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_4

文档序号:9618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行其以后的处理。另夕卜,在即便经过规定时间检测处理2也未结束的情况下,结束运动快门处理。
[0139]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在通过运动快门处理对作为被摄体的人进行摄像的情况(例如,进行自拍的情况)下,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0SD显示有开始指标Μ的检测区域Τ内,基于与该人相关的信息来设定检测条件,在该检测条件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0]因此,在检测区域Τ内拍摄到不满足检测条件的人、物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该人、物的状态变化被检测,因此能够仅适当地检测满足该检测条件的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聚焦距离相关的聚焦距离信息,来设定检测条件1 (处于离被摄体聚焦距离为规定的距离的范围内),在该检测条件1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2]因此,能够将未处于离被摄体聚焦距离为规定的距离的范围内的物体的状态变化从检测对象排除,因此例如能够防止由于其他人、车等在作为被摄体的人的后方通过而导致的误检测。
[014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皮肤的颜色相关的特征颜色信息,来进一步设定检测条件2 (在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皮肤的颜色为相同颜色或者类似颜色的范围内),在该检测条件2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4]因此,在即便是满足上述检测条件1的物体、但该物体的颜色不在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皮肤的颜色为相同颜色或者类似颜色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物体的状态变化从检测对象排除,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检测。
[014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根据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面部的大小而推测的手的大小相关的手尺寸信息,进一步设定检测条件3(在与手的大小大致相同的范围内),在该检测条件3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6]因此,在即便是满足上述检测条件1的物体、但该物体的大小不在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手的大小大致相同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物体的状态变化从检测对象排除,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检测。
[014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衣服的颜色相关的特征颜色信息,进一步设定检测条件4(在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衣服的颜色为相同颜色或者类似颜色的范围内),在该检测条件4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48]因此,在即便是满足上述检测条件1的物体、但该物体的颜色不在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衣服的颜色为相同颜色或者类似颜色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物体的状态变化从检测对象排除,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检测。
[014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为特定的人物的情况下,基于与该特定的人物建立对应地预先存储的特定信息,进一步设定检测条件Α(例如,在特定的人物a的情况下,检测出检测区域T内的从上向下的动作),在该检测条件A下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
[0150]因此,在即便是满足上述检测条件1、以及检测条件2?4的任意一个条件的物体的状态变化、但该物体的动作不满足检测条件A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物体的状态变化从检测对象排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检测。
[015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的位置无关地设定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
[0152]因此,能够在用户所希望的位置设定检测区域T,因此能够在用户所希望的位置检测规定的物体的状态变化,作为被摄体的人能够以所希望的姿势进行摄影。
[0153]〔实施方式2〕
[0154]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进行说明。另外,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相同的构成,以下,对于具有相同构成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主要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155]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的特征在于,基于聚焦距离信息以及焦点距离信息,使进行运动检测(检测处理1(参照图9)、检测处理2(参照图10))时的阈值(动作检测灵敏度)变化。
[0156]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4d进行说明。
[0157]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4d基于与从摄像装置200到由判别部4b判别为被摄体的人为止的距离(聚焦距离)相关的聚焦距离信息、以及对该人执行了 AF控制时的与透镜部3a的透镜的焦点距离相关的焦点距离信息,来设定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检测状态时的阈值。
[0158]具体而言,检测部4d将上述聚焦距离的值的倒数、上述焦点距离的值及规定的系数相乘而得到的值设定为阈值。并且,在由摄像部3摄像的多个图像帧之间的检测区域T的像素值(亮度、颜色)的变化量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检测部4d判断为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存在状态变化。
[0159]例如,如图8B所示,在从摄像装置200到作为被摄体的人(男孩)为止的聚焦距离与图8A相比更长、并且与图8A相比焦点距离更短的情况下,阈值与图8A相比变小。由此,如图8B所示,在作为被摄体的男孩的手的摆动幅度与图8A相比更小、即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的像素值的变化量更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降低阈值(提高动作检测灵敏度)来检测该男孩的手的动作(状态变化)。
[0160]〈检测处理1>
[0161]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检测处理1的流程图。
[0162]如图9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检测处理1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在进行了步骤S11的处理之后,检测部4d取得进行了与从摄像装置200到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为止的距离相关的聚焦距离信息的取得(AF控制)时的与透镜部3a的透镜的焦点距离相关的焦点距离信息(步骤S201)。接着,检测部4d将所取得的聚焦距离的值的倒数、焦点距离的值及规定的系数相乘而得到的值设定为阈值(步骤S202)。接着,检测部4d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进行步骤S12?步骤S14的处理。
[0163]接着,检测部4d基于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0SD显示有开始指标Μ的检测区域T内的像素值的变动,来判定是否在检测区域Τ内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步骤S203)。
[0164]在步骤S203中,在判定为在检测区域Τ内未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检测部4d反复执行步骤S20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在判定为在检测区域T内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检测部4d执行以后(步骤S16?步骤S19)的处理而结束检测处理1。
[0165]〈检测处理2>
[0166]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检测处理2的流程图。
[0167]如图10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检测处理2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在进行了步骤S21的处理之后,检测部4d取得进行了与从摄像装置200到被判别为被摄体的人为止的距离相关的聚焦距离信息的取得(AF控制)时的与透镜部3a的透镜的焦点距离相关的焦点距离信息(步骤S211)。接着,检测部4d将所取得的聚焦距离的值的倒数、焦点距离的值及规定的系数相乘而得到的值设定为阈值(步骤S212)。接着,检测部4d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执行步骤S21?步骤S25的处理。
[0168]接着,检测部4d基于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0SD显示有开始指标Μ的检测区域T内的像素值的变动,来判定是否在检测区域Τ内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步骤S213)。
[0169]在步骤S213中,在判定为在检测区域Τ内未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13:否),检测部4d反复执行步骤S21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13中,在判定为在检测区域T内检测到物体的阈值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13:是),检测部4d执行以后(步骤S27?步骤S31)的处理而结束检测处理2。
[0170]如以上那样,根据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通过检测部4d,基于与从摄像装置200到由判别部4b判别为被摄体的人为止的距离(聚焦距离)相关的聚焦距离信息、以及对该人执行AF控制时的与透镜部3a的透镜的焦点距离相关的焦点距离信息,来设定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检测状态(例如,作为被摄体的人的手的动作)时的阈值。
[0171]因此,由于基于聚焦距离信息和焦点距离信息来设定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检测状态(例如,作为被摄体的人的手的动作)时的阈值,因此能够根据聚焦距离信息和焦点距离信息而使该阈值不同。
[0172]由此,能够根据所设定的阈值而使运动检测时的动作检测灵敏度不同,能够设定适合于被摄体的摄像状况的动作检测灵敏度,因此能够提高运动检测的检测精度,发挥稳定的运动快门。
[0173]此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基于聚焦距离信息的聚焦距离越长、并且基于焦点距离信息的焦点距离越短,则将阈值设定为越小的值。
[0174]因此,例如,所设定的阈值越小,则越能够提高运动检测时的动作检测灵敏度。
[0175]由此,在从摄像装置200到被摄体为止的距离较远而该被摄体的影像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运动检测时的动作检测灵敏度,因此即便该被摄体的动作的变化较小也能够良好地检测出该被摄体的动作。
[0176]<变形例>
[0177]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摄像装置200T进行说明。另外,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相同的构成,以下,对于具有相同构成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主要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178]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摄像装置200T的特征在于,代替聚焦距离信息以及焦点距离信息,而基于与作为被摄体的人的面部的大小相关的面部尺寸信息,使进行运动检测(检测处理1(参照图11)、检测处理2(参照图12))时的阈值(动作检测灵敏度)变化。
[0179]以下,对本变形例的取得部4c以及检测部4d进行说明。
[0180]在通过判别部4b而人被判别为被摄体的情况下,本变形例的取得部4c取得与该人的大小相关的被摄体尺寸信息,作为与该人相关的信息。
[0181]具体而言,取得部4c根据由判别部4b判别的人的面部区域F(参照图7A)取得与该人的面部的大小相关的面部尺寸信息,作为被摄体尺寸信息。此处,人的面部的大小例如用由判别部4b判别的人的面部区域F的面积表示。
[0182]本变形例的检测部4d基于由取得部4c取得的面部尺寸信息,设定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检测状态时的阈值。具体而言,检测部4d将上述人的面部的大小的值与规定的系数相乘而得到的值设定为阈值。因此,人的面部的大小的值越小,则阈值越降低(动作检测灵敏度越提高),因此例如图8B所示,即便在实时查看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中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被摄体的动作(状态变化)。
[0183]<检测处理1 >
[0184]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检测处理1的流程图。
[0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