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1335发布日期:2019-01-02 22:3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听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力装置、尤其听力辅助设备,所述听力装置或者说听力辅助设备被设置用于与外部设备电磁式通信。



背景技术:

听力装置通常用于向听力装置的使用者(简称: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听觉输出声音信号。对于所述听力设备佩戴者是听力减退的人员的情况,听力装置具体地用作听力辅助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补偿这种听力减退。听力装置在此通常包括信号处理器(具有存储器的用于执行软件形式的信号处理程序的微处理器,或者具有对该信号处理程序的电路技术式转换的ASIC)和输出转换器,输出转换器被设置用于输出由信号处理器提供的输出信号。尤其作为听力辅助设备,听力装置大多也包括麦克风,用麦克风采集源于环境的声响并且将所述声响传递给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听力减退的不同情况的信号处理(就是说尤其用于过滤和/或至少频率选择性地放大)。按照听力辅助设备的不同设计方案,还可以取代将扬声器作为输出转换器而使用骨传导耳机或者耳蜗植入物用于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听觉的机械的或者说电的刺激。同样,听力装置的概念也包括耳机、耳麦、耳鸣掩蔽器(Tinnitus-Masker)等等。

现代的听力装置通常也被设置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遥控器、音频源通信,或者——尤其是在双耳助听器系统的情况下——与给另一只耳朵配设的第二听力装置通信。为此,该听力装置通常包括天线,以便实现无线的通信。这种天线例如可以是感应线圈或者被设置用于在射频(尤其以千兆赫)范围中的信号传输的、大多呈面状的天线(例如贴片天线等)。然而,众所周知,这种天线需要比较大的结构空间,这又不利于各听力设备小型化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听力装置。

上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实用新型地通过一种听力装置解决,

-具有壳体,

-具有布置在壳体中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被设置用于产生输出信号,

-具有输出转换器,所述输出转换器被设置用于把输出信号输出给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听觉,

-具有天线,所述天线被设置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电磁式通信,

其中,所述天线由壳体的至少一个包含碳纤维作为导电元件的壳体部件构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听力装置包括(听力设备)壳体以及布置在该壳体中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被设置用于产生输出信号。此外,听力装置包括输出转换器(优选扬声器),转换器被设置用于把输出信号(优选在按照规定的佩戴状态中)输出给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听觉。此外,听力装置包括用于信号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电磁式通信的天线。该天线在此通过壳体的至少一个壳体部件构成,其中,该壳体部件具有碳纤维作为导电元件。优选的是,该壳体部件与信号处理器在信号传输技术上耦连。

在此,碳纤维的使用是有利的,即其除了(对用作天线来说)足够高的导电能力以外还具有特别低的重量以及高抗拉强度。尤其地,可以有利地取消使用额外的用于构成天线结构本身的金属材料(不包括有时为了钎焊接触电路而必需的局部金属化,其作为发射和/或接收信号的元件可被忽略)。以此有利地得到相比于不具有天线的听力设备的近似可忽略的增重,以及对包含碳纤维的壳体部件的增强作用。此外,碳纤维的特点还在于特别低的易受腐蚀性,使得能够忽略在电接触的区域中的接触腐蚀的风险或者由于通过例如汗液或者耳垢的污染而造成的腐蚀。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包括载体材料,碳纤维嵌入载体材料中。就是说,载体材料构成了用于碳纤维的基质。以此得到壳体部件特别高的刚度,使得壳体部件又可以有利地薄壁式和以较低重量设计。因而通过碳纤维的嵌入得到功能集成,即在同时用作天线的情况下升高了壳体部件的刚度。

在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载体材料是塑料。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因而由碳纤维增强塑料(简称“CFK”)制成。其在此的优点在于,塑料保证了比较高的设计自由度并且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因而可具有近似任何形状的结构。在备选的变型设计方案中,使用陶瓷作为载体材料。

在特别适宜的设计方案中,CFK壳体部件尤其是注塑的塑料构件。就是说,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由填充有碳纤维的塑料注塑制造。在此情况下,所述塑料优选是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酰胺、聚酯等等)。以此在批量生产潜力高的同时能够实现比较简单的成形。在此优选的是,在使用的塑料中的纤维含量是这样高,使得在各个嵌入到塑料中的碳纤维之间形成特别高密度的传导路径,并且因此在壳体部件内形成密集分支的导电网络。以此实现特别高的导电能力(就是说比较低的电阻)。在此,尤其使用在20至60重量百分比之间、尤其30至50重量百分比范围内的碳纤维含量。优选地,在此设计方案中还使用所谓的短纤维,其纤维长度至多约1mm,或者备选地使用长纤维,其纤维长度通常为1mm至50mm。

在按照本实用新型同样能想到的设计方案中,可选地在载体材料中除了碳纤维以外还包含炭黑,炭黑有助于提高壳体部件的导电能力。

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碳纤维未嵌入到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的载体材料中,而是作为纤维层施加在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纤维层例如是纤维稀松布(fasergelege)或者纤维织物(就是说例如一种单向的纤维布置方式、由重叠的纤维构成的织物或者无纺布),其例如以所谓预浸料的(英语:preimpregnated)形式、即由用基质材料预浸渍的纤维构成的半成品,“粘”在壳体部件上。在此情况中例如也使用所谓的连续纤维,即具有比长纤维更长的长度的纤维。该设计方案尤其有利之处在于,以此尤其使得用于壳体部件的塑料的颜色不被通常是黑色的碳纤维影响。也即上述纤维层尤其可以在内侧并且因而背离壳体的可见侧面地施加在壳体上。

在适宜的实施方式中,构成天线的壳体是听力装置的蓄电池仓门。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尤其在耳后式听力设备情况中)壳体部件也是构成壳体大部分的壳体壳的一部分或者是整个壳体壳本身。也即在此情况中可以优选地构成特别大面积的天线。

尤其对于听力装置是所谓耳内式听力设备、即至少大部分戴在耳道内的听力装置的情况,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呈现为拉出线,所述拉出线用于把听力装置从耳道取出。所述拉出线具有长的、具体而言线形的结构并且在听力装置按照规定的佩戴状态中通常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耳道外部,使得天线的灵敏度由于听力设备佩戴者的耳部的周围组织而受影响的风险比较低。在可选的设计方案中,不仅蓄电池仓门而且拉出线都具有碳纤维,并且是相互电接触的,使得两个部件共同构成天线。

对于听力装置是一对耳机、具体而言是通过弓架相连的耳机的情况,在适宜的设计方案中构成天线的壳体部件构成弓架。以此实现特别长的天线。例如在此情况中,碳纤维作为由连续纤维构成的纤维层(例如单向(UD)稀松布)粘在弓架上并且形成了特别长的天线。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在听力装置设计为具有(围绕耳廓弯曲的)耳部弓架的耳麦的情况中,壳体部件也可以构成耳部弓架。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耳后式听力设备形式的听力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以按图1的视图示出听力装置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3示出耳内式听力设备形式的听力装置的备选实施例。

相应的部件在所有附图中总是配设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作为听力装置示出听力设备1,具体而言是耳后式听力辅助设备(德语简称:hdO)。听力设备1包括两个麦克风2,麦克风2用于采集声波形式的环境声,还包括用于处理借助麦克风2采集的环境声的信号处理器3,以及作为输出转换器的扬声器4,其用于把由信号处理器3处理过的环境声转换为声波。麦克风2、信号处理器3和扬声器4在此呈现为听力设备1的电子组件并且布置在听力设备壳体5内部。为了能量供应,在听力设备壳体5内布置有蓄电池6,蓄电池6可以通过在听力设备壳体5中借助蓄电池仓门7可逆地封闭的壳体开口进行更换。为了向听力设备1的使用者(简称听力设备佩戴者)的耳内传递借助扬声器4产生的声波,听力设备1包括接在听力设备壳体5上的声管8,声管8的自由端部侧通入到耳塞9中。

听力设备1的信号处理器3还被设置和规定用于与和听力设备1分开的设备的通信,例如与第二个、未进一步示出的听力设备的通信。为此,听力设备1包括天线10,天线10被设置和规定用于发出和接收通信信号。为了能节省听力设备1内部的结构空间,天线10通过碳纤维构造,碳纤维形成了天线10的能导电的结构。按照图1,天线10通过听力设备壳体5的壳体部件、在此具体而言通过蓄电池仓门7构成,蓄电池仓门由碳纤维增强的塑料注塑制成。加入到蓄电池仓门7中的碳纤维的纤维含量在此为例如30至50重量百分比,以在蓄电池仓门7内部的各个碳纤维之间构成足够多数量的电的传导路径。如图1所示,蓄电池仓门7能导电地与信号处理器3相连(通过虚线12表示)。

按照图2的备选的实施例中,天线10通过在听力设备壳体5的大部分长度上延伸的壳体部段14构成,壳体部段14在双组份注塑工艺中与听力设备壳体5的其余部分一起注塑。在此情况中,天线10也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在备选的、同样根据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纤维层形式的、具体而言预浸料形式的天线10在内侧粘在听力设备壳体5上(相应于上述壳体部段14的长度)并且与信号处理器3接触(或称为触点接通)。因而在此情况下,听力设备壳体5的包含碳纤维的壳体部件也构成天线10。

在按照图3的另外的备选实施例中,听力设备1构造为耳内式听力辅助设备。在此,天线10由蓄电池仓门7构成,蓄电池仓门7在此布置在从前侧封闭听力设备壳体5的、所谓的前面板(Faceplate)16中。

在另外的同样根据图3阐述的备选实施例中,天线10集成在构成拉出线18的壳体部件中。拉出线18在此用于把听力设备1从耳道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相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上述说明中导出。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根据不同实施例说明的单个特征和其设计变型方案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相互结合。

附图标记列表:

1 听力设备

2 麦克风

3 信号处理器

4 扬声器

5 听力设备壳体

6 蓄电池

7 蓄电池仓门

8 声管

9 耳塞

10 天线

12 线

14 壳体部段

16 前面板

18 拉出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