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824发布日期:2019-08-16 22:1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公路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公路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上进行车辆前向拍照是公路及高速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安全手段。现有高速公路夜间拍照为取得清晰照片,均使用高照度补光灯,对拍摄车辆区域进行补光。由于高速公路夜间无照明,向拍照在补光灯在夜间使用,由于人眼的生理结构特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通过通孔的收缩和扩张,来调节眼睛能够看清的物体。因此在夜间无路侧照明的拍摄点由于瞳孔过度收缩,会引起驾驶员生理性瞬间黑视。会严重影响车辆驾驶员对补光区域后路面的观察,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对行车安全有重大安全影响。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要求的方式,进行前向拍摄。即可以达到高速公路安防的目的,又可以合理减小驾驶员黑视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的公路摄像装置。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摄像装置,该公路摄像装置能够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要求的方式,进行前向拍摄。即可以达到高速公路安防的目的,又可以合理减小驾驶员黑视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摄像装置,该公路摄像装置包括:多个补光灯架,所述多个补光灯架沿公路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

多组补光灯,每组补光灯设置于一个补光灯架上,沿所述公路的前进方向,所述多组补光灯的亮度先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亮度最大的一组补光灯所在的补光灯架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补光灯架沿所述公路等间距设置,相邻补光灯架之间的距离为8m-14m。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组补光灯通信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每组补光灯的打开与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车辆检测器,沿所述公路的前进方向,所述一对车辆检测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补光灯架的两侧,所述车辆检测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车辆检测器包括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声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白光LED灯。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为多个,所述多个摄像头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补光灯架顶部。

优选地,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多组补光灯及所述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五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补光灯架及补光灯的设置,在公路前进方向补光灯的亮度先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在汽车行进过程中通过亮度先依次增大的补光灯进行梯度补光,使驾驶员的瞳孔提前收缩,在摄像头进行拍照最强补光灯进行补光时确保驾驶员瞳孔不会出现过度收缩引发黑视现象的发生;汽车继续向前行驶,补光灯光照强度依次降低便于驾驶员眼睛逐步放大瞳孔,适应两侧道路黑暗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公路摄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补光灯架;2、补光灯;3、摄像头;4、车辆检测器;5、高亮度补光灯;6、中亮度补光灯;7、低亮度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摄像装置包括:

多个补光灯架,所述多个补光灯架沿公路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

多组补光灯,每组补光灯设置于一个补光灯架上,沿所述公路的前进方向,所述多组补光灯的亮度先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亮度最大的一组补光灯所在的补光灯架上。

具体地,公路摄像装置工作时,通过多个补光灯架及补光灯的设置,在公路前进方向补光灯的亮度先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在汽车行进过程中通过亮度先依次增大的补光灯进行梯度补光,使驾驶员的瞳孔提前收缩,在摄像头进行拍照最强补光灯进行补光时确保驾驶员瞳孔不会出现过度收缩引发黑视现象的发生;汽车继续向前行驶,补光灯光照强度依次降低便于驾驶员眼睛逐步放大瞳孔,适应两侧道路黑暗的环境。

具体地,摄像头设置在亮度最大的一组补光灯所在的补光灯架上,能够确保摄像头的拍摄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个补光灯架沿所述公路等间距设置,相邻补光灯架之间的距离为8m-14m。

具体地,补光灯架间距8m-14m的选择与补光灯闪光时间,汽车车速相匹配,使得多组补光灯的梯度补光能够连续作用在驾驶员眼睛上,使得驾驶员瞳孔逐渐收缩,避免过度收缩引起黑视现象的发生。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组补光灯通信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每组补光灯的打开与关闭。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一对车辆检测器,沿所述公路的前进方向,所述一对车辆检测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补光灯架的两侧,所述车辆检测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具体地,通过车辆检测器及控制器的设置,当车辆通过一个车辆检测器时,控制器控制多组补光灯依次开启,当补光灯通过另外一个车辆车辆检测器时控制器控制多组补光灯关闭,节约能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辆检测器包括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声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计时器的设置便于控制器控制多组补光灯依次延时开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补光灯为白光LED灯。白光LED灯便于采购,同时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摄像头为多个,所述多个摄像头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补光灯架顶部。多个摄像头便于同时拍摄多个过往车辆、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多组补光灯及所述摄像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补光灯为五组。

具体地,五组补光灯包括一组高亮度补光灯、两组中亮度补光灯及两组低亮度补光灯。

更优选地,高亮度补光灯在10米处的光照强度为300Lux-400Lux,中亮度补光灯在10米处的光照强度为150Lux-200Lux,低亮度补光灯在10米处50Lux-80Lux。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公路摄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箭头方向为车辆行驶方向。

如图1所示,该公路摄像装置包括:

多个补光灯架1,多个补光灯架1沿公路的前进方向(即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相邻补光灯架1之间的距离为12m;

多组补光灯2,每组补光灯2设置于一个补光灯架1上,沿公路的前进方向,多组补光灯2的亮度先依次增大再依次减小;

摄像头3,摄像头3设于亮度最大的一组补光灯所在的补光灯架1上;

控制器(未示出)及计时器(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与每组补光灯2通信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每组补光灯2的打开与关闭,计时器通信连接于控制器;

一对车辆检测器4,沿公路的前进方向,一对车辆检测器4分别设置在多个补光灯架2的两侧,车辆检测器4通信连接于控制器;

供电单元(未示出),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于多组补光灯2及摄像头3。

其中,车辆检测器4为红外传感器。

其中,摄像头3为多个,多个摄像头3等间距设置在补光灯架1顶部。

其中,补光灯2为五组,五组补光灯包括一组高亮度补光灯5、两组中亮度补光灯6及两组低亮度补光灯7。其中,高亮度补光灯5设置在中间,两组中亮度补光灯6和两组低亮度补光灯7依次设置在高亮度补光灯5的两侧。

其中,高亮度补光灯5在10米处的光照强度为300Lux,中亮度补光灯6在10米处的光照强度为180Lux,低亮度补光灯7在10米处60Lux。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