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2719发布日期:2018-07-31 22: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枢结构。



背景技术:

动铁喇叭作为高端的声学原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如何改善生产工艺,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市场售价,使其能在消费电子市场大放异彩是从业者致力解决的。一般来讲,动铁喇叭的设计和生产是以喇叭外形尺寸(决定了喇叭的声学性能)和阻抗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同样尺寸的动铁喇叭会对应若干种不同的阻抗(由音圈的,线材,圈数和线径决定)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目前动铁喇叭中的电枢的组装主要方式是依靠工装定位磁性元件以及电枢的相对位置后再进行电阻焊接,而由于电枢和磁性元件的接触面均为平面,因此为了达到电枢组装的工艺要求,首先需要对电枢进行左、右、前这3个自由度的定位,而后再由作业员手动辅助定位上下的自由度,其技术方案是:磁性元件定位后,将u型电枢一边穿过马达,另一边进入位于磁性元件上方的定位工装,再由作业员用镊子顶住电枢尾部,最后进行焊接将磁性元件和电枢接合在一起。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动铁喇叭中的电枢结构一般都包括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为了使得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能实现较好的导磁作用,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一般都需要设计成环形,同时电枢上的一部分或者固定部需与环形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的一外侧壁固定,由此导致电枢结构的整体厚度较大,因此环形结构的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无形中增大了电枢结构的整体大小,也使得材料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枢结构,其u形导磁元件和电枢本体的一端固定并形成环状,在确保电枢结构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小了电枢结构的整体大小,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枢结构,包括:

电枢本体,其包括固定部和传导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传导部连接;

u形导磁元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底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侧壁围成u形结构,所述u形导磁元件罩设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固定,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u形导磁元件的开口围合。

可选的,所述电枢结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所述第一磁铁片与所述底侧壁固定,所述第二磁铁片与所述固定部固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本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磁铁片的两相对端固定,从而将所述第二磁铁片与所述固定部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本体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二磁铁片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和所述本体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二磁铁片的第二凹槽;

当所述第二磁铁片与所述固定部固定时,所述本体、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水平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均与所述第二磁铁片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是对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边缘倒角形成;

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是对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内侧边缘倒角形成的。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两相对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收容并固定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收容并固定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电枢结构还包括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

所述第一固定槽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当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一螺钉将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槽底部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当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二螺钉将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固定。

可选的,所述传导部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三壁分别由所述第二壁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垂直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壁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壁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

可选的,所述电枢结构还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和引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三壁外,所述引线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固定。

第二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铁单元,所述动铁单元包括电磁屏蔽壳和上述的电枢结构,所述电枢结构设置于所述电磁屏蔽壳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枢结构,包括:电枢本体,其包括固定部和传导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传导部连接;u形导磁元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底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侧壁围成u形结构,所述u形导磁元件罩设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固定,以使所述固定部将所述u形导磁元件的开口围合。由此,电枢结构中的u形导磁元件和电枢本体的一端固定并围合形成方框形或者环形,在确保电枢结构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小了电枢结构的整体大小,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电枢结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枢结构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枢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电枢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电枢结构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枢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电枢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枢结构100,该电枢结构100包括:u形导磁元件10、电枢本体20、第一磁铁片30、第二磁铁片40、电磁感应线圈50和引线60;

u形导磁元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以及底侧壁13,第一侧壁11的一端与底侧壁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2的一端与底侧壁13的另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底侧壁13三者围成u形结构。可选的,u形导磁元件10可由多个u形导磁单元(未标示)并列固定组成。

电枢本体20包括固定部21和传导部22,固定部21和传导部22连接;u形导磁元件10罩设于固定部21,其中,固定部21分别与第一侧壁11的另一端和第二侧壁12的另一端固定,以使固定部21将u形导磁元件10的开口围合,即固定部21与u形导磁元件10围成环状或者方框形,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环形结构的导磁铁芯或者导磁锷铁,且由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导磁元件呈u形,由此固定部21与u形导磁元件10围成的结构占用的空间更小,材料成本也更低。可选的,固定部21和u形导磁元件10之间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的方式包括激光焊接或者点焊等;可选的,传导部22包括第一壁221、第二壁222和第三壁223,第一壁221和第三壁223分别由第二壁222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垂直延伸而成,第一壁221的一端与固定部21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第三壁223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未标示),凸起部用于连接振动棒。

第一磁铁片30和第二磁铁片40相对设置,第一磁铁片30与底侧壁13固定,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固定。可选的,第一磁铁片30与底侧壁1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的方式包括激光焊接或者点焊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因此,请进一步参阅图4至图6,固定部21还包括本体211、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13,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13相对设置于本体211的同一侧面上,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13分别与第二磁铁片40的两相对端固定,从而将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固定。进一步的,第一夹持部212包括第一水平部(未标示)和第一竖直部(未标示),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固定于本体211上,第一竖直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固定;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和本体形成用于夹持第二磁铁片40的第一凹槽(未标示);第二夹持部213包括第二水平部(未标示)和第二竖直部(未标示),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固定于本体211上,第二竖直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固定;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和本体211形成用于夹持第二磁铁片40的第二凹槽(未标示);并且,当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固定时,本体211、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均与第二磁铁片40连接并固定,从而使第二磁铁片40与固定部21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可选的,本体211、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均与第二磁铁片4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的方式包括激光焊接或者点焊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导向部(图未示),第一导向部是对第一竖直部的内侧边缘倒角形成,第一导向部用于引导第二磁铁片40的一端更方便的插入第一凹槽中;第二竖直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导向部(图未示),第二导向部是对第二竖直部的内侧边缘倒角形成的,第二导向部用于引导第二磁铁片40的另一端更方便的插入第二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固定部21和电枢本体20固定的更加的牢固,固定部21的两相对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图未示)和第二固定槽(图未示),第一固定槽用于收容并固定第一侧壁11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槽用于收容并固定第二侧壁12的另一端。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使固定部21和电枢本体20固定的更加的牢固,电枢结构100还包括第一螺钉(图未示)和第二螺钉(图未示);第一固定槽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图未示),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图未示),当第一侧壁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于第一固定槽内时,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一螺纹孔连通,第一螺钉将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一螺纹固定;第二固定槽底部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当第二侧壁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于第二固定槽内时,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孔连通,第二螺钉将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固定。

电磁感应线圈50套设于第三壁223外,引线60与电磁感应线圈50固定,引线60用于连接外界的电源。

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铁单元,动铁单元包括电磁屏蔽壳(图未示)和上述的电枢结构100,电枢结构100设置于电磁屏蔽壳内。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枢结构100包括:电枢本体20,其包括固定部21和传导部22,固定部21和传导部22连接;u形导磁元件10,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以及底侧壁13,第一侧壁11的一端与底侧壁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2的一端与底侧壁13的另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底侧壁13围成u形结构,u形导磁元件10罩设于固定部21,其中,固定部21分别与第一侧壁11的另一端和第二侧壁12的另一端固定,以使固定部21将u形导磁元件10的开口围合。由此,电枢结构20中的u形导磁元件10和电枢本体20的一端固定并围合形成方框形或者环形,在确保电枢结构100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小了电枢结构100的整体大小,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