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338发布日期:2019-03-22 19:3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扬声器箱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以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随着扬声器箱的腔体容积越来越小,为了使得扬声器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性能,降低模组的谐振频率,提高声音质量,技术人员通常会在后腔内添加吸音材料,以吸收掉部分声能,等效于扩大后腔的容积,从而达到降低模组谐振频率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箱的收容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箱的后腔包括灌装有吸音材料的吸音腔,吸音腔由扬声器盖板和收容空间内的插板围成。但是一般每个扬声器箱中只有一块插板,有的吸音腔位于壳体两端;此外由于插板不能灵活弯折,因而不能灵活地围成不规则形状的吸音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和下盖,以及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上盖包括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侧壁,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后腔中的至少两块插板;所述扬声器箱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两块插板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至少两个插板插设于所述限位结构中,并与所述侧壁共同围成至少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板包括贴合为一体的不锈钢支架和网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不锈钢支架和所述网布通过热熔胶带粘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的插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插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两块插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四个不同的所述插槽中;所述两块插板和所述侧壁共同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插槽的数量为四个,每块所述插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不同的所述插槽中,每块所述插板分别和侧壁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扬声器箱壳体上与所述每个吸音腔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一个灌粉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网布包括以下任一种:无纺布、防尘网布和金属网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槽包括自所述侧壁延伸形成的槽底以及自所述槽底延伸形成的与对应侧壁平行的第一槽壁;或者,所述插槽包括自所述侧壁延伸形成的第二槽壁以及自所述侧壁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二槽壁平行的第三槽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扬声器箱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的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后腔中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两个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通过设置至少两块插板,增大了扬声器箱后腔的吸音通道面积,提升了扬声器箱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扬声器箱部分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扬声器箱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扬声器箱部分结构的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以及其各方面的优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箱10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11和下盖(图中未示出),以及固定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12;上盖11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111,扬声器单体12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与前腔相对的后腔,扬声器箱10还包括位于后腔中的两块插板,即插板131和插板132;扬声器箱10上设置有与至少两块插板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两个插板插设于限位结构中,并与侧壁11共同围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这样,克服了弯折插板的制造和安装的工艺难度,并可以使得扬声器箱具有较大的吸音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板包括贴合为一体的不锈钢支架和网布,不锈钢支架和网布通过热熔胶带粘合。

包含不锈钢材质的支架的插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由注塑工艺形成的塑料插板而言,由于不锈钢支架可以做得更薄,因而可减小插板的厚度,有效增大吸音通道面积,提升声学性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支架和网布通过热熔胶带粘合。粘合过程中,使用热压工艺,不锈钢支架和网布之间结合力好,形成的插板可靠性较高。

这里,网布可以为无纺布、防尘网布或金属网布。声能穿透过网布后,可以被吸音腔中的吸音颗粒吸收。

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侧壁上的插槽。插板的数量为两块,即插板131和插板132。插槽的数量为四个,即插槽141、插槽142、插槽143和插槽141。插板13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插槽141和插槽142中,插板13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插槽143和插槽144中。插板131、插板132和侧壁共同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扬声器箱10包括设置在上盖11上的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后腔中的转动部15,所述转动部15上设置有两个插槽,即插槽142和插槽143。

插槽141和侧壁144包括自侧壁延伸形成的槽底以及自槽底延伸形成的与对应侧壁平行的第一槽壁,侧壁的一部分作为插槽131的另一槽壁。使用限位结构的目的是限制插板在后腔中的位置。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箱20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21和下盖(图中未示出),以及固定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22;上盖21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211,扬声器单体22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与前腔相对的后腔,扬声器箱20还包括位于后腔中的两块插板,即插板231和插板232;扬声器箱10上设置有与两块插板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两个插板插设于限位结构中,每个插板分别与侧壁围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板包括贴合为一体的不锈钢支架和网布,不锈钢支架和网布通过热熔胶带粘合。

包含不锈钢材质的支架的插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由注塑工艺形成的塑料插板而言,由于不锈钢支架可以做得更薄,因而可减小插板的厚度,有效增大吸音通道面积,提升声学性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支架和网布通过热熔胶带粘合。粘合过程中,使用热压工艺,不锈钢支架和网布之间结合力好,形成的插板可靠性较高。

这里,网布可以为无纺布、防尘网布或金属网布。声能穿透过网布后,可以被吸音腔中的吸音颗粒吸收。

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侧壁上的插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板的数量为两块,即插板231和插板232。插槽的数量为四个,即插槽241、插槽242、插槽243和插槽244。每块插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不同的插槽中,每块插板分别和侧壁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即插板23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插槽241和插槽242中,插板23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插槽243和插槽244中。插板231和侧壁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插板232和侧壁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填充吸音材料的吸音腔。

但在实际应用中,插板和插槽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一个扬声器箱中包含两个两端开口的吸音腔,每个两端开口的吸音腔由两块插板和侧壁围成。

扬声器箱壳体上与所述每个吸音腔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一个灌粉孔。如图3所示,灌粉孔261对应由插板231和侧壁构成的吸音腔,灌粉孔262对应由插板231和侧壁构成的吸音腔。这里,扬声器箱壳体上设置灌粉孔,指的是上盖上对应位置设置灌粉孔,或者下盖上对应位置设置灌粉孔。

如图3所示,插槽包括自侧壁延伸形成的第二槽壁以及自侧壁延伸形成的与第二槽壁平行的第三槽壁,侧壁的一部分作为插槽的槽底。使用限位结构的目的是限制插板在后腔中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扬声器箱通过设置至少两块插板,使得插板和侧壁构成至少一个填充吸音颗粒的吸音腔,增大了扬声器箱后腔的吸音通道面积,提升了扬声器箱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