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134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压千斤顶,特别是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
习见的油压千斤顶,主要是藉由活塞泵的吸油及送油作动,利用液压油路驱动扬升顶柱将重物顶举,但该活塞泵仅是具有单一个活塞,因此其活塞泵挤入内管的液压油不论顶柱是否负载重物压力均保持一定,故使用者欲将顶柱上升至重物底部此段行程,皆需耗费力量摆动摇杆使千斤顶产生一般上升速度,诚不理想。
因此,曾有人设计出一种两段式扬升千斤顶,如台湾新型第八六二一九五二七号专利案“两段式扬升油压千斤顶”,具有两段式的扬升速度,即可在顶柱未接触重物时,以该大、小活塞同步作动扬升,达到快速扬升的效果,待顶柱接触重物后,即由小活塞自行推入液压油,使千斤顶呈慢速但可以高压顶举重物。
而习知无段千斤顶的最大操作力,是顶柱负载100%状态,即设定于一般使用者100%全力下压摇杆的力量;仅因千斤顶常见的顶柱负载均在40%以下,故一般使用者以100%全力下压摇杆使顶柱负载举起40%以下的重物,其操作力会感到轻松;亦即千斤顶的顶柱负载在40%以下时,其大小活塞泵可同步将液压油打入内管,而轻松达到快速扬升效果。
但习见两段式扬升油压千斤顶,虽是于未负载时可快速扬升,但当其顶柱一有载重时(假设载重10%),该大活塞与小活塞内部的液压油在作动时,必须使大活塞内部的液压油冲开压力调节阀的钢珠,使大活塞内部液压油回流到外管,仅于小活塞的液压油打入内管而举起10%的重物,而此时大活塞内部液压油因要冲开调节阀的钢珠,会导致使用者的操作力必须由100%加上冲开调节阀钢珠的10%力量,即要求使用者出力110%,致使其操作力增加。假设,一般两段式扬升油压千斤顶在其顶柱载重设定40%以上时,等于使用者出力100%时又要求增加40%力量来使大活塞冲开调节阀的钢珠,此种力量要求已经大到使用者无法操作的状态。故习见两段式扬升油压千斤顶,为避免此不当情形发生,仅能设定快速扬升动作在无负载或轻负载的条件下作动;此种限制全是因为大活塞内部液压油必须冲开压力调节阀钢珠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当顶柱负载压力较小时,可使顶柱快速扬升,当顶柱负载压力较大时,则使顶柱慢速扬升,同时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具有操作省力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包括一阀座、一外管、一内管及一顶柱,其特征在于该阀座包括一活塞泵、一回油顶针、一压力调节阀、一钢珠单向阀及一回油阀,其中该阀座,是于上侧设一径向贯穿的压力调节阀孔,于该压力调节阀孔中上段设一油孔与内管导通,该压力调节阀孔中设一回油孔连接至外管;该阀座另设一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于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中设一低压油孔及一高压油孔延伸至该阀座前,令高压油孔与压力调节阀孔相通,高压钢珠单向阀孔的底部设一吸油孔与外管相通,上部则设一出油孔与内管相通;又于阀座设一回油孔与外管及内管相通,并使回油孔延伸至阀座的前端处;该活塞泵,包括相互套设的一管状外筒、一大活塞及一小活塞,藉此将外筒结合于阀座的前端,恰使其大活塞对应高压油孔入口,而小活塞对应于低压油孔入口;一回油顶针,是呈圆形销柱状,于柱身外套设有一防漏圈,将回油顶针设置于阀座的压力调节阀孔一端;一压力调节阀,是以一钢珠、一支撑柱、一压缩弹簧及一可调整的导套依序由阀座的压力调节阀孔另一端置入,以该导套顶推压缩弹簧推压支撑柱及钢珠,并使回油顶针抵压住钢珠,以钢珠封闭压力调节阀孔;一钢珠单向阀,是包括钢珠及压缩弹簧配合而成,将防止液压油从该出油孔回流到该低压油孔、高压油孔、吸油孔的三个钢珠设入阀座的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中,并以压缩弹簧支撑钢珠呈单向封闭;一回油阀,为一圆杆状,于后端侧穿设一螺栓,藉此将回油阀从阀座的前端设入回油孔中,恰使回油阀前端呈单向封闭住回油孔内部,控制内管的液压油从回油孔流到外管。
所述的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座可设一安全阀孔,该安全阀孔底部恰与低压油孔导通,而其一侧具有一泄油孔与外管导通;于安全阀孔内设一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一顶针、一压缩弹簧及一导套,依序设置于阀座的安全阀孔中,由压缩弹簧顶推该顶针呈单向封闭安全阀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使千斤顶的顶柱负载达一定重量时,即可由内管中液压油的压力自动推移一回油顶针顶开压力调节阀的钢珠,藉此使该大活塞内的液压油可回流到外管,而不必由使用者另外增加力量使大活塞内的液压油冲开压力调节阀钢珠,达到使用者操作上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当顶柱负载压力较小时,可使顶柱快速扬升,当顶柱负载压力较大时,则使顶柱慢速扬升,同时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具有操作省力的效果。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附图图面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座的组合状态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生扬升动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生下降动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泵回油动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实施于卧式千斤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实施于立式千斤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实施于立式千斤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实施于另一千斤顶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主要包括一阀座10、一外管20、一内管30及一顶柱40所组成,该外管20结合于阀座10的一侧,而内管30是设于外管20中并亦结合阀座10,将该顶柱40套设于内管30中,再于外管20中充入液压油,使顶柱40即可由阀座10控制液压油进入内管30的作动,而产生扬升顶举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该阀座10的油路系统,包括一活塞泵2、一回油顶针3、一压力调节阀4、一钢珠单向阀5、一安全阀6及一回油阀7等所构成,其中一阀座10,(如图2所示)是呈圆形柱状,选定其上侧缘设有一呈径向贯穿的压力调节阀孔11,并于该孔中的上段处设一油孔111与内管30导通,而中间处设一回油孔112连接至外管20中;于压力调节阀孔11侧边设一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于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的孔底段侧分别呈横向设一低压油孔121及一高压油孔122延伸至阀座10的前端,且令该高压油孔122与压力调节阀孔11下侧部相通,但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的底部设一吸油孔123与外管20相通,上部则设一出油孔124与内管30相通;而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其一侧并设一安全阀孔13,令安全阀孔13底部恰与该低压油孔121侧导通,而其一侧具有一泄油孔131与外管20导通;又于阀座10上适当处设一回油孔14与该外管20及内管30相通,并使回油孔14延伸至阀座10的前端处;一活塞泵2,(如图1所示)是由一管状外筒21、一大活塞22及一小活塞23所组成,该大活塞22是呈一端具有开口、一端封闭的筒状,该小活塞23是成一圆柱状,大活塞22中央并设有一轴向通孔231,藉此将小活塞23套设于大活塞22中,并将大活塞22套设于外筒21中,使大活塞22及小活塞23两段呈可轴向伸缩滑动状态;藉此即将该外筒21结合于阀座10的前端,恰使其大活塞22对应高压油孔122入口,而小活塞23对应于低压油孔121入口;一回油顶针3,(如图2所示)其是呈一阶级状的圆形销柱,于柱身外套设有一防漏圈31;藉此将回油顶针3植设入阀座10的压力调节阀孔11上侧,使回油顶针3其顶端则恰位于该油孔111的下方处;一压力调节阀4,(如图2所示)是包括一钢珠41、一支撑柱42、一压缩弹簧43及一导套44,其均是习见的物品故不多加赘述;依序将钢珠41、支撑柱42、压缩弹簧43及导套44由阀座10的压力调节阀孔11下侧置入,并以该导套44封闭孔底,且可螺旋调整导套44控制压缩弹簧43推压支撑柱42及钢珠41的压力,藉以组成阀座10中的一压力调节阀4,并恰使上述的回油顶针3前端可抵压住该钢珠41上部,且以该钢珠41封闭压力调节阀孔11,常保液压油不致从回油孔112流到外管20;一钢珠单向阀5,(如图2所示)其是包括钢珠51、52、53及压缩弹簧54、55所配合而成,是将较小的钢珠51设入阀座10的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中位于底段处,呈单向封闭于该吸油孔123及高压油孔122间;该钢珠52设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则位于中段,其上方并设压缩弹簧54,使钢珠52恰单向封闭于高压油孔122通往出油孔124的流道而该钢珠53则设于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上段,其上方并设一压缩弹簧55,该钢珠53则呈单向封闭于低压油孔121通往出油孔124的流道;藉此构成阀座10中钢珠单向阀5使各钢珠51、52、53均可呈单向往上移动,而平常则下降将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分段封闭,以防止液压油从出油孔124回流到低压油孔121、高压油孔122或吸油孔123;一安全阀6,(如图2所示)是包括一顶针61、一压缩弹簧62及一导套63,是依序置入阀座10的安全阀孔13中,由该压缩弹簧62顶推该顶针61呈单向封闭安全阀孔13的底部;一回油阀7,(如图2所示)其是形成为一圆柱杆状,于后端侧穿设一螺栓71;藉此将回油阀7从阀座10的前端设入回油孔14中,恰使回油阀7前端呈单向封闭住回油孔14内部,可控制内管30的液压油从回油孔14流到外管20;藉以上述阀座10、活塞泵2、回油顶针3、压力调节阀4、钢珠单向阀5、安全阀6及回油阀7等的组合,使位于外管20的液压油可用活塞泵2打入内管30,令该顶柱40受液压油的推力产生伸出扬升顶举。
本实用新型使该顶柱40产生扬升顶举的动作的原理是,将活塞泵2的大、小活塞22、23拉出时,即可产生一吸力,将外管20的液压油可从吸油孔123推开钢珠51,进而从该高压油孔122进入活塞泵2之中;当活塞泵2内充满液压油时,使用者即可再推入大、小活塞22、23,令液压油从高、低压油孔122、121进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12中,并使液压油推开钢珠52、53而从上方出油孔124进入内管30中,即可以使顶柱40产生扬升顶举动作(如图4所示)。又欲使该顶柱40下降时,使用者即可拉出回油阀7,令顶柱40藉自重或负载的压力,使内管30的液压油被推入回油孔14再流到外管20中,藉此达到控制顶柱40下降收缩的功能(如图5所示)。
当顶柱40扬升顶举负载在40%的设定压力以下时,该活塞泵2的大小活塞22、23是可同步打入液压油进到内管30,使顶柱40产生一快速扬升的顶举效果,此时因使用者是以100%的力量操作40%重物,故可轻松地施力而操作。但当顶柱40扬升顶举负载在40%的设定压力以上时,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内管30中的液压油所受压力,经油孔111流到压力调节阀孔11藉压力按下回油顶针3(如图6所示),令回油顶针3推开压力调节阀4的钢珠41,此时如使用者继续推顶活塞泵2的大活塞22,大活塞22内部的液压油即可从该高压油孔122进入压力调节阀孔11中,并通过钢珠41进入回油孔112而流到外管20,而仅余小活塞23可再将液压油打入内管30,藉此可回复一慢速扬升但可顶举重物的省力操作功能,保持使用者在快速扬升及慢速扬升时均有省力效果。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内管30中液压油的压力推动回油顶针3及压力调节阀4的钢珠41,使活塞泵2其大活塞22中的油可回到外管,因此使用者不须增加操作力冲开如习见所设计的钢珠结构,操作上可较习见的油压千斤顶更为省力。
以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双速扬升顶举装置,其实施范围是可运用在一般所见的卧式千斤顶100(如图7所示),亦可运用实施于立式千斤顶200(如图8及图9所示),或吊起汽车机件的千斤顶300(如图10所示)等,凡是千斤顶本实用新型均可实施运用,诚属合理。
权利要求1.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包括一阀座、一外管、一内管及一顶柱,其特征在于该阀座包括一活塞泵、一回油顶针、一压力调节阀、一钢珠单向阀及一回油阀,其中该阀座,是于上侧设一径向贯穿的压力调节阀孔,于该压力调节阀孔中上段设一油孔与内管导通,该压力调节阀孔中设一回油孔连接至外管;该阀座另设一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于该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中设一低压油孔及一高压油孔延伸至该阀座前,令高压油孔与压力调节阀孔相通,高压钢珠单向阀孔的底部设一吸油孔与外管相通,上部则设一出油孔与内管相通;又于阀座设一回油孔与外管及内管相通,并使回油孔延伸至阀座的前端处;该活塞泵,包括相互套设的一管状外筒、一大活塞及一小活塞,藉此将外筒结合于阀座的前端,恰使其大活塞对应高压油孔入口,而小活塞对应于低压油孔入口;一回油顶针,是呈圆形销柱状,于柱身外套设有一防漏圈,将回油顶针设置于阀座的压力调节阀孔一端;一压力调节阀,是以一钢珠、一支撑柱、一压缩弹簧及一可调整的导套依序由阀座的压力调节阀孔另一端置入,以该导套顶推压缩弹簧推压支撑柱及钢珠,并使回油顶针抵压住钢珠,以钢珠封闭压力调节阀孔;一钢珠单向阀,是包括钢珠及压缩弹簧配合而成,将防止液压油从该出油孔回流到该低压油孔、高压油孔、吸油孔的三个钢珠设入阀座的高压钢珠单向阀孔中,并以压缩弹簧支撑钢珠呈单向封闭;一回油阀,为一圆杆状,于后端侧穿设一螺栓,藉此将回油阀从阀座的前端设入回油孔中,恰使回油阀前端呈单向封闭住回油孔内部,控制内管的液压油从回油孔流到外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座设一安全阀孔,该安全阀孔底部恰与低压油孔导通,而其一侧具有一泄油孔与外管导通;于安全阀孔内设一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一顶针、一压缩弹簧及一导套,依序设置于阀座的安全阀孔中,由压缩弹簧顶推该顶针呈单向封闭安全阀孔的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千斤顶的变速扬升顶举装置,包括阀座、外管、内管及顶柱,该阀座包括一活塞泵、一回油顶针、一压力调节阀、一钢珠单向阀及一回油阀,该活塞泵,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筒及大活塞、小活塞,将外筒结合于阀座的前端,恰使其大活塞对应高压油孔入口,而小活塞对应于低压油孔入口;本实用新型可使顶柱在负载压力较小时快速扬升,负载压力较大时则慢速扬升,具有操作省力的效果。
文档编号B66F3/24GK2454347SQ00252108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1日
发明者赖彦君 申请人:信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