,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日志记录子系统中的一个日志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由该日志记录子系统中的另外两个日志服务器替代所述发生故障的日志服务器进行日志记录。例如,当日志服务器1发生故障时,由于日志服务器器1中的系统渠道日志1备份在日志服务器4中,日志服务器1中的业务日志1备份在日志服务器2中,因此,可以由日志服务器2和日志服务器4替代日志服务器1进行日志记录,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日志记录子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而且也不会导致日志服务器2和日志服务器4的存储负荷过重。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定期对日志记录子系统中的各个日志服务器进行轮询检测,以获知各个日志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具体地,配置服务器可以定期轮询向各个日志服务器发送检测请求消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日志服务器返回的检测响应消息时,表明该日志服务器工作正常;否则,表明该日志服务器发生故障。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日志记录子系统中增加日志服务器时,例如,如图9所示,假设在日志服务器4和日志服务器1之间增加日志服务器5,日志服务器5首先根据配置服务器的要求完成系统渠道日志的记录,同时构建与日志服务器4和日志服务器1相同的存储结构,通过配置服务器更新日志服务器4和日志服务器1的配置数据,完成日志服务器4→日志服务器5→日志服务器1的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日志的记录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日志对业务服务器的主机性能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从而可以 更加快速地对业务日志进行查询,进而能基于查询到的业务日志进行故障的准确定位和分析;并且,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第一记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记录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各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日志,将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一记录单元1002;

所述第一记录单元1002,用于按照第一记录方式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解析单元1003;

所述解析单元1003,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分别对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解析,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发送单元1004;

所述发送单元1004,用于将各个业务日志分别发送给各自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单元1003包括:

获取子单元10031,用于根据所述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将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发送给确定子单元10032;

所述确定子单元10032,用于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确定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类型路由,将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发送给查找子单元1033;

所述查找子单元10033,用于在预先保存的业务类型路由关系表中查找与各个业务类型路由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将各个ip地址发送给所述确定子单元10032;

所述确定子单元10032,用于根据各个ip地址确定与每个业务日志对应的第二日志服务器。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日志的第二记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记录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第一日志服务器发送的一个以上业务日志,将各个业务日志发送给第二记录单元1102;

所述第二记录单元1102,用于按照第二记录方式对接收到的各个业务日志进行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记录单元1102包括:

解析子单元11021,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日志存储格式获取各个业务日志的业务编码类型,将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发送给记录子单元11022;

所述记录子单元11022,用于根据各个业务编码类型对接收到的各个日志业务进行记录。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1、第一记录单元1102、解析单元1103、发送单元1104、第二接收单元1101、第二记录单元1102均可由位于日志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日志的记录装置,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日志对业务服务器的主机性能的消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业务日志的统一记录,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业务日志进行查询,进而能基于查询到的业务日志进行故障的准确定位和分析;并且,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