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04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含有用于加热载置在构成壳体的上表面的顶板上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红外线加热器的加热单元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何加热铝锅或铜锅那种由低导磁率且高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烹调容器成为一个课题。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以往技术,专利文献1中揭示一种构成,检测由进行感应加热时发生的斥力产生的锅的浮动或移动,限制供给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流。此外,专利文献2中揭示一种构成,在感应加热线圈与锅之间插入铝板,通过感应加热该铝板对锅间接地进行加热。
特开昭61-23028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许第346571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因锅的重量轻而难以抑制斥力时,大幅度地限制电流的供给,结果火力低下,不能进行充分的加热烹调。
此外,专利文献2揭示的技术中,由于通过铝板对锅间接加热,使加热效率降低。即,虽然使铝板与锅同样地感应加热,但其功率全部通过由逆变器及感应加热线圈等构成的感应加热装置供给。因此,加大了供给构成逆变器的IGPT等的开关元件、及谐振电容器、平滑电容器、电感器等的功率,使这些元件的尺寸大型化,变得高价。而且,也不得不加大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截面积,使感应加热装置整体大型化。另外,加热铝锅时,如上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磁通产生的斥力使锅移动。为抑制这一移动,有必要提高流过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流的频率,加大了因趋肤效应产生的损失。为抑制趋肤效应引起的损失,有必要用捻合多条例如2kW输出中1000条以上、例如50μm左右的极细的利兹线构成感应加热线圈。此外,如专利文献2那样,因为铝板也在加热时流过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流变得更大,构成利兹线的极细线的条数必需更多,不得不仍然是高价的构成。
另外,由于铝是非磁性体,导磁率低,感应加热线圈的漏磁通大,线圈的匝数多,而且线圈的电压高。于是,锅与感应加热线圈之间的静电电容就有经锅将高电压加到人体上、流过高频电流的危险。为防止这类事故,有必要在感应加热线圈与顶板之间插入屏蔽板并使之接地,存在构造进一步复杂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更有效率地加热以低导磁率材料构成的烹调容器的加热烹调器。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构成该壳体的上表面、并载置烹调容器的顶板;具有在所述烹调容器为高电阻材质时使加热效率良好而构成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与辐射红外线的环形红外线加热器,并可由其中的至少一方加热所述烹调容器而配置的加热单元;配置在所述红外线发热体构成的环的内侧,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用的温度检测部件;在该温度检测部件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之间,阻止该红外线加热器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的遮蔽体,将高频电流供给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高频电流供给部件;使所述红外线加热器进行通电并发热用的通电部件;以及通过控制分别供给所述高频电流供给部件与所述通电部件的功率,控制对所述烹调容器加热的加热控制部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烹调容器的材质各不相同,也可能由感应加热线圈与红外线加热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加热。而且,在感应加热中其加热效率降低的材质时,只要用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因此能构成感应加热线圈使高电阻材质时加热效率良好,提高感应加热效率。另外,由于温度检测部件配置在红外线加热器做成的环的内侧,同时,遮蔽体阻止红外线加热器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温度检测部件,因此,进行辐射加热时能精度良好地进行烹调容器的温度检测。
此外,这里所谓的“环”形的外形不限于圆环形,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或矩形。此外,所谓温度检测部件“配置在红外线加热器做成的环的内侧”,是指从顶板上方来看时的平面位置关系中位于内侧的意思,不一定指两者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达到一致。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感应加热线圈与红外线加热器中至少的一方,能进行与烹调容器的材质相适应的效率良好的加热,能减少感应加热线圈的匝数且减少捻合线数,以低成本地构成。另外,利用红外线加热器辐射红外线进行加热时,发热体的设置面积不必相应加大,故能极力避免与感应加热线圈的配置相干涉。另外,能精度良好地进行在辐射加热时的温度检测。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纵剖视地示出加热烹调器本体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一方的载置部侧的放大图。
图3示出控制系统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主要部分的火力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5(a)示出根据烹调容器的材质的输入电流ip与线圈电流ic的关系图,(b)为感应加热线圈的等效电路图。
图6为说明烹调容器在非金属材料的情况与无负荷的情况中的从加热开始后的温度上升程度差异图。
图7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8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9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与图4相当的图。
标号说明1壳体 3顶板 6、7感应加热线圈 8烹调容器11、12温度检测部件 17、18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9、20红外线加热器 21火力控制装置22操作部24逆变器 28发热体通电控制部31感应加热线圈32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 33a、33b红外线加热器34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 35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6、37感应加热线圈 38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9红外线加热器 40感应加热线圈41红外线加热器 60~64加热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为纵剖视示出加热烹调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加热烹调器1中,外壳是壳体2,顶板3位于其上方,构成壳体的上表面。壳体2的内部,在位于所述顶板3的载置部4、5的正下面配置感应加热线圈6、7,这样,使分别感应加热载置在载置部4、5上的烹调容器8(参照图2)。另外,图2放大示出图1的载置部4的部分。
壳体2的前面设置有操作板9和烘烤炉的门10,通过其中的操作板9,使用者能进行上述感应加热线圈6、7的操作,在烘烤炉门10的后方的壳体2的内部,连接炉子(未图示)。另外,在顶板3的下表面中,特定在所述载置部4、5的中心部对下的位置上,设置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的温度检测部件11、12。感应加热线圈6、7,由感应加热线圈支持体13、14所支持,在感应加热线圈支持体13、14的下表面侧上,配置形成感应加热线圈6、7的磁通的磁路用的铁氧体15、16。
另外,如图2所示,感应加热线圈6、7绕成上下2段,同时各自分成2部分配置。即,各自具有以小直径位于内周侧的内周侧线圈6a、7a与以大直径位于的外周侧的外周侧线圈6b、7b。而且在内周侧线圈6a、6b之间,外周侧线圈7a、7b之间,分别配置断面略呈W字形的圆环形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18,在该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18内配置形成环形的红外线加热器19a、19b、20a、20b。
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18的侧壁17a、18a,决定并形成其高度使作为防止红外线加热器19a、19b、20a、20b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温度检测部件11、12的防护壁发挥作用。具体地说,设定侧壁17a、18a的高度为遮住连接红外线加热器19a、19b、20a、20b的外缘与温度检测部件11、12上端的直线的高度。
也就是说,感应加热线圈6、7与红外线加热器19a、19b、20a、20b都使面临顶板3的下表面地配置。顶板3的材质,选择在红外线加热器19a、19b、20a、20b辐射的近红外至红外的范围(波长0.8μm~4μm)中透射率良好的玻璃。
图4示出控制系统构成的功能框图。火力控制装置(加热控制部件,材质控制部件)21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对火力控制装置21,输入来自配置在操作板9的操作部22的操作信号,同时输入来自温度检测部件11、12的温度检测信号。然后,火力控制装置21根据这些输入以及预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配置在操作板9的显示部23的动作,同时控制逆变器(高频电流供给部件)24,控制通过逆变器24将高频电流供给感应加热线圈6(以及7)。
另外,谐振电容器25串联连接在感应加热线圈6。调整感应加热线圈6或谐振电容器24,使在烹调容器8的材质为铁等高电阻(高导磁率)材料时,感应加热效率良好。这里,所谓“高电阻”是指材料以铝的情况作为基准(例如锅底厚度1mm左右)进行比较时电阻值高的情况。
另外,在假定也感应加热铝那样的低电阻材料时,如前所述,有必要或使利兹线的捻合数大于等于1000条,或使线圈的匝数比铁对应情况的3倍左右。与此相对,如将感应加热对象预先缩小为高电阻材料,则捻合线数为几十条左右就可,也不必增加线圈的匝数,因此,构成感应加热线圈6、7为更低成本是可能的。
将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6的交流电流通过整流电路27变换成直流,供给逆变器24作为驱动用电源。另外,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6的交流电流也供给发热体通电部(通电部件)28。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对红外线加热器19(及19)通电交流电源,其通电量由火力控制装置21通过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所控制。
另外,在整流电路27的输入侧与逆变器24的输出侧,分别配置电流变压器29、30,它们的检测信号供给火力控制装置21。然后,火力控制装置21就检测对加热烹调器的输入电流ip与逆变器24的输出电流即线圈电流ic。此外,感应加热线圈6和7,逆变器24,红外线加热器19和20,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构成上述的加热单元60。
下面参照图4至图6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图4示出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火力控制装置21产生控制内容的流程图。火力控制装置21首先通过操作部22读入用户设定的输入功率的设定值(步骤S1),进行烹调容器的材质判定(步骤S2)。然后在步骤S3,S5中分别判定是不是高电阻金属材料,或中电阻金属材料。
例如在判定是不是铁那样的高电阻金属材料,非磁性SUS(不锈钢)那样的中电阻金属材料,铝或铜那样的低电阻金属材料,或砂锅或玻璃那样的非金属材料中,由逆变器24将电压和频率一定的高频电流供给感应加热线圈6时,如图5(a)所示,根据输入电流ip与逆变器24的输出电流即线圈电流ic的关系进行判定。
即,烹调容器8的材质为铁等的磁性体时,感应加热线圈6发生的磁通容易经烹调容器9通过,易与烹调容器8交链,漏磁通减少,故线圈6的等效电感L(参照图5(b))减小。又因磁性体材料电阻率大,趋肤效应(涡流集中于锅底的感应加热线圈6侧的效应)也大,故线圈6的等效电阻R增大。
另一方面,铝和铜那样非磁性且电阻率小的材料时,线圈6发生的磁通难以到达烹调容器8,漏磁通增多,因此线圈6的等效电感L增大。而且,由于电阻率小,趋肤效应也小,故等效电阻R也减小。非磁性SUS呈现铁与铝的中间的值。另外砂锅等的非金属时,或者无负荷时,因完全没有感应电流流动,故等效电感L最大,等效电阻R最小。
另外,线圈电流ic与感应加热线圈6的等效阻抗Z成反比,输入电流ip与线圈电流ic、R/Z成正比。结果,根据烹调容器8的材质,有图5(a)所示那样的关系。即,

从而,可根据输入电流ip、线圈电流ic的大小关系,判定烹调容器8的材质。
然后,当步骤S3判定材质为高电阻金属材料时(“YES”),火力控制装置21以步骤S1读入的输入功率设定值作为对逆变器24的输入功率进行感应加热烹调(步骤S4)。即是以往进行的通常的感应加热烹调。
另一方面,若材质为中电阻金属材料(步骤S5,“YES”),则火力控制装置21以流过感应加热线圈6的电流不致过大的电平进行感应加热烹调(步骤S6)。然后在步骤S6调整感应加热烹调的火力时,如在该加热功率与步骤S1读入的输入功率设定值之间存在差异时(步骤S7,“YES”),则火力控制装置21将该差异功率部分供给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进行红外线加热(步骤S8)。另外,在低电阻的非磁性金属材料时,由于感应加热线圈6的等效电阻R减小,故进行调整或使通过逆变器24加到感应加热线圈6的电压比高电阻的磁性材料时更低,或使频率上升,以提高加热效率(步骤S9)。
又在步骤S5,材质为非中电阻的金属材料时(“NO”),材质是铝那样的低电阻的非磁性金属材料,或砂锅那样的非金属材料或无负荷的情况。这时不进行感应加热烹调,而将等同于步骤S1读入的输入功率设定值的功率供给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进行红外线加热(步骤S10)。如上所述,根据输入电流ip与线圈电流ic的关系不能作出非金属材料与无负荷的判别。因此利用温度检测部件11、12检测在步骤S9中的红外线加热开始后的温度上升程度(步骤S11)。
即,如图6所示,例如在顶板3的载置部4上载置砂锅等时,由于负荷的热容量大,加热开始后的温度上升程度(上升)比较缓和。与此相反,在无负荷时,由于只有顶板3的热容量,加热开始后的温度上升比较急剧。基于这种温度上升程度的差异,判别非金属材料与无负荷。然后,当火力控制装置21判定为无负荷时(步骤S12YES“)停止红外线加热(步骤S13),当判定为非金属材料时(“NO”)就原封不动返回步骤S1继续红外线加热。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例,使加热烹调器具备感应加热线圈6与红外线加热器19,火力控制装置21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的材质控制逆变器24与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控制由感应加热线圈6与红外线加热器19产生的加热比率。
因此,在对感应加热中效率下降的材质的烹调容器8进行加热时,通过相对提高由红外线加热器19产生的加热比率,可实现效率高的加热,可根据烹调容器8的材质选择感应加热与红外线加热的加热平衡,所以能以高效率加热铁、SUS、铝、铜等各种材质的烹调容器8。
具体地说,例如判定烹调容器8等的高电阻材质,或非磁性SUS等的中电阻材质,或铝等的低电阻材质、或非金属材料,在高电阻材质时,只进行感应加热,在中电阻材质时,一并使用感应加热与红外线加热,在低电阻材质或非金属材料时,只进行红外线加热。而且,由于减少匝数并减少捻合线数来构成感应加热线圈6,使在高电阻材质时加热效率良好,因此能以低成本构成并提高感应加热效率。
另外,减少对感应加热线圈6和逆变器24供给的功率,能对构成逆变器24的IGBT等的功率元件、谐振电容器5、未图示的平滑电容器、或电感器选择小型且廉价的元件。此外,由于对感应加热线圈6的供给功率减少,故减少经锅流入人体的高频电流,没有必要在与顶板之间插入屏蔽板等。而且,红外线加热器19辐射红外线能加热到大于等于500□的温度,故不必相应增大设置面积,能极力避免与感应加热线圈6的配置相干涉。另外,由于红外线加热器19的截面积减小,故红外线加热器19本身几乎未受到感应加热,从而能防止感应加热效率的下降。
另外,火力控制装置21在判定烹调容器8的材质为非金属时,进行控制使停止由逆变器24对感应加热线圈6的电流供给,专门由红外线加热器19进行加热。即是说,在铝、钢等的非磁性体时,感应加热线圈6发生的磁通因难以吸收,感应加热中磁通容易泄漏。另一方面,利用红外线加热器19通电发生的磁通量少且是低频,因此能在几乎没有磁通泄漏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另外即使是砂锅或玻璃锅等非金属材质的烹调容器8也能对应,这时能抑制无助于加热的功率的供给。
根据本实施例,配置感应加热线圈6与红外线加热器19使都面临顶板的下表面,故能缩短与烹调容器8的相隔距离,效率良好地进行感应加热和红外线加热。因此,这也成为感应加热线圈6与红外线加热器19无干涉的配置,故没有相互同时完成红外线加热与感应加热,能提高加热效率。另外,因感应加热线圈6配置在加热单元60的中央侧,故在锅径小时也能效率良好进行感应加热。
此外,感应加热线圈6分成2个,在其间配置红外线加热器19,故位于红外线加热器19的两侧的感应加热线圈6发生的磁通形成相互抵消的方向,因此红外线加热器19难以受到感应加热。此外,绕制感应加热线圈6使形成2段,能增多匝数而不占太大空间。
此外,温度检测部件11配置在形成环形的红外线加热器19的内侧,形成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的侧壁17a,使具有作为阻止红外线加热器19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温度检测部件11的防护壁的功能,在红外线加热时能精度良好地检测烹调容器8的温度。
(第2实施例)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只说明不同的部分。第2实施例在顶板3的下方侧的感应加热线圈与红外线加热器的配置形态不同。即,其构成如相当于图2的图7所示,绕成两段的感应加热线圈31配置在载置部4的中央侧,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2及2个红外线环形发热器33a、33b配置在其外周侧。感应加热线圈31和红外线环形发热器33A、33b构成加热单元61。
利用上述构成的第2实施例时,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例)图8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也与第2实施例同样示出在顶板3下方侧的感应加热线圈与红外线加热器的配置形态不同的例子。即,如图8所示。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4配置在载置部4的中央侧,在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4的内部以绕成多圈的状态配置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5。在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5的外周侧配置绕成两段感应加热线圈36。
另外,形成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4的侧壁,与第1、第2实施例中的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32一样,使具有作为阻止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5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温度检测部件11的防护壁的功能。此外,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5及感应加热线圈36构成加热单元62。
根据上述构成的第3实施例,由于将红外线带形发热器35配置在加热单元62的中央侧,因此在锅径小时也能效率良好地进行红外线加热。
(第4实施例)图9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第4实施例中,绕成2段的感应加热线圈37与第1实施例一样分成37a、37b两个,配置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8,使在感应加热线圈37a、37b之间以及在感应加热线圈37b的外周侧形成具有凹部的形状,覆盖在感应加热线圈37a、37b的上方。
另外,红外线加热器(辐射发热体)39也分成39a、39b两个,收容于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8的凹部内,使红外线加热器39a位于感应加热线圈37a、37b之间,红外线加热器39b位于感应加热线圈37b的外周侧。即从载置部4的中心侧起,交替排列地配置感应加热线圈37a、红外线加热器39a、感应加热线圈37b、红外线加热器39b。此外,感应加热线圈37及红外线加热器39构成加热单元63。另外,红外线加热器39收容于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38的凹部内,不使辐射的红外线到达温度检测部件11,这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
根据上述构成的第4实施例,交替排列地配置各自分成2个的感应加热线圈37与红外线加热器39,故不论锅径大小,都能效率良好地进行感应加热及红外线加热,同时能使锅底的加热分布状态更好。
(第5实施例)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中,感应加热线圈40分成内侧线圈40a、中间线圈40b、外侧线圈40c三个,内侧线圈40a、外侧线圈40c位于同一段,并将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线圈40b配置在图10中下降一段的位置上,成为2段的构成。从而,感应加热线圈支持体41对应上述构成,将中间线圈40b所处的部分形成有凹部的形状,在中间线圈40b的上方,配置与第1实施例一样的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和红外线加热器19。此外,在感应加热线圈支持体41的下方,配置铁氧体42a、42b、42c。此外,红外线加热器19与线圈40构成加热单元64。
根据上述构成的第5实施例,由于感应加热线圈40的一部分即40b部分配置在红外线加热器19的下方侧。故能不占配置空间而增加感应加热线圈40的匝数。
(第6实施例)图1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第6实施例是对第1实施例中的控制形态作若干变形并实施的例子。即,图11与图4相当,但删除步骤S5~S9,当步骤S3中判断为“NO”时,便移到步骤S10。从而,这时如果烹调容器8的材质不是铁那样的高电阻材质,就全部用红外线加热器17进行红外线加热。
使用上述构成的第6实施例时,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不只限于上述附图所述的实施例,以下那样的变形是可能的。
在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等中,采用具有作为不使红外线加热器19发生的热传导到感应加热线圈6和感应加热线圈支持体13侧的隔热材料的性质的材料,或者,采用具有作为使所述热反射到顶板3侧的反射板的性质的材料,另外,采用具有作为不使感应加热线圈6发生的磁通影响到红外线加热器19侧的磁屏蔽的特性的材料。根据需要也可用适当复合特性的材料。
也可构成使检测烹调容器的重量,在中电阻材质时,根据烹调容器的重量控制感应加热与发热体加热的比率。
在铝那样的低电阻材质时,也可在不产生“锅浮动”现象的范围内一并进行感应加热(即,与特愿2004-248371的图5相同的控制)。另外,权利要求2的“判定的材质为低电阻材质时,控制成专门对所述通电部件供给功率”中的所谓“专门”,也包含例如以对低电阻材质的加热实质上没有贡献的电平同时对高频电流供给部件侧供给功率。
另外,即使不控制感应加热与红外线加热的比率,也可以对逆变器24、发热体通电控制部28改变各自供给的功率量,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部件也可以用红外线传感器构成。
另外,也可以检测感应加热线圈、红外线加热器、或与它们温度相关的某个部分的温度,或进行加热控制,或进行温度过升控制。
烹调容器的材质,不限于加热烹调器侧自动地判定,也可以是例如用户输入材质进行设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构成该壳体的上表面、并载置烹调容器的顶板;具有在所述烹调容器为高电阻材质时使加热效率良好而构成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与辐射红外线的环形红外线加热器,并可由其中的至少一方加热所述烹调容器而配置的加热单元;配置在所述红外线发热体构成的环的内侧,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用的温度检测部件;在该温度检测部件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之间,阻止该红外线加热器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的遮蔽体;将高频电流供给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高频电流供给部件;使所述红外线加热器进行通电并发热用的通电部件;以及通过控制分别供给所述高频电流供给部件与所述通电部件的功率,控制对所述烹调容器加热的加热控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的材质判定部件,所述加热控制部件在所述材质判定部件判定的材质为低电阻材质时,控制成专门对所述通电部件供给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配置感应加热线圈与红外线加热器,使得都面临顶板的下表面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感应加热线圈配置在加热单元的中央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红外线加热器配置在加热单元的中央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分成多个地配置感应加热线圈和红外线加热器中的一方,同时交替地配置两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红外线加热器配置在2个感应加热线圈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卷绕感应加热线圈,使得至少一部分形成多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感应加热线圈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红外线加热器的下方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能更有效地加热用低导磁率材料构成的烹调容器的加热烹调器。加热烹调器具有感应加热线圈(6)和红外线加热器(19),火力控制装置判定烹调容器(8)的材质,根据判定的材质控制逆变器与发热体通电部,控制由感应加热线圈(6)与红外线加热器(19)产生的加热比率。另外,温度检测部件(11)配置在做成环形的红外线加热器(19)的内侧,构成红外线加热器支持体(17)使其侧壁(17a)阻止红外线加热器(19)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温度检测部件(11)上。
文档编号H05B11/00GK1809229SQ20061000483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松尾胜春, 江碕猛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 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