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297发布日期:2019-06-11 22:5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电声转换产品,对于动圈式的扬声器,其工作原理是:扬声器的线圈(音圈)中接通交流音频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由于线圈位于扬声器自带永磁体的磁场中,因此,两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线圈随着音频电流幅值振动,在扬声器中,线圈与振膜为一体结构,振膜跟随线圈振动发声,从而完成电信号向机械振动的转换。

现有扬声器的结构以耳机为例,如图1所示,其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后端盖3,后壳体2扣装的前壳体1的后部,后端盖3扣装在前壳体1的后部并将后壳体2罩入其内。前壳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多个前音孔4,前壳体4的前部安装海绵耳套或入耳式耳塞;后壳体2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包括永磁体6、轭铁框架、线圈7、振膜5和折环等,永磁体6的中心位置、后壳体2的中心位置和周圈位置以及后端盖3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泄音孔8。振膜5振动时在其前方和后方分别产生相位相反的声波,前方的正相声波从前音孔4穿过并进入人耳,泄音孔8则用于将反相声波泄出,避免对正相声波产生干扰。

传统观点认为,反相声波和正相声波混在一起会相互抵消,从而会影响音质,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在结构上设置泄音孔。显然,该种处理方式显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且会在扬声器后部产生因反相声波泄漏而带来的噪音。

本案申请人于2018年6月26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820983778.2”、名称为“扬声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在后腔增加振动部件,将反相声波延迟处理后,经由前壳体上的前副音孔传入人耳,从而与原正相声波形成一前一后的声音混响效果,进而产生更优质的音效和听觉效果。

前述方案仅仅是对传入后腔的反相声波的简单利用,同时,传入后腔的不仅是反相声波还有高频的干扰声波,因此,泄音孔不仅用于泄出反相声波还用于泄出高频声波,显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基于上述问题和前述方案,本案申请人对扬声器的后腔结构做进一步改进,研发出一种新结构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对传入后腔的声波进行优化再利用,能得到更有质感且更具震撼力的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声波利用率高、音质效果好的扬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后端盖,后壳体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后端盖扣装在前壳体的后部并形成封闭的后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后端盖的内端壁上设置密闭的集音腔,集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且其中一开口为腔体进音口、另一开口为腔体出音口,腔体出音口上连接出音管,前壳体上开设辅音孔,出音管的另一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腔体进音口的内径和腔体出音口的内径均小于集音腔的内径。

所述腔体进音口上连接进音管。

所述集音腔的形状为弧形或半环形。

所述出音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横管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紧贴后端盖的内端壁,竖管穿过后腔且将横管的后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竖管的末端为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管径自其起始部位至其结束部位逐渐增大,螺旋管段的出口连接在辅音孔上。

所述出音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横管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紧贴后端盖的内端壁,竖管紧贴后端盖的内侧壁且将横管的后端与辅音孔连通。

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与后腔连通的前副音孔。

所述前壳体的前面板上连接有前筒体,前筒体的前端连接有环形挡片。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点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声音在山洞中传播的悠远且回响延绵,基于声波传输的该种特质,在扬声器的后腔设置集音腔,集音腔相当于山洞,声波由腔体进音口进入集音腔,腔体内多次反射回响后,再依次经由腔体出音口、出音管和辅音孔后进入人耳,后腔的高频声波的频率降低,同时,声波也获得了更具震撼力且空洞的音质效果。集音腔的腔体形状采用弧形或半环形,更有助声波产生回响效果。集音腔的进口和出口均小于腔体内径,更有助于声波产生空洞效果。设置螺旋管段,形成喇叭口式结构,具有放大效果,可对经集音腔处理的声波进行放大之后再混入前腔,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音效。前筒体和环形挡片可以集中从后腔传来的声波,将从后腔传来的声音汇集到前壳体的中心位置,有助于前、后腔的声波混合,产生更优质的音效和听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提高声波利用率并能提升音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现有的耳机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后端盖3,后壳体2扣装的前壳体1的后部,后端盖3扣装在前壳体1的后部并将后壳体2罩入其内。前壳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多个前音孔4,前壳体4的前部安装海绵耳套5;后壳体2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包括永磁体6、轭铁框架、线圈7、振膜5和折环等,永磁体6的中心位置、后壳体2的中心位置和后端盖3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泄音孔8。振膜18振动时在其前方和后方分别产生相位相反的声波,前方的正相声波从前音孔4穿过并进入人耳,泄音孔8则用于将反相声波以及高频声波泄出,避免对前相声波产生干扰。传统观点认为,反相声波和正相声波混在一起会相互抵消,从而会影响音质,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在结构上设置泄音孔8。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后端盖3,后壳体2内安装电声转换组件,后端盖3扣装在前壳体1的后部并形成封闭的后腔9,其特征是所述后端盖3的内端壁上设置密闭的集音腔10,集音腔10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且其中一开口为腔体进音口、另一开口为腔体出音口,腔体进音口上连接进音管13,腔体出音口上连接出音管11,前壳体1上开设辅音孔12,出音管11的另一端与辅音孔12连通。

声音在山洞中传播的悠远且回响延绵,基于声波传输的该种特质,在扬声器的后腔设置集音腔10,集音腔10相当于山洞,声波由腔体进音口进入集音腔10,腔体内多次反射回响后,再依次经由腔体出音口、出音管11和辅音孔12后进入人耳,后腔的高频声波的频率降低,同时,声波也获得了更具震撼力且空洞的音质效果。

参照附图,腔体进音口的内径和腔体出音口的内径均小于集音腔10的内径。集音腔10的形状为弧形或半环形。集音腔10的腔体形状采用弧形或半环形,更有助声波产生回响效果。集音腔10的进口和出口均小于腔体内径,更有助于声波产生空洞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出音管11包括横管1101和竖管1102,横管1101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1101紧贴后端盖3的内端壁,竖管1102穿过后腔9且将横管1101的后端与辅音孔12连通。

参照图6,竖管1102的末端为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管径自其起始部位至其结束部位逐渐增大,螺旋管段的出口连接在辅音孔12上。设置螺旋管段,形成喇叭口式结构,具有放大效果,可对经集音腔处理的声波进行放大之后再混入前腔,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音效。

参照图4和图5,出音管11包括横管1101和竖管1102,横管1101前端与腔体出音口连通且横管1101紧贴后端盖3的内端壁,竖管1102紧贴后端盖3的内侧壁且将横管1101的后端与辅音孔12连通。

参照附图,前壳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后腔9连通的前副音孔14。前壳体1的前面板上连接有前筒体,前筒体的前端连接有环形挡片15。其中,前副音孔14可将后腔9的部分声波直接回传到前腔,与辅音孔12传回的声波以及原前腔的声波混合,产生混响效果。前筒体和环形挡片15可以集中从后腔传来的声波,将从后腔传来的声音汇集到前壳体的中心位置,有助于前、后腔声波混合,产生更优质的音效和听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或修饰。上述更改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