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话器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251发布日期:2018-06-27 00:5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话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受话器(Receiver)也叫听筒,是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及助听器等移动终端设备中。当受话器设置在天线净空附近时,受话器的引线会对天线的辐射产生影响,降低天线的辐射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受话器组件,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

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

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以接收所述音频模块输出的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第一感性元件,所述第一感性元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

本申请的受话器组件,包括: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以接收所述音频模块输出的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第一感性元件,所述第一感性元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通过在音频模块和受话器之间电连接第一感性元件,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感性元件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与受话器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与受话器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受话器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受话器组件10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受话器组件10包括:

音频模块100,所述音频模块100包括第一引脚110及第二引脚120;

受话器200,所述受话器200包括第三引脚210和第四引脚220,所述第三引脚210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0,所述第四引脚220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0,以接收所述音频模块100输出的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第一感性元件300,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包括第一端300a及第二端300b,所述第一端300a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0,所述第二端300b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为电感或者磁珠。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电感值大于82nH。

当所述音频模块100与所述受话器200之间直接通过导线电连接时,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会耦合到音频模块100与所述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上,导线会根据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产生谐波,所述谐波反过来会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受话器组件10在音频模块100和受话器200之间电连接第一感性元件300,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由于受话器200的工作频率较低,因此,相较于受话器200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00~3400Hz),移动终端中的天线的工作频率(一般为824~960MHz)为高频。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感性元件3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为电感301,电感301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电感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为磁珠302,磁珠302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且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一端300a通过第一导线510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0,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通过第二导线5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且所述第一导线5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线520的长度。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一端300a通过第一导线510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0,假设第一导线510的长度为D1,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通过第二导线5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假设第二导线520的长度为D2,当D1大于D2时,表明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更加靠近受话器200,由于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串联第一感性元件300,对于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而言,在音频模块100和受话器200之间设置第一感性元件300相当于将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断开,因此,第一感性元件300越靠近受话器200,受话器200与音频模块100之间的导线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产生影响的导线就越短,对于天线产生的电磁波信号的耦合就越小,所以,当所述第一导线5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线520的长度,即D1大于D2时,第一感性元件300可以尽快的将天线辐射出来的电磁波信号进行阻隔,减小了天线辐射出来的电磁波信号耦合到第一导线510的量,进而减小了谐波的产生。倘若,这些谐波辐射出去,会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音频模块100和受话器之间电连接第一感性元件300,且第一导线510的长度小于大于所述第二导线520的长度,更加显著的减小第一导线510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包括多个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多个所述第一子感性元件310采用串联连接。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举例而言,假设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包括n个子感性元件310,分别为第1子感性元件,第2子感性元件,...,第n子感性元件,上述n个子感性元件对应的电感值分别为L11、L12、...、L1n,则n个子感性元件串联以后的总电感L1=L11+L12+...+L1n。n个子感性元件串联以后的总电感值增大,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感性元件3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与所述第三引脚210直接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与所述第三引脚210之间不需要借助于额外的导线连接,因此可以使得第一感性元件300更加靠近受话器200的位置。举例而言,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与所述第三引脚2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感性元件3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所述受话器组件10还包括:第二感性元件400,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包括第三端400a及第四端400b,所述第三端400a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0,所述第四端400b电连接所述第四引脚220,且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电感值大于第二预设电感值。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为电感或者磁珠。

可选的,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包括多个第二子感性元件410,多个所述第二子感性元件410采用串联连接。

具体的,举例而言,假设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包括n个子感性元件410,分别为第1子感性元件,第2子感性元件,...,第n子感性元件,上述n个子感性元件对应的电感值分别为L21、L22、...、L2n,则n个子感性元件串联以后的总电感L2=L21+L22+...+L2n。n个子感性元件串联以后的总电感值增大,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感性元件3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三端400a通过第三导线610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0,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四端400b通过第四导线620电连接所述第四引脚220,所述第三导线6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线620的长度。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三端400a通过第三导线610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0,假设第三导线610的长度为D3,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四端400b通过第四导线6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第四导线620的长度为D4当D3大于D4时,表明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更加靠近受话器200,由于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串联第二感性元件400,相当于将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断开,因此,第二感性元件400越靠近受话器200,受话器200接入电路的部分就越少,对于天线辐射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当所述第三导线6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线620的长度,即D3大于D4时,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二感性元件4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一端300a通过第一导线510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0,假设第一导线510的长度为D1,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的第二端300b通过第二导线5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假设第二导线520的长度为D2,当D1大于D2时,表明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更加靠近受话器200,由于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串联第一感性元件300,相当于将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断开,因此,第一感性元件300越靠近受话器200,受话器200接入电路的部分就越少,对于天线辐射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当所述第一导线5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线520的长度,即D1大于D2时,可以更加显著的减小受话器200的走线对天线辐射的影响。与此同时,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三端400a通过第三导线610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0,假设第三导线610的长度为D3,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的第四端400b通过第四导线620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210,假设第四导线620的长度为D4,当D3大于D4时,表明所述第二感性元件400更加靠近受话器200,由于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串联第二感性元件400,相当于将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断开,因此,第二感性元件400越靠近受话器200,受话器200接入电路的部分就越少,对于天线辐射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当所述第三导线6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线620的长度,即D3大于D4时,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二感性元件40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性元件300包括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和第二子感性元件320,所述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和所述第二子感性元件320采用串联连接。具体的,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可以为电感或者是磁珠,第二子感性元件320也可以为电感或者是磁珠,第一子感性元件310与第二子感性元件320可以为相同元件,也可以为不同元件。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一子感性元件310为电感,第二子感性元件320为磁珠时,假设第一子感性元件310的电感值为LL,第二子感性元件320的电感值为LC,则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和第二子感性元件320采用串联连接之后的总电感值为L=LL+LC,将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和第二子感性元件320串联以后的总电感值增大,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子感性元件310和第二子感性元件320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100与受话器200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10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的受话器组件,包括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以接收所述音频模块输出的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第一感性元件,所述第一感性元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通过在音频模块和受话器之间电连接第一感性元件,且所述第一感性元件的电感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感值,由于感性元件可以通过低频信号,阻隔高频信号,因此,第一感性元件会阻隔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耦合至所述音频模块与受话器之间的导线中,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在音频模块与受话器之间的导线中产生谐波,进而避免了所述谐波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了所述受话器组件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所述移动终端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受话器组件10,所述受话器组件10请参阅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