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装置以及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808发布日期:2018-07-07 12:1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以及主板。



背景技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电子产业也是如此,在同时注重稳定性和成本的无线设备行业里,高效的进行产品测试可以极大降低人工成本和出货周期。

传统的无线产品(如:路由器、无线访问接入点AP等)在进行网口功能测试时,一般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只有一张网卡,测试时需要测试无线产品的网口功能是否正常,一般企业选择的方式为PC与DUT(Device Under Test,测试中设备)进行一对一测试,通过将电脑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与无线产品的出厂默认IP地址设置到一个网段,然后将电脑的网口与无线产品用网线连接,进行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包,如果ping包获得无线产品的回应,则建立通讯线路,即可验证其网口功能正常。

现有技术中,由于无线产品的IP地址固定,一个测试岗位同时只能测试一台,操作繁琐,工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以及主板,能够同时对多台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提高检测效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可包括:

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与上位机连接,并用于传输所述上位机发送的检测数据;

交换模块,所述交换模块包括一个输入脚位以及至少两个输出脚位,并通过所述输入脚位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使得所述交换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输出脚位进行输出;

至少两个转换输出模块,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分别用于与一个待测试终端连接,且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所述输出脚位连接,使得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分别接收所述输出脚位输出的所述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终端;

其中,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中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转换单元、微处理器单元、第二转换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并且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中第一转换单元的预设网络协议IP地址不同,使得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不同的预设IP地址区分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连接的所述待测试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数据中包含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目标转换输出模块中第一转换单元的预设IP地址,使得所述上位机确定所述目标转换输出模块连接的待测试终端,所述目标转换输出模块属于所述至少两个转换输出模块中的一个。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与所述交换模块的输出脚位连接。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为W5500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单元为STM32芯片,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为W5500芯片,所述输出单元为RJ45接口。

进一步的,在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之间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之间通过所述SPI总线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与所述输出单元之间通过介质相关接口MDI总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之间通过所述MDI总线连接,并且所述交换模块通过所述MDI总线与每一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中第一转换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模块为RTL8367芯片,所述RTL8367芯片集成有5个物理接口收发器PHY。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模块包括一个所述输入脚位以及四个所述输出脚位,所述输入脚位和输出脚位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所述PHY。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为RJ45接口。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试主板上设有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测试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输入模块与上位机连接,将该上位机发送的检测数据传输至交换模块的输入脚位,使得该交换模块接收到该检测数据,并将该检测数据通过至少两个输出脚位分别发送到至少两个转换输出模块中;每一转换输出模块与输出脚位一一对应连接,并且,每一转换输出模块分别连接一个待测试终端,每一转换输出模块分别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连接的待测试终端;其中,每一转换输出模块中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转换单元、微处理器单元、第二转换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并且每一转换输出模块中第一转换单元的预设IP地址不同,使得上位机能够根据不同的预设IP地址区分每一转换输出模块连接的待测试终端,可以同时对多台待测试终端进行测试,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现提高企业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劳动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输出模块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输出模块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主板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ing包流程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输入模块100,该输入模块100可以与上位机连接,并可以传输该上位机发送的检测数据;

交换模块200,该交换模块200中可以包括一个输入脚位以及至少两个输出脚位(参见如图4所示的输入脚位0,输出脚位1、输出脚位2、输出脚位3和输出脚位4),并可以通过该输入脚位与该输入模块100连接,使得该交换模块接收该检测数据,并可以将检测数据分别通过该至少两个输出脚位进行输出;

至少两个转换输出模块(图1中为便于理解,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为例进行示意说明,虽然图1中没有出示,但该转换输出模块还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转换输出模块320、转换输出模块330等),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可以分别与一个待测试终端连接,并且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可以分别与上述交换模块200中的输出脚位一一对应的连接。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可以分别接收输出脚位输出的检测数据,并可以将该检测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连接的待测试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交换模块200中输出脚位的数量可以与转换输出模块的数量对应相关联,由于图1中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两个为例,故此处也以两个输出脚位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交换模块200还可以包括如上电脚位、接地脚位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一转换输出模块中,以转换输出模块300为例,如图2所示,该转换输出模块300中还可以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转换单元301、微处理器单元302、第二转换单元303以及输出单元304。该第一转换单元301与微处理器单元302连接,该微处理器单元302与该第二转换单元303连接,该第二转换单元303与输出单元304连接。并且,在每一转换输出模块中,该第一转换单元的预设IP地址可以不相同,即该转换输出模块300中的第一转换单元301的预设IP地址可以与该转换输出模块310中的第一转换单元311的预设IP地址不同,其可以使得上述上位机可以依据该不同的预设IP地址在网络层上区分该转换输出模块300所连接的待测试终端以及该转换输出模块310所连接的待测试终端。例如:在该上位机发送的检测数据中包含的目标IP地址为该转换输出模块300中第一转换单元301的预设IP地址,其可以使得该第一转换单元301接收到该检测数据,并将该检测数据发送至该转换输出模块300所连接的待测试终端,即该上位机可以确定该待测试终端为目标IP地址所对应的待测试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可以通过第一转换单元301与上述交换模块200中的一个输出脚位连接(如图4中所示与输出脚位1连接)。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中包括至少两个转换输出模块,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和转换输出模块310其组成结构也应当为一致的。即在该转换输出模块310中也可以包括第一转换单元311、微处理器单元312、第二转换单元313以及输出单元314,参见图3所示。

具体的,基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另一实施例包括:

上述输入模块100可以是RJ45接口,在计算机网络中,RJ45是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的俗称。本实用新型中该RJ45接口可以通过网线与PC进行连接,接收该PC发送的检测数据,该PC即用于检测的上位机。

上述交换模块200可以是RTL8367芯片,RTL8367芯片是一种高性能的5端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其内部可以集成有5个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芯片,又称为物理接口收发器。可以理解的是,该RTL8367芯片中还可以集成有MAC芯片,该MAC芯片即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芯片,MAC芯片一般与PHY芯片集成在一起。

在该RTL8367芯片中,通过内部集成的上述其中一个PHY芯片与RJ45接口连接,可以接收到PC传输的检测数据,并利用内部集成的剩余的四个PHY芯片则可以将该检测数据从四个端口分发出去,实现将检测数据一分为四的目的。该RTL8367芯片可以通过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总线与RJ45接口连接,该与RJ45接口连接的脚位0即上述输入脚位,其将检测数据分发出去的四个端口即四个输出脚位1、2、3、4。

由于该交换模块200采用RTL8367芯片,其可以连接至多四个转换输出模块(即图4中所示转换输出模块300、转换输出模块310、转换输出模块320、转换输出模块330),并且,在该转换输出模块300中,该第一转换单元301可以为W5500芯片,该W5500芯片为性价比很高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以太网芯片,该转换输出模块300可以通过该第一转换单元301与交换模块200的一个输出脚位(脚位1)连接,即通过该W5500芯片与该RTL8367芯片集成的另一个PHY芯片连接,其也可以通过上述MDI总线连接。并且,该以太网芯片W5500芯片还可以直接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总线与单片机直接连接,即与微处理器单元302连接。该SPI总线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可以有效节约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该微处理器单元302可以为STM32芯片,即上述W5500芯片通过SPI总线连接的单片机,并且该STM32系列的芯片是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芯片,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功耗。

该第二转换单元303也可以为W5500芯片,并也可以通过SPI总线与该微处理器单元302(STM32芯片)连接。

该输出单元304也可以为RJ45接口,并也可以通过MDI总线与该第二转换单元303(W5500芯片)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输出单元304还用来可以连接待测试终端,即通过网线连接待测试的DUT。如图4所示,为区分上述四个转换输出模块中的输出单元(RJ45接口),分别以DUT0端、DUT1端、DUT2端和DUT3端进行命名。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描述的转换输出模块300中,通过W5500芯片与STM32芯片连接,该STM32芯片再连接一个W5500芯片,可以实现MDI转SPI,以及SPI转回MDI的互转过程。通过该互转过程可以达到对PC所发出的检测数据中的目的IP地址的重新封装、解析的目的,以实现区分不同的转换输出模块所连接的DUT的ID(Identification,设备标识),从而可以一次检测多个DUT,并可以准确找出网口功能异常的DUT,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而如果将交换模块200(RTL8367芯片)直接与4台DUT相连,PC是无法实现区分这4台DUT的ID的。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转换输出模块310、转换输出模块320以及转换输出模块330与上述转换输出模块300在功能结构上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并且,基于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揭示了一种测试主板,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主板一个实施例包括:在该测试主板PCB板500上焊接有上述一个连接PC的RJ45接口、一个RTL8367芯片、四个第一片W5500芯片、四个STM32芯片、四个第二片W5500芯片以及四个连接DUT的RJ45接口(分别为DUT0端、DUT1端、DUT2端和DUT3端),其连接关系与上述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来对本实用新型ping包流程进行描述,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ping发送一个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因特网信报控制协议)的回声请求消息给目的IP地址,并报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ICMPecho(ICMP回声应答)。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利用网络上机器IP地址的唯一性,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再要求对方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来确定两台网络机器是否连接相通,时延是多少。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ing包流程一个实施例包括:

以DUT0端(即DUT0)测试通道为例,RTL8367芯片由端口0接收该PC发送的检测数据,该检测数据为目的IP地址为192.168.10.2的数据包,该RTL8367芯片将该数据包从端口1转发给第一片W5500芯片(其中,该第一片W5500芯片预设的IP地址为192.168.10.2,并且该第一片W5500芯片集成了TCP/IP stack、MAC、PHY,可以实现MDI、SPI互转)。

由于DUT0端所连接的DUT的IP地址为192.168.0.2,因此需要将上述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进行转换,该W5500芯片通过SPI总线将报文发送给STM32芯片,并在STM32芯片内部进行处理,将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修改为DUT0端DUT的IP地址192.168.0.2。再通过SPI总线传给第二片W5500芯片进行SPI转MDI,通过DUT0端的RJ45接口将数据包传送至DUT,如此便建立起PC与DUT的通讯。可以理解的是,DUT发送报文给PC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另外三台DUT的测试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整个测试DUT的过程中,PC只需要访问192.168.10.2、192.168.10.3、192.168.10.4、192.168.10.5这四个IP地址,便能对四台DUT设备进行区分,再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可以将1台PC同时对4台DUT设备进行测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C与DUT一对一测试的问题,节约了3台PC资源和工位,充分的节约了成本,并且4台DUT设备同时并行测试,有效提高了效率。同时在技术上,引进了网络层来达到区分设备ID的目的,与现有技术存在显著的区别。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劳动力,减少操作难度,解放了劳动力。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