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693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压机构,尤其涉及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
背景技术
粉末成型加工中,压坯密度的均匀性是其质量的重要特性,烧结 后制品的强度、硬度及各部分性能的均一性,皆取决于密度分布的均 匀程度。此外,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将使制品内部在烧结时产生很 大的应力,从而导致收縮的不均匀、翘曲,甚至产生裂纹。因此,压 制成形时,应力求使压坯密度分布均匀。现在的粉末成型压制通常有 以下几种方式(l)单向压制单向压制时,阴模和下模冲不动,由 上模冲单向加压。在这种情况下,因摩擦力的作用使制品上下两端 密度不均匀。压坯直径越大或高度越小,压坯的密度差越小。单向压 制的优点是模具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缺点是只适于压制高度 小或壁厚大的制品。(2)双向压制双向压制时,阴模固定不动,上 下模冲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压力同时加压。这种压坯中间密度 低,两端密度高而且相等,就好像两个条件相同的单向压坯,从尾部 连接起来一样。所以,双向压制的压坯,允比单向压坯高一倍,适于 压制较长的制品。双向压制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单向压制结束后,在密 度低的一端再进行一次反向单向压制,以改善压坯密度的均匀性。 这种方式又称为后压,可在单向加压的压力机上实现双向压制。(3)浮动模压制阴模由弹簧支承着,在压制过程中,下模冲固定不动, 一开始在上模冲上加压,随着粉末被压縮,阴模壁与粉末间的摩擦逐 渐增大,当摩擦力变得大于弹簧的支承力时,阴模即与上模冲一起下 降,.-实现双向压制。以上几种方式均存在压坯密度分布不均的缺陷, 影响后续加工及制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压坯密度保持 均匀,从而确保制品质量的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模架上,包括上模 冲和带动其运动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上模冲下方的浮动阴 模和-使其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阴模下部限制其运动的挡块,模架 上还设有控制上模冲和阴模同步压制工作行程的同步压制行程机构 以及控制挡快位置的挡块调整机构。
使阴模运动的驱动装置采用同步油压驱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同时三次加压形成对粉末体的加工,使压坯上 下部、中部各个位置均能保持均匀的密度,有效的提高了压坯的力学 性能,从而为制品的后续加工及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曲柄、2为同步压制行程调整机构、3为同步压制杆、4
为压制活塞杆、5为挡快、6为上模冲、7为油缸。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模架上,包括上模冲6和带动其运动的传动装 置、驱动装置,设置在上模冲6下方的浮动阴模和使其运动的驱动装 置,设置在阴模下部限制其运动的挡块5,模架上还设有控制上模冲 6和阴模同步压制工作行程的同步压制行程机构2以及控制挡快位置 的挡块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使阴模运动的驱动装置采用同步油压驱 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电机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力和运动 传递给曲柄1上,曲柄1带动上模冲6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装于模 架上的上模冲6按机器上设定的轨迹动作,运动一段距离后,上模冲 6进入阴模型腔,形成对粉末的第一次压制,此道压制形成制品上部 密度大。当上模冲继续下行,使同步压制杆3与压制活塞杆4接触, 使油缸7下腔体积减小,形成一个下行力,此行上模冲6和油缸7 — 起带动中心轴组件向下运动,进而实现阴模与上模冲6—起下行,为 了保证制品质量,本实用新型设有使上模冲6和阴模保持同步速度下 行及下行距离的同步压制行程调整机构2,以根据实际需要完成对制 品的第二次压制,使制品下部密度增大;接着本实用新型利用挡快5 将下行的阴模停止下行,而上模冲6继续下行,从而形成对制品的第 三次压制,此次压制提高制品的中间密度。从而使得通过本实用新型 压制出来的制品具有良好的密度均匀性,非常适用于制品形状复杂的 压制。
权利要求1、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设置在模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冲和带动其运动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上模冲下方的浮动阴模和使其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阴模下部限制其运动的挡块,模架上还设有控制上模冲和阴模同步压制工作行程的同步压制行程机构以及控制挡快位置的挡块调整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其特征 在于,使阴模运动的驱动装置采用同步油压驱动。
专利摘要粉末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涉及成型机非同时加压机构。设置在模架上,包括上模冲和带动其运动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上模冲下方的浮动阴模和使其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阴模下部限制其运动的挡块,模架上还设有控制上模冲和阴模同步压制工作行程的同步压制行程机构以及控制挡快位置的挡块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同时三次加压形成对粉末体的加工,使压坯上下部、中部各个位置均能保持均匀的密度,有效的提高了压坯的力学性能,从而为制品的后续加工及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文档编号B30B1/26GK201394921SQ20082021625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冯金玉, 潘学仁, 阎德亮 申请人: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